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斩首计划

  看着上面的资料,叶奋韬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一个计划在脑海里形成:“细节就交给那俩小子了。他暗暗的想。
  在建立军谷公司以前,加藤三之辅就亲自调查了华北,内蒙等地,掌握了稻谷的种植区域和产量分布情况。
  为了控制当地农民交出他们收获的稻谷,加藤三之辅改变了他父亲在朝鲜的做法,他父亲在朝鲜时,拓垦的一切土地所有权完全归日本人,这就使朝鲜人感到土地被掠夺而产生抵抗情绪。
  加藤三之辅认为,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土地,而是为了得到农民收获的稻谷,所以在中国土地归原主,除了军事控制,还利用高利贷的形式发放资金、实物,使当地农民完全在日本人控制下,以实现100万担稻谷处理计划,加藤三之辅的这个意见得到了他父亲的赞成
  。
  就这样,在稻谷产区很快地成立了芦台、小站、咸水沽、葛沽、八里台、军粮城及上海7个出张所,出张所下面又设农事组合,每个出张所和农事组合都由若干日本人领导。
  农事组合负责发放贷款、稻种、肥料等,到了秋后,收下来的稻谷全部上交军谷公司。
  随着工厂的建成和完善,加藤三之辅建立了一套管理机构,以强化对工厂的统治。
  当时军谷公司有日本人,朝鲜人和受过训练的中国职员共260人,中国劳动力最多时达2500人,军谷公司本社设在北平骑河楼12号,支店设在天津法租界,当时的管理人员有:
  会长:加藤平太郎(长住日本国内)
  社长:林田久仁男(兼任朝鲜精米论山支店长)
  专务取缔役:加藤三之辅
  重役取缔役:李德清(中国人)
  天津支店长:中村一郎
  军粮城工厂厂长:栗山宇一,仓永好光,金森成吾(朝鲜人)。
  厂内设:经理课、劳务课、营缮课、总务课、业务课和警务课六个科室,分别管理全厂的各项事务。
  生产部门分三部二场,即粗米部、细米部、机关部(主管供气、供水、电力的动力部门),二厂是榨油工场、制粉工场。这些科室和工场都由日本人控制和领导。以下还有由中国人担任的大小工头若干人。
  军谷公司的管理是非常严密的,公司任用人员大部分是加藤三之辅的老同学、老朋友,任用的中国职员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
  军谷公司实际控制的耕种面积达接近五十万亩,收购稻谷超过六万吨。
  “老叔,认真学习了?”
  “建武呢?”
  “估计很快就到了,我今天在前面基金会离得近
  。”
  “二叔,您找我?”
  “你们俩先看看老尚拿来的文件。”
  “老叔,日本人明摆着要控制天津乃至整个华北的粮食生产体系。这只是开始,以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二叔,您的意思是干掉领头的,他们的进程就慢了。”
  “对,你们研究一下。我的意思,天津市内的好办,全部干掉。军粮城也不能消停,连带惊动塘沽,让突击队市里,市外一块行动,同时动手。”
  “塘沽那一带情况还不熟悉,您看是不是让老二活动活动。”
  “行啊。你们三个人一个星期以后拿出行动方案。”
  “叶叔,这就有意思了。现在塘沽一带最大的官是一个叫浅野嘉一的日本少将,叫北支那的碇泊场监,这是个什么官职呢?主要负责侵华日军的登陆、武器装备的转运等任务,有时候去机米厂监督粮食。”
  “你问我?我又不是日本通,下周我和老尚见面的时候问问,好多日本的问题我也得扫扫盲,放心,回头问完了一定告诉你,现在说说具体的情况和计划。”
  一个星期很快过去了,三个人带着计划来到叶奋韬面前。
  “情况一点不复杂,基本是一条线,从市里出来,有两条平行的路。津塘公路和天津到塘沽的铁路旁的土路,过了新立村就有芦苇掩护了,沿途新立,军粮城,无暇,胡家园,北塘都有日本军营,加一起正规部队也就一个联队规模各个不同的日军单位,其它就是辅助支援部队,杂七杂八的。”
  “那不还有一个叫伊达统领的部队吗?”
  “不能算,最多是警察的战斗力,不是野战部队。”
  “黎明,建武,你们的计划呢?”
  “二叔,说之前我想和您商量商量
  。让二虎的护卫队参与,他们战斗力强。”
  “你们都吃了二虎多少好处?断剑抢钱要他们,你们斩首要他们。我还真没看出来,那帮小子除了枪打得准还有什么能耐?”
  “老叔,您可不知道。他们把枪玩完了又琢磨榴弹发射器,重机枪,轻机枪。您高高在上没注意,一半的人半个月一轮换,都去基地练,连胜强都夸他们训练刻苦。”
  “这帮小子吃饱了撑的,这得多少弹药,这不是败家吗?”
  “可不是,要不我把他叫来,您好好训训。”
  “行了,我就一个护犊子,不训练还能怎么样?好战士都是弹药喂出来的。”
  “左右都是您的理,两头堵。”屋里一片笑声。
  “二叔,方案很简单,您看地图。从军粮城机米厂开始袭击,撤退路线为刘台村,骆驼房子,新立村,护卫队最后在新立村阻击,突击队转向幺六桥,华明镇,程林庄。”
  “那不是绕了一个圈?”
  “对,华明镇管辖内有一个鬼子的转运仓库,这是从表面上看,其实是转运毒品,所以要提前在华明附近准备马,这样一共动用三支突击队,一支护卫队。”
  “瞧你们想的是不是太理想了?”
  “老叔,这样做是为了在华明镇补充弹药,都带榴弹和盒装的散子弹,我们的队伍不硬打,一支在另一支后面五公里,这样正好十公里,这样的距离战斗力不会下降,再长有可能会使战斗力下降太多。”
  “我明白了,从军粮城机米厂到新立村节节抵抗,在这个距离,日军只能运动作战,不能使用重武器,要都是轻武器,掷弹筒可不是榴弹发射器的对手,步兵武器就更不要说了。”
  “就是这个意思,五公里要是轻装半个小时很从容,武器坚持半个小时,这样有个两次时间就差不多过去了,等天黑下来,所有的人就不见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