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 上

  色将暗,陆仁用完晚饭后让陆诚帮马钧安排好客房,的休息一下次日再作详谈。自己则带着张放去求见曹操。
  丞相府门前,门人一见是陆仁就急忙进去通传,没多久就出来道:“陆仆射,主公正在偏厅等你,请随我来吧。”
  “有劳了……张放,你去随从房那里等我。”
  随着门人来到偏厅后刚想向曹操施礼,曹操摆手道:“义浩不必多礼,坐吧。”转而向周围的仆从们道:“孤有机密事要与义浩相谈,你们都下去,未得传召不得靠近!”
  仆从们退下后,曹操默然坐下。陆仁也不知如何开口,厅中一时安静异常。
  许久,曹操开口道:“义浩,你投在我帐下多久了?”
  陆仁稍稍算了一下道:“初平四年十月到现在,快六年了。”
  曹操叹道:“六年……人这一生能有多少个六年?时间真快啊……”
  陆仁道:“主公……”
  曹操道:“我知道你趁夜来找我所为何事……你是为了衣带诏之事而来的吧?”
  陆仁道:“正是。”
  曹操道:“你午时离开尚书府衙后文若来找过我,说你闻知衣带诏之事我转嫁到你身上时神情大变,人也变得闷闷不乐。另外在临走时还举荐徐州陈群来许都,表示愿意将这尚书仆射一职相让……你心中可是在怪我让你背上这天下骂名?”
  “这个……”
  曹操道:“义浩,我希望你能说实话。仆从们都已经被我支开。这里只有你我二人。”
  陆仁低着头想了许久,咬咬牙道:“不错,此事是令我对主公有些腹诽之意。”
  曹操突然长剑出鞘,陆仁微一楞神的功夫,剑尖就抵在陆仁地鼻尖上。不过意外的是,陆仁不知为何心中此刻竟没有半分的惧怕,只是静静的望着曹操。
  曹操道:“你敢对我心存不满?就不怕我一剑杀了你?”
  陆仁道:“主公你身上没有一点杀气,表明你心中并没有要杀我的意思。我又何惧之有?”
  曹操默然中长剑缓缓归鞘。直接就在陆仁面前的地板下坐了下来道:“义浩。我这一生也算阅人无数,也敢说自己甚为识人,可唯独就是看不透你一人……平常看起来唯唯诺诺,真碰到大事的时候却镇定自若,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陆仁道:“老实说,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是什么样地人……也许我有着两种性格?”
  曹操道:“两种性格吗……罢了,又有几人能看清楚自己?或许这两种不同地性格是对你最好地评价。”
  回想起与陆仁的第一次见面。曹操笑道:“刚才的情形你不觉得和六年前我与你初会时很像吗?那时你抱着我赏给你的金子直流口水,我都以为你只是个贪生怕死见利忘义的人……不过冥冥中自有天意,如果不是我无心中问了你一句话而你又无心中回答了我,只怕这会儿你还不知道在哪里流浪吧。”
  陆仁道:“的确如此。那时的我本来想拿着这些金子回乡去购置些田产然后安居乐业,到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混个衣食无忧、温饱舒心便足矣……”
  曹操接上话道:“可造化弄人,想不到乞丐出身地陆仁,如今却是当朝的重臣尚书仆射。六年。这六年间你做了多少让我从心底叹为观止的事?而且每次都是在我最需要有人帮我的时候你站了出来。最早在濮阳火场。你不会半分的武艺竟然敢孤身进城救我出来;而后蝗灾起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束手无策,唯独你有办法让我兵粮充裕;迎圣上到许都时,钱粮供奉即将耗尽。又是你给我出谋画策,还毅然下狱为我平息军民之愤。可以说我有现在的成就,你功不可没啊……”
  陆仁道:“主公过奖……陆仁所做的其实都、都……”
  曹操道:“你是想说你做地都微不足道是吗?你知不知道就是你这种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地个性让我数次想重用你却终究作罢?可惜啊,我一但没有对你言听计从就必有大失。宛城一役典韦与昂儿身死;你假传军令追击刘备我革去你的官职闲赋于家,却不想……这衣带诏上就有刘备的名子!义浩,我想你明明白白地告诉我,衣带诏之事你是不是早就知晓!?不然以你的闲散浪荡的个性,哪里会去做这种会掉脑袋的事?”
  “得,正题来了!还好我早有准备。”
  理了理思路后陆仁道:“主公,你怀疑我早就知晓衣带诏之事?”
  曹操道:“不错。事实上你不料事到也罢,一但料事则言必有中,宛城那一役也是如此。你是不是真的能掐会算,能算出过去未来?”
  陆仁道:“主公你多心了,衣带诏之事我也是回到许都才知道的,那时我去追赶刘备确实是怕他夺下徐州会对主公不利。而且那个时候陆仁还有几分私心,因为主公曾答应过我让我用徐州煤矿铸兵造剑,若徐州被刘备强占而去,陆仁心中所望之事岂不得作罢?
  “其实主公才智过人,可是一但诸事过于顺利便会生出轻敌之意而疏于戒备,对张绣是如此,对刘备也是如此。也许这就像是一盘棋,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陆仁就是一个冷眼的旁观者而已。”
  曹操大笑道:“哈哈哈……好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语道尽诸般事。你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我若再多问反到有些小家子气了。”
  陆仁等曹操笑完后道:“主公,陆仁也在这里斗胆的问一句。”
  曹操道:“但说无妨!”
  陆仁犹豫了一会儿道:“当时许都流传我已投奔袁绍而人心湟湟,主公真要平息流言有很多种方法。为什么一定要说是我从袁绍那里打探而来地?”
