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未实施的计划
“叶叔,你看看,这是我哥转来的日军最新的作战计划内容。”
五号作战计划的内容包括:
1,日本中国派遣军在集中关内战场的主要兵力并得到日军大本营23万兵力的加强后,自山西、河南和武汉方向发起数路进攻,一举击溃中国军队的主力,攻入陕西、四川,最后攻占成都、重庆,使中国彻底丧失最后的抗战大后方,迫使中国政府投降。
2,以日军华北方面军机关为基础,立即组建日军第五方面军司令部,负责指挥参加进攻中国战略大后方的全部日军部队,第五方面军司令官由板垣征四郎担任,准备参加这次战役的日军包括已在山西的日军第一军(下辖5个师团及1个旅团),拟组建的日军第七军(下辖3个师团),拟在开封组建的日军第二十八军(下辖两个师团及1个旅团)及已在武汉的日军第十一军(下辖5个师团)
。
3,全部作战计划将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自1943年春季开始,日军第一军、第七军自山西突破黄河防线进入陕西沿渭河南北发动攻势,攻占中国抗战西北大后方西安,然后兵分两路,北上攻占延安,西占宝鸡,南下控制汉中,攻占四川省北部广元地区,并由日军第七军抽调兵力控制陕西各占领区。
日军第二十八军自河南开封向西南进攻老河口,沿汉水西进安康地区,并越过大巴山进至四川省北部达县地区。同时,日军第十一军自湖北宜昌沿长江两岸溯江而上,进占四川省东部万县地区。当日军第一、第七、第二十八、第十一军各部全部到四川北部、东部和东北部,并形成对成都、重庆正面包围进攻态势后,结束第一阶段的进攻。
在经过短暂休整后,立即转入第二阶段的进攻。要求进入四川一线的日军第一军、第二十八军、第十一军由日军第五方面军统一指挥,日军第一军由广元向南发动攻势,经绵阳攻占成都,日军第二十八军由达县向西南发起攻势,策应第一军、第十一军对成都、重庆的进攻,第十一军5个师团主力继续发动攻势攻占重庆。
考虑到进入中国腹心地区作战,日军大本营做了充分的准备,决定征召1943年度适合兵役条件的23万人归日军中国派遣军调配,专门用于补充“五号作战计划”中的兵力耗损,并给日军第五方面军配属日本陆军航空兵第三师团,以空中侦察、轰炸加强地面日军的攻势。
为了保证五号作战计划的顺利实施,作为指挥机关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也就是第五方面军司令部认为,要实施这次大规模的进攻,日军数十万部队,要在平原、高山及各种复杂地形中作战,要横渡黄河、渭水、汉水、长江、嘉陵江等著名大河,遭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环境,因此要求方面军指挥机关和日军部队进行事先准备和类似环境的演习拉练。
日军第五方面军指挥机关在研究这次战役进攻的进军路线时,对大部队要完成渡过黄河,翻越秦岭、大巴山,穿越宝鸡至汉中的险道,感到现有可用的兵要地志资料缺乏,明确要求凡参预制定作战计划的参谋和指挥人员,能现地到达的地区,必须进行实地侦察、绘图、计算,对日军现在还无法控制的渭水、汉水、大巴山、秦岭等地,要乘侦察飞机到达实地摄影侦察。
1942年6月29日、30日,日军华北方面军作战参谋岛贯武治中佐、情报参谋横山幸雄少佐,日军中国派遣军的作战参谋中吉孚中佐秘密到达日军控制的在河南潼关对岸的山西风陵渡并沿黄河北岸转向北方直至龙门、河津,沿黄河东岸选择军事行动时的强渡地点,这3个人还于7月1日乘坐侦察机对黄河的地形、地物及中国军队的防御工事进行了侦察摄影
。
7月13日、14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安达二十三中将率参谋乘日军远程侦察机对我国秦岭、大巴山区的山形、水系、森林、隘口、通路、城市进行了广泛的空中侦察摄影,为确定将来的进军路线提供参考资料。
7月15日,安达二十三中将窜至日军占领下的郑州西北地区,从黄河对岸侦察中国军队在霸王城一带的防御工事,研究日军大部队强渡黄河的问题。
尔后,日军组织其参战各师团工兵部队主官、技术骨干及核心部队在安徽蚌埠日军占领区的淮河河面上,按实战标准在大风浪及战时装载量的情况下,进行架设舟桥的训练,以保证实战中横渡黄河的需要。
担任这次进攻中国战略大后方任务的日军第一军和日军第十一军各部队都按计划进行了战役准备,首脑机关进行了兵棋推演,并调动部队在近似地形中进行了拉练,以探讨新的作战方法。
日军第一军高级参谋友近美晴大佐率参谋人员多次对关中平原、秦岭、大巴山等地进行空中侦察,认为秦岭地区树木茂密,便于部队隐蔽,提出应首先使用空降兵,事先抢占山地的关隘要道,以接应大部队通过。
日军第一军还命令驻长治的日军第三十六师团派出一个步兵大队,专门试验山地作战的合理编组,训练部队攀爬能力及消灭隐蔽在陡崖上火力点等山地作战方法,同时对进攻中的陆空协同联络方法、后勤供应等问题都进行了实地演练。
“这样详细的情报怎么搞到的?”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这是从军统方面得到的,这件事对蒋委员长震动很大。您看日本人实施的可能有多大?”
“这要看太平洋战场的情况,现在不好说。如果从历史上看,没有实施这个作战计划。不过,战争打的是实力,其余的都不是理由。”
“您说得对,我们不着急,等到一段时间自然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