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掮客
赵明德离开不久,女秘书就袅袅的将手机拿来过来,轻声对刘松凯说道:“刘总,城投集团柳总的电话。”
刘松凯接过手机,顺势在女秘书丰满凸起翘的臀部拍了一下,然后才大大咧咧的对着手机说道:“老柳,怎么这么沉不住气?”
电话里柳正春就笑着说道:“没办法啊,谁让我们没有刘老弟那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境界?怎么样,都谈妥了吧?”
“谈妥了。”刘松凯笑着说道:“一个区区的赵明德,还怕他不乖乖听话?你就放心好了。”
“对他我倒还不是很担心,怕就怕姜云辉那里出问题。刘老弟,我知道你手眼通天,可对这个姜云辉可千万别掉以轻心了,他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我看啊,别看他只是一个市委副书记,可在湖岭,不论是乐安民还是赵明德,说话都没有他好使。倘若他使坏,那可就麻烦了。”
“放心,我知道。”提及姜云辉,刘松凯脸上的表情凝重了许多,“他的底细我摸得很清楚。就是因为知道他不好对付,所以我才特意约了他。不都说千里做官只为财?我就不相信,这年头还真有人和钱过不去?”
“既然你已经有所准备了那就行,我也就只是提醒你一下。”柳春正笑着说道:“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要是在姜云辉这里出了问题,我们大家都不好交代。”
听着柳春正棉里带针的话语,刘松凯眉头微微一皱,说道:“这个不劳你费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呵呵,刘老弟做事我当然放心。”柳春正笑着说道:“其实姜云辉这条路真要走不通也没关系。大不了让他挪挪地方不就行啦?”
柳春正说得容易,可刘松凯却显然没有他那么乐观。就因为太清楚姜云辉的底细了,所以他才知道,想要动姜云辉,那无异于是摸老虎屁股。当然,如果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这老虎屁股也非摸不可。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论是他们,还是他们背后站着的人,都没有任何退路可走。
……
姜云辉放下电话后,眉头不由就皱了起来。
“怎么,有事?”坐在他对面的杨卫国就笑着问道。
杨卫国是秘密抵达湖岭的。当他将出任福兴省代省长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无数人给他打电话庆祝,却才发现他的电话早就已经打不通了。即便姜云辉,也是杨卫国抵达湖岭后给他打了电话,他这才知道。
杨卫国这次来湖岭,除了来看望姜云辉之外,也打算利用上任前的一些时间,亲自走一下福兴的各个城市,对于各方面的情况能有所了解。搞经济发展是他的强项,可作为一名合格的省长,除了经济发展之外,官场内外的许多学问也同样很重要。
姜云辉就问道:“杨叔叔,你听说陈总理想要把聚乙烯化工厂设在湖岭的事吗?”
接到副市长赵劼的邀约电话后,姜云辉就觉得有些奇怪。虽然同为市委常委,可他和赵劼的交往却不多,反常即妖,其中必定有什么原因。因此姜云辉就打了几个电话了解情况,谁知这一打听,当真是令他吃惊不小。
按理说,他作为市委副书记,不应该插手政务工作,可这聚乙烯化工厂的事实在太大了,不由得他不过问几句。
杨卫国也显得有些吃惊,“我知道聚乙烯化工厂这个大项目是陈总理还在西北时就开始着手推进的,此后因为他调入中央后,就暂时偃旗息鼓,直到他登上总理宝座,这又才开始提及。但没听说要放在湖岭啊?”
“那对于刘松凯这个人,杨叔叔你了解有多少?”
“他啊?”杨卫国就笑着说道:“有一种人叫做掮客,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就是起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从中赚取佣金。你可别小看这些掮客,他们大多都有着别人难以匹及的关系网络,能够轻而易举的办成别人办不成的事。而这个刘松凯,就是其中之一。”
姜云辉就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刘松凯是掮客就心生鄙夷,反倒是提高了警惕。能够当掮客的都没有普通人。人有人道,鼠有鼠路,他们既然能够以此讨生活,就有着各自的本事。
同时,他们往往和许多上层人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某些大人物的代言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自己,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这些大人物。
“对了,你打听他干什么?难不成他和这个聚乙烯化工厂项目还有什么关联?”杨卫国就有些惊疑的问道。
“他托我们的一位副市长约了我明天吃饭。我刚打听了一下,很可能就是为了这个聚乙烯化工厂项目。”姜云辉说道:“按理说这么大的项目落户湖岭是大好事,可我想了解一下,这个项目所造成的污染究竟有多大?为什么其他地方都不愿意接手?”
