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后勤之后勤是战略的首要考
1812年1月,下达了在但泽储备给养的命令,在3月1日以前,要在该地集中供40万人和5万匹马食用50天的粮秣。
此外,在奥德河上还要建立更多的储备,为了携运这些给养,辎重部队大大扩充了,最后达到26个营之多,按其同军队的比例来说,比1870年伴随毛奇的现代化军队的辎重部队还多,其中8个营各装备600辆轻型和中型大车,其余各装备252辆载重1.5吨的四套大车,还准备了6000匹备份马。
着重使用重型大车的作法常常受到人们的批评,理由是这种大车不能适应难行的俄罗斯小道。但是,同大多数现代作者比起来,拿破仑更懂得使用轻型大车需要有更多的马,从而增加饲养的困难。
同样,给军队配备弹药的工作也以巨大的规模展开,主要的弹药库在马格德堡,大量炮弹和火药由此沿易北河送往下游,进而送往东普鲁士。
1812年5月1日的一份记录提供了但泽、格沃古夫、科斯钦、什切青和马格德堡的弹药储备总数如下:
火炮数量 炮弹重量(磅) 炮弹发数59 24 8261234 20 32804330 12 22656869 8 53835314 6 365982所有这些都是攻城炮以外的火炮,从上表可知,大多数口径的火炮每门有炮弹670到1100发,这些数字,就是同100年后的工业化和高度军国主义化的德国的炮兵相比较,也是很可观的。
很难说拿破仑采取所有这些准备措施究竟打算怎么干,因为他的作战计划完全没有保留下来,所以,我们只能猜测说拿破仑一定认识到依靠马车进行补给,不论组织得多么好,总是不可能保障全军从涅曼河走到莫斯科的。
下面的数字就可以表明这一点。就算拿破仑的60万大军只有三分之一到达俄国首都,而所用的时间假定为60天,实际上是82天,那么,在此期间仅人的给养总消耗量就达到1万8千吨,差不多是其补给车队总载重能力的两倍,而补给车队还要输送其余军队所需物资。
进一步说,在到达莫斯科后,每天的给养消耗量可达300吨,要在离基地600英里的距离上保障这样大的消耗量,即便补给车队运行很快,每天走20英里,也需要有1万8千吨载重量的运输车辆。
所以,不管他是把车队作为移动仓库,还是用来在国境与军队之间实行往返运输,总之,在向莫斯科进军时要靠这种方式保障军队给养是绝无可能的。
实际上,拿破仑进入俄国时,只带了24天给养,其中20天由辎重营运行,4天由人员携行,但是,有一位现代的军事史家曾说拿破仑期望战局会在12天内结束并假定军队回国也需要12天,那是不合情理的。拿破仑很可能设想的是一场持续3周左右的战争,在此期间,他可能已经深入俄国200英里以上,有极大的希望追上沙皇的军队,并求得决战。
在此以后,胜利者所需的给养就要由被征服者来供应了,这是拿破仑的惯常做法。
不管拿破仑的确切打算究竟怎样,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即在他制订战局计划时,后勤方面的考虑一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要从后方基地给随军的25万匹马供应饲料,是一个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战争的发起因此而推迟到了6月底,他之所以从科夫诺出发,并推进到维尔纳,也是基于后勤方面的理由。
因为如果在更北边展开,由于波兰的道路极差,会遇到更大的阻碍,如果在更南边展开,又难以利用涅曼河给军队输送补给。在战局开始前的最后几周中,皇帝究竟是打算对敌人实行中央突破,还是从北面或南面包抄敌人,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也无关紧要,总之是后勤以一种可能使卢弗阿感到高兴的方式对战略起了决定作用。
同样的,俄国人防御其国土的计划,也是以后勤方面的考虑作为依据的,只有距离、气候和补给这些因素才能打败法军——一支人数空前之多,由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将领之一指挥的军队,对这一点,沙皇的顾问们是完全认识一致的。
问题不在于是否撤退,而在于从何处撤退和撤退多远。
这里,政治方面的考虑看来起了一定的作用,因为贵族们担心撤退过远会导致农奴**,俄国谋士们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怎样诱使法军尾随撤退部队之后前进,而不至于置之不理。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沙皇的首席军事顾问法尔将军在位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中间的德里萨建立了一个坚固设防的营地,设想拿破仑无论向哪座城市进军都不能避开这个营地,如果法军跟随俄军来到德里萨,他们将发现自己处在一个贫穷的地区,其所需的补给只能就地解决很少一部分。
法尔将军认为,拿破仑可能携带9日份给养渡过涅曼河,他另外还需要9日份才能到达德里萨,但是,他只能在一个面积2500平方英里的地域内征粮。要满足每天25万份口粮的消耗,该地域的每个居民得交付50份口粮,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数字。
与此同时,另一支俄国军队将在拿破仑的后方活动,使得法军的给养补给更加困难,这一受到很多人攻击的计划,其研究价值并不在于它有人们设想的种种弱点,克劳塞维茨也曾经嘲笑过这些弱点,而在于它同拿破仑的计划一样,主要是以后勤方面的考虑,而不是以战略方面的考虑为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