第201章 轻型对轻型

  十月十五日,在各支集团军准备部署就位之后,志愿军发动了第二次战役。。
  第五十四集团军的装甲部队从熙川出发,绕过妙香山,沿着公路线从德川东面向南一路挺进的时候,联军并没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此之前,联军已经判断出了志愿军的战役选择方向。
  虽然在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可以从元山向三八线推进,但是在朝鲜东部、元山以南地区的交通条件十分恶劣,没有可以利用的铁路,连公路都很糟糕。要在后勤保障部队难以跟上的情况下向南推进上百公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志愿军只有一个选择:把重点转移到西线,猛攻联军的西线军团。
  这个判断,也符合志愿军的兵力部署。
  东线战场上,只有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之前在金策围歼第一陆战师的第十六集团军已经撤到中部地区。西线战场上,除了在第一次战役后期入朝的第二十四集团军之外,还有新增的第五十四集团军与第四十七集团军,第十三集团军部署在后方,充当战略预备队。
  也就是说,在西线战场上,志愿军最多能动用五个集团军,而东线最多只有三个。
  在志愿军出动了七个主力集团军、加上一个空降军的情况下,联军守住顺川与平壤的希望非常渺茫。
  皮特上校不是没有自信,实力摆在哪,而且联军没有找到应对大规模电磁战的方法。
  万幸的是,刚刚晋升为四星上将的杜立德没有给皮特压力,或者说美韩当局没有给联军压力。
  按照五角大楼的指示,联军的任务不是守住某座城市、或者某条防线,而是在战役中尽可能的消灭志愿军的有生力量,迫使中国回到谈判桌旁,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与美韩签署停战条约。
  如此一来,联军就不用过于在乎顺川与平壤了。
  杜立德不擅长指挥地面部队作战,皮特获得了表现机会。
  可惜的是,他手里的兵力非常有限。
  虽然在十月十日,第二步兵师完成休整,恢复作战能力,第七步兵师也部署到位,开始执行作战任务,但是他手上就四个美军师,以及大约六十个韩军师旅。因为韩军师旅级部队的编制非常小,一个步兵师不到七千人,而一个步兵旅还不到二千五百人,加上韩军严重缺乏主战装备,所以六十个韩军师旅的战斗力非常有限,很难承担正面防御任务,仅能用在战线后方。
  仅靠四个美军师,显然不是七个志愿军集团军的对手。
  在防御部署上,皮特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第五十四集团军发起突击后,联军防线上最大的问题暴露了出来:第四步兵师的防线正面太宽了。
  在四个美军师中,只有第四步兵师部署在朝鲜中部山区。
  做为美军的第一支数字化步兵师,第四步兵师的编制偏向轻型化,三个旅都是机械化步兵旅,每个旅只有一个装甲营,此外还有一个师直属的坦克营,全师装备的主战坦克仅有二百三十七辆,步兵战车三百六十四辆,此外四个炮兵营有大约两百门自行榴弹炮与自行火箭炮。六个机械化步兵营中,主战装备是轮式装甲车、以及轮式人员输送车,此外还有一百四十多架运输直升机。
  如果在阿富汗对付塔利班,第四步兵师肯定是绰绰有余。
  可是面对志愿军的装甲洪流,第四步兵师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靠这点兵力,守住接近三百公里的战线,不是吃力,是非常吃力。
  在顺川东边,也就是德川附近,存在一道宽度在五十公里左右的缺口,这正是志愿军选择的突破口。
  让皮特感到欣慰的是,志愿军出动的是第五十四集团军,而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
  虽然在中队中,第五十四集团军位列三甲,与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并为王牌部队,但是第五十四集团军却很特别,并型的重装集团军,而是一支侧重于轻型化的装甲部队。
  第三十九集团军隶属于沈阳军区,担负起守卫东三省的重任,而且在苏联解体前,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在装备配备上,极为重视装甲力量,即便在苏联解体之后,也是中队中,唯一拥有三个重装师的集团军。
  第三十八集团军隶属于北京军区,是首都的卫戍部队,承受着来自蒙古方向的压力,而在过去数十年内,蒙古境内一直有一支数十万人的苏联军队,所以在建制上,第三十八集团军不但能优先获得新式装备,还非常重视装甲力量。
  虽然第五十四集团军隶属于济南军区,而中原地区也十分适合装甲部队作战,属于面对北方威胁的战略预备队,但是苏联解体之后,来自北方的威胁骤然降低,第五十四集团军的主要任务由恭维中原转变为威震台海。为了适应渡海作战,第五十四集团军在建制上做了调整,更加重视轻型装甲力量。
  面对第五十四集团军,第四步兵师尚可一战。
  只是,轻型装甲部队在山区的战斗力不见得比重型装甲部队差。
  此外,第五十四集团军并非美军熟悉的那种轻型化部队。
  在大量配备轮式装甲车辆的时候,第五十四集团军没有放弃中队的传统,即高度重视部队自身的战斗力,而不是严重依赖其他军兵种的支援力量,因此第五十四集团军拥有不亚于重装集团军的火力配备。
  在这个总兵力只有二万八千人的集团军中,有三个炮兵旅!