杨卫国轻叹了一声说道:“官方的论调,说的是配套了相应的治污设备,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不过我听说,中科院的几位院士曾经联名上书国务院,希望不要在国内修建这么大型的聚乙烯化工厂。因为其所造成的污染,恐怕即便花几百年也难以彻底消除。”
“那我就坚决不同意这个项目落户湖岭。”姜云辉断然道:“杨叔叔,你也应该向上头反应一下,湖岭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一旦这个化工厂进入到湖岭,必将对湖岭的发展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这个无需你多说,我都会表达我的意愿的。不过你也要作好心理准备,陈总理一旦决定了的事情,是很难更改的。况且,这也是他上任之后拍板的第一个大项目,倘若处处碰壁,你让他这张脸往哪儿搁啊?”杨卫国似乎对姜云辉的提议并不看好。
“难道说一张脸就强过湖岭上千万人的健康?”姜云辉忿然说道。原本他对陈总理的印象还蛮好的,总觉得陈总理是一个有魄力,能干大事的人。可就这聚乙烯化工厂的事,却将这些印象全都破坏殆尽。
杨卫国就摇摇头,说道:“很多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你以为聚乙烯化工厂的危害陈总理就不知道吗?可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就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对于聚乙烯的需求就越来越大,国家产能不足,不得不依托进口。要想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兴建聚乙烯化工厂也是迫在眉睫的事。相较而言,上大规模厂,总比小厂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小。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姜云辉就语塞了。正所谓所处的高度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或许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当了市委副书记后,他也才能真正体会,为什么许多老百姓看来很简单的事,政府却往往素手无策?许多时候并不是政府官员不作为,而是许多事情根本就是在作艰难的抉择,不论如何选择,都会有许多问题。
就拿当初那么困难的时期,许多人甚至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可中央领导却执意要举全国之力来发展核武器一样。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穷兵黩武,可历史却证明了,如果没有核武器,不论经济多么发达,中国永远都跻身不进世界大国的行列,也无法震慑四周宵小。
因此,或许从陈总理的角度去考虑,兴建这个聚乙烯化工厂只要能够缓解国家发展对于聚乙烯的短缺问题,那即便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也是能够承受的。况且,这所谓的污染也只不过是一些学者的分析和猜测,并不一定就真会如此严重。只要花大力气配套完善的治污设备,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但对于姜云辉来说,发展是永远的主题,并不急于这一时。而一旦环境污染了,想要重新治理和恢复,那所付出的代价,就远远不是人们所能想象的了。
“就算陈总理有他的全盘考虑,可这个化工厂也不见得非要建在湖岭啊!”理解归理解,可姜云辉仍然难以接受,“依我看来,这个化工厂完全可以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这样即便有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也不至于太大不是?”
“哈哈,你啊你,不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过于狭隘了吗?当真是事不关己高挂起?”杨卫国就笑着说道。
姜云辉脸微微一红,却又一扬头,理所当然的说道:“那是当然,在其位谋其政。我是湖岭的干部,所思所想的,当然也是湖岭的事,别的地方我我也管不着。”
“其实依我看来,将化工厂建在湖岭不见得就是陈总理的意思,也可能是某些人为了各自的利益,想要促成这件事情。这样吧,我回去之后打听打听,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然后我们再作打算。”
姜云辉转念一想,也觉得杨卫国说得有理。陈总理日理万机的,又怎么会指定要在湖岭修建这个化工厂?多半正如杨卫国所说,是有人想要促成此事而从中获利,刘松凯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而想通了这一点,心头原本悬着的石头这才放了下来。真要是陈总理的意思,恐怕自己再反对也无济于事。而事情一天没有敲定下来,都还能有挽回和弥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