  曹操
  因为那样最快,也最方便……此外我也有我的私心。
  陆仁愕然道:“私心?”
  曹操就势往地板上一躺,完全没有了一个雄霸一方诸候的样子,望着天花板出神道:“是啊,是我的私心作怪。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每次在我最困难、最无助,最需要有人帮我一把的时候,你总是会站出来为我解决难题。现在我不就在面对着从没有遇到过的难题吗?”
  陆仁道:“主公你是指河北袁绍?”
  曹操皱了皱眉道:“除了他还能有谁?十五万的重兵啊。这还是没有把他河北诸地所有能调动地兵力调过来。如果全调来。至下不下三十万!而我呢?全境不足十万地兵力。集中到官渡一地扼守地仅有三万,实力相差何等的悬殊?”
  陆仁道:“袁绍兵马虽多但将骄兵傲,政令不一……”
  曹操打断陆仁的话道:“你就别说这些了,这些我早就说过。可是你知不知道,那只是我为了安定诸将人心说的漂亮话?袁绍起兵时就已经有不少人惊恐不安,劝我投降的人亦不在少数。我如果不说些这样的漂亮话出来安定一下人心,只怕是仗还没打就输了……可是我很累。真的很累!人前要装得气定神闲、无所畏惧,可是我自己地心底又哪里不怕?我与袁绍自幼相交,深知他绝不是个无能之辈,只是喜欢耍些小聪明而已。如今他大举来攻,我只要稍有行差踏错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陆仁心中微微一惊,这可是书上从来没写出来过的东西,却没想到今天让他给碰上了。
  曹操侧过头,眯起眼望了眼陆仁道:“真是奇怪!这些话我就算是亲如奉孝、敬如文若都没说过。居然会向你说出来。义浩你很特别。总是能让人放下顾虑畅所欲言一般。”
  陆仁道:“主公,你用我的名义来稳定许都局势陆仁明白。但我真的想知道主公为何一定要用此法……”
  曹操再次望着天花板出神道:“因为我怕!怕你会真的投奔袁绍!怕你再也不在我身边提点我!怕我的后方失去一个能让我安心与袁绍一争长短的人!所以我要把你绑在我的身边!”
  陆仁道:“主公,陆仁对你来说真地那么重要吗?”
  曹操猛然坐起身。身上又开始散发出一个乱世枭雄地霸气,死死的盯住陆仁道:“义浩,记得我刚听到你投奔袁绍的流言时,我第一时间想到地不是去细辩真伪,而是几乎当场崩溃!这里我也不说那些什么你一走会带动着许都豪族会暗中生乱的话,我只说你一走我就等于失去了一个能帮我国富民强,钱粮满仓的人。多少年了,有多少次的机会我想干大事都苦于钱粮不足而不得不作罢,但自从你投到我的帐下后我却再没有为这种事担心过!或许你对你自己的才干不怎么自信,可是我却知道你会是我最大的一个助力。”
  陆仁惊道:“主公……你太抬举我陆仁了!”
  曹操道:“不,一点都不抬举,你就是这样一个人!你也许不知道,在你被革职搬去小镇上居住的那段时间,我曾经到你的宅院里看过你留下的书简,当中许多的民政定计虽然不怎么完善,我也没全部看懂,但都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如果假以时日让你完善之后再放手而为,袁绍、孙策、刘表诸人全都不足虑!我又怎么可能放走你这样一个人才?
  “袁绍不是也想招纳你吗?他的为人我最清楚不过,他看重的不是你的才干,而是你在民间的民望,也可以说他根本就是为了搞乱许都才想招纳的你,你如果投奔了他那一身过人的才干将终无所用。义浩你也只有在我帐下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幸好你明白这一点,身陷重围依然能用计脱身赶回许都。这衣带诏之事我强加给你,是对你名望有损,但那样也可以让袁绍觉得你再无民望,就不会再想招纳于你。而你,也只能留在我的身边助我一臂之力。
  “义浩,衣带诏之事是我有负于你不错,但我也向你承诺,我以后绝对不会亏待你的!你身居尚书仆射一职数年,可说是两袖清风、家无使仆,又长年奔波劳累。我已经调派亲卫百人给你,另加送你美貌女子十二人,这些你想必也知道了。过几日我当上奏天子,升迁你为大司农,再封你为陆乡候。许都城南的小镇不是你一手兴建起来的吗?当初小镇无名,你也总是以无名镇来称呼,现在那里已被百姓们称为陆氏镇,我就给陆氏镇正名入籍!而那里,就是你的食邑!”(ps:食邑是什么好像不用瓶子来解释吧?)
  “大、大司农?那可是九卿之一!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的用度,诸如田租,口赋,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年俸中二千石!曹操要是把我调上去我不就成了这年头的财政部长吗?真论职位的话比荀彧还要高!我哪里能管得下来!?还有曹操都承认了小镇为陆氏镇,还说那里就是我的食邑……天那!小镇上现在的人口有将近五万人,按五人一户来算就是万户,我不就成了万户候?现在曹操手下食邑最高的也只是张竹两千户,荀彧才八百户。还有这个陆乡候,乡候……曹操是武乡候,按爵位而言我岂不是和他平级?!曹操这不是又在把我往风尖浪口上推吗!?真要那样我还怎么从官场脱身?”
  一念至此陆仁拼命的摇手道:“不可不可,主公此举万万不可!陆仁今年连三十岁都没到,才低名薄,哪里能任此要职?”曹操一把抓住陆仁的衣领怒道:“义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