  按照入朝时的配备,第五十四集团军拥有三个炮兵旅与六个炮兵营,拥有一零五以上自行火炮四百二十四门、一二二以上自行火箭炮一百二十八门,此外各个步兵营的炮兵连还拥有八二以上迫击炮近三百门。
  从火力配备上看,在七个主力集团军中,第五十四集团军仅次于第三十九集团军。
  事实上,在山区作战、特别是沿着公路推进的时候,轮式装甲车辆比履带式装甲战车的作战效率高得多。
  在第一次战役中,第十六集团军就证明了这一点。
  朝鲜道路的质量不好,但并不等于没有道路。
  经过一个小时的火力准备后,第五十四集团军在两个小时内就突击了三十公里,前锋侦察部队到达德川东南。
  此时,联军才做出反应。
  显然,就算第四步兵师也是一支适合山地作战的轻型装甲部队,也不可能堵上被志愿军撕开的缺口了。
  在志愿军全面电磁战的影响下,联军的空中优势很难发挥出来。
  虽然在电磁战间隙,联军出动了大批作战飞机,但是为了避免无谓损失,联军的作战飞机全部使用了防区外弹药。
  显然,这点空中打击,根本阻止不了第五十四集团军。
  在全面电磁战下,不但制导武器容易受到影响,而且志愿军早就使用了针对gps制导弹药的干扰设备。在联军的防区外武器中,除了被美军从弹药库里翻出来的电视制导炸弹与导弹之外,只有地形匹配巡航导弹不需要依赖gps导航系统,其他的所有弹药,比如jdam制导炸弹,都需要gps导航。
  问题是,象agm65“小牛”这类的电视制导弹药早就从美军中退役了,封存的非常有限,而地形匹配巡航导弹更是少之又少,在十年前,美军就基本上淘汰了这类弹药,全部改用更先进的制导方式。
  战斗机不敢飞近,联军只能尽可能的动用无人飞机。
  只是,美军中适合执行高强度战斗任务的无人飞机也非常有限。那些携带几枚导弹与炸弹在阿富汗的山区上空打击恐怖份子的无人攻击机显然不适合用来对付装甲机群,而且在电磁战战场上,无人飞机也非常脆弱,只是在坠毁之后,不会出现人员伤亡,其作战效率并不比战斗机高多少。
  当天上午,联军至少损失了一百架无人飞机。
  战役结束后,志愿军与人民军在第五十四集团军突击路线附近找到了近三百架联军无人飞机的残骸。
  空中优势发挥不了,第四步兵师只能依靠自身火力。
  严格说来,第四步兵师的火力也不弱,近两百门火炮与火箭炮中,绝大部分是一五五榴弹炮与二七零火箭炮,即非常有名的m109与m270。此外,在机械化步兵营中,还有不少大口径迫击炮。
  问题是,电磁战对炮兵的影响同样巨大。
  在通信不畅,且严重缺乏观瞄手段的情况下,远程火炮很难发挥威力,特别是在对付机动突击的地面部队时,远程火炮几乎没有用武之地。相反,那些配备在步兵营中的迫击炮反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在第一次战役中,这个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当时,美军陆战师采用的应对办法是:把重型火炮直接配属给前线作战部队,尽量缩短射程。
  在几场防御战中,美军陆战队甚至把自行火炮当成移动火力点使用。
  只是,这多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从根本上讲,美军的问题不是出在部队上,而是处于被动挨打的一方没有主动权,也就没有决定战术的权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