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重新飘扬的国旗

  其实,远东的战斗使双方的军事指挥官非常紧张。
  盛建文上将的眼睛出现了暂时无法控制的抽筋,而苏联远东第2方面军马克西姆-阿列克谢耶维奇-普尔卡耶夫大将则出现湿疹,他的手被完全包扎。
  由于距离接近,双方部队开始面临的极费气力的近身距离作战。
  为粉碎苏军的抵抗,中华军空军第一飞行集群的轰炸机和攻击机在5月5日飞行700架次对在捷尔任斯基拖拉机厂内之苏联阵地进行轰炸,一些苏军步兵团被消灭,而整个苏军第339步兵团的士兵在翌日早上的空袭中被全部杀死。
  在5月中旬,中华军空军加紧对在黑龙江西岸残余的苏军阵地进行最后的集中轰炸。
  到这时,苏联空军的抵抗已不再有效,中华军空军第一飞行集群在5月14日一天就飞行了2000架次及投下至少600吨炸弹,同时中华军步兵对在城市北部的三座工厂进行包围。
  中华军第一飞行集群第一攻击机大队攻击机第1,2,3中队已令在黑龙江东岸的苏军炮兵静止,之后攻击试图从黑龙江上游驶来的对日益收缩的苏军进行补给增援的船只。
  苏联第16集团军已被切成两半,加上由于对其供应船只的密集轰炸而陷于崩溃。
  面对苏军在黑龙江对岸仅有1000米宽的阵地,超过1200架次的攻击机飞临上空用以消灭他们。
  虽然面对猛烈的空袭,苏联第16集团军仍然有57000人及190辆坦克在东岸抗击中华军第5,6装甲旅的进攻。
  中华军空军到6月初仍保持制空权,导致苏联空军在日间完全不存在,但在进行了20000架次的飞行后,原本600架可用的起飞机已降至350架,其中原本173架轰炸机只剩下112架
  。
  即使这样,相对苏联空军来说在数量上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苏联的轰炸机部队在过去三个月当中已付出沉重的损失,因而只能在晚间行动。
  苏军从5月17日至5月19日期间于晚间在伯力地区顽强地飞行了超过11000架次,但这些空袭只做成了有限的破坏及仅有滋扰性的价值。
  经过两个星期的杀戮和缓慢而昂贵的推进后,中华军最终到达河对岸,攻占了百分之七十已破烂的市区及将残存的苏军切成两半。
  黑龙江上的船只及拖船还在顽强地对守军进行补给。然而,战斗,特别是在城西的斜坡上和市内北部地区的工厂区,仍然激烈如昔。
  在红色十月钢铁厂、捷尔任斯基拖拉机厂及巴里兵工厂已变成举世闻名,当苏军防守这些工厂时,工厂工人在接近战场的地方甚至有时在战场中修理坦克及武器,这些平民有时也自告奋勇的驾驶坦克,以取代阵亡和受伤的士兵。虽然他们没有接受过任何战斗训练。
  但不幸的是,败局已定。
  从中华军远东预备队方向转来的中华军第18装甲旅加入战斗,不久,中华军第17装甲旅也赶到这里参加战斗。
  到5月22日,苏联第16集团军只剩下60辆坦克、70门反坦克炮和迫击炮及大约30000名士兵。
  其中的一个师在5月23日被授与收复城西斜坡的任务,因而遭到了巨大的损失,其士兵超过百分之三十在战斗的头24小时内便阵亡了。
  在整个战役中全师原本10000人只有320人生还。
  经过7天的激烈交战,苏军远东第二方面军的各次反突击都被击退了,苏军的反击其实给中华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盛建文不得不提前把第二梯队两个装甲旅投入作战,但相对来说苏军的损失更为巨大。
  尤其是几个机械化军损失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普尔卡耶夫大将还是把该集团军退至城外东北郊一线。
  尽管损失惨重,还是避免了被包围
  。认识到必须尽快撤退,以便重新构成绵亘的正面,防止中华军突击或包抄。
  5月26日,方面军司令部发出了撤退命令,各军应沿旧筑垒一线占领防御。
  关于新旧筑垒地域:苏联原来沿旧国界修筑的一条国防工事(1930-1935年)称为旧筑垒地域,后来苏联又在距离伯力东北方向六十至八十公里处修筑了新国防工事,称为新筑垒地域。
  但是直到战争爆发前,新筑垒地域还远远未能竣工,各种配备很差,更致命的是,大量的装备被从伯力地域转移到新筑垒地域,这样旧筑垒地域的工事也更薄弱了。
  到5月28日晚,苏军已经开始了全面撤退,苏军机械化第22军和第27步兵军放弃了伯力,城南方向的苏军各部队也正在撤退,但是中华军显然不想给敌方喘息的机会。
  中华军第17装甲旅继续向东北方向猛攻,并绕过了负责断后猛烈抵抗的苏军第36步兵军各部之间的缺口突进。
  苏军形势极为险恶,在战败的巨大压力下,方面军军级政治委员瓦舒金中将开枪自杀。
  在苏军第36步兵军的拼死掩护下,该集团军终于退至新筑垒一线。尽管损失惨重,大部分兵力还是避免了被包围。
  《纪事报》记者张北光是第一个进入伯力城的记者,他报道道。
  我进入伯力的时候,亲眼目睹无数工厂仓库及机厂,战前曾充满活力,今则工厂空无无人,仓库已被搬运一空,机厂设备被破坏亦荡然无存,只有我军孤独步哨巡行其间。
  辛苦经营之结果,已尽付东流,盖伯力无数工厂,已被按部就班毁坏一空,各种机器,不论大小,自火车头至旋凿,皆被苏军以炸药或手雷破坏。
  工厂大部经过焚烧,仅余屋壳,重机器及任何有价值物品,已经荡然无存。
  但最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的国旗又飘扬在城市的上空。
  一天以后,我看到了同事张洁月的报道,海兰泡,那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江东六十四屯,举行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