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后勤之战斗的持续保证
尽管有很多物品很容易弄到,但士兵口粮中唯一最重要的成分——面包,却总是供应不足,或因途中变质,或因不许野战移动炊事房在一地停留足够的时间以焙制面包。
同样,原来安排就地采购畜群,随军驱赶,以保证鲜肉供应,结果也完全失败,为此而配备的车辆很快就移作他用。
最后,减去骑兵部队的建制给养连以增大其机动性的作法也是不成功的,骑兵指挥官们不但不能愉快地轻装行进,反而成天为给养瞎忙,同步兵争先恐后地奔向村落,以便弄到可能会有的粮食和住房,当然,在这方面骑兵总是胜过步兵,同时由于他们强迫征用比利时农民的笨重大车,反而妨碍了自己的运动自由。
总之,就人员而言,一般可以依靠就地取给生活,有时还生活得不错,只在个别情况下,特别是在马恩河会战临战阶段和实施过程中,才不得不动用士兵随身携带的应急备用口粮。
部队愈往前进,所到的乡村愈富,因此,可以相当肯定地说,即令德军在马恩河战役中赢得了胜利而需要继续进军,部队除个别日子可能挨饿外,其给养保障也不会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
但是,这一点不适用于马匹的饲料保障,德军在1914年的经验使人更加相信一个古老的常识:随军牲畜的饲料供应比人员的给养保障更加困难得多。
战争开始前若干年就有人发出警告,大量骑兵所需的饲料绝不能依靠就地取给解决。但施里芬和小毛奇对此未于重视,事实上他们也别无良策,因为1914年德国的饲料需要量过于庞大,仅克鲁克军团就有84000匹马,每天消耗近200万磅饲料,需924辆标准饲料大车载运,任何想靠兵站系统从后方前送饲料的企图,都将使整个战局完全无法进行。
因此,德军是在对战场饲料保障毫无准备或极少准备的情况下进入战争的,但他们又一次走运,季节非常有利,部队常能在田地里找到业已收割好,码得整整齐齐的饲料,有时还能借助于当地的机械就地进行加工
。
但在多数情况下不得不用青苗喂马,以至造成马匹的虚弱和疾病,又因没有正规的野战兽医勤务,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疗。
由于马匹饲养供应的准备工作做得太差,战局刚一开始,甚至还在超过比利时边界之前,就有炮车挽马的死亡。骑兵指挥官们再三向最高总指挥部抱怨饲料短缺,上面总是温和地劝告他们就地取给,即便因此而降低前进速度也在所不惜。
事实上,对马匹饲料供应问题重视不够,早在战局初期就产生不良影响。
还在8月11日就有一个骑兵师因马匹挨饿和过劳而被迫退出战斗行列,两天后,不得不下令让所有在第1和第2集团军前面行军的骑兵部队都停止前进,休息四日。
虽有这次休息,到8月19日,第2骑兵师又因补给困难而停止前进,到德军进入法国时,所有依靠马力的部队都已精疲力尽,困苦不堪。
至马恩河会战前夕,德军拥有明显质量优势的一个兵种——重炮兵(也靠马拉)已不能再坚持行进,骑兵则因马力太弱,无法使骑者迅速躲避危险而招致不必要的伤亡。
也是在这时,至少有一个德国集团军感到骑兵的不良状况严重妨碍着整个作战行动。小毛奇自己也说,全军已无一匹马能勉强地继续前进。
给养供应可在不同程度上就地解决,其代价不过是偶尔饿一天半日,饲料供应也可不予重视,直至马匹倒地死亡,弹药供应则不然,这是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精密制造的现代武器需要有它自己的专用弹药和备件,象拿破仑那样随随便便就能把奥地利的军械库以及枪栓、枪托或炮筒等通通并入大军团装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对小武器、机枪、野战炮、榴弹炮、重炮等等,都必须专门保证其弹药供应,而且供应数量之大是战前所不能设想的,这里,又是马拉重型运输车队完全没有起到作用,它们不是履行自己的正常职责,而是被用作移动仓库,更确切地说,是没有真起到移动仓库的作用,这样,右翼的整个弹药补给任务就落到了数量很少的汽车运输连身上
。
1914年8月,德军第1和第2集团军各有18个汽车运输连,第3集团军9个,第4和第5集团军各5个。
每个汽车运输连有9辆带拖车的载重汽车(总载重量54吨)和少量用于指挥、保养和修理的其他车辆。 ]
当1914年的严峻考验来临时,这些汽车运输连,加上五花八门的征用车辆和艾克斯拉沙彼尔一些企业家组织的民用汽车队,起到了同它们的数量完全不相称的重要作用。
汽车运输连在努力维持弹药供应时所碰到的问题是饶有兴味的,这些问题对当时处在新旧交替之际的军队来说具有典型意义,因为当时的军队已经站在新的机械化时代的门口,但其指挥工具或思想方法还未适应于这种新的技术手段。
虽然右翼各集团军确有相当数量的汽车,但缺乏指挥和监督汽车运输纵队的手段,同运行中的车队取得联系的唯一办法就是派出参谋军官小组去寻找和拦截它们,再者,德军各级军需官所受的训练都是要把弹药摆在压倒其他一切补给品的绝对优先地位。
这一规定得到十分严格的遵守,严格到连油料也送不上去,以至作为第1集团军唯一有效的弹药运载工具的汽车,常常无油可加。汽车运输连虽很重要,但没有充分发挥效用,而且未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作战情况。
此外,军队快速推进时在补给上通常都会遇到的那些困难问题,这次也时常发生。
根据规定,汽车每周运行六天,每天的行驶距离不得超过60英里,但实际上用车过度的现象非常严重,以至到实施马恩河会战时,60%的汽车已经损坏。司机因昼夜工作,疲劳过度,常常造成事故,加之所用车辆型号繁杂,备件,特别是轮胎,几乎无法弄到,而强迫征用地方车辆反而使情况更加恶化。
此外,由于弹药消耗变化无常,输送弹药的汽车纵队常常发现团的车辆仍然满载着弹药,因而无法卸载,在这种情况下,野战指挥官们就试图劫夺汽车,用作自己的移动仓库,或让车队原封不动地返回后方,这两种作法都只能使车队一连几天处在无效劳动之中,尽管对此发布了严厉的命令,问题始终无法彻底解决。
至8月24日,弹药的短缺,特别是炮弹的短缺,开始严重起来,幸亏第1集团军的弹药消耗量在8月26日列卡托会战后急剧下降,否则补给勤务部门十之**将完全无法对付
。
弹药补给方面的困难,大都是因距离远、数量大而产生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要归咎于组织不完善,部队重视不够,或管理工作中的官僚主义。
骑兵师因建制运输工具被取消,最高总指挥部担心其妨碍机动性,长期感到弹药短缺,并成为不幸负责其供应的有关各军的一个经常性的包袱,当弹药运到并卸载时,其数量是常常大于需要量,因而不得不丢在露天地里,最后。虽然各集团军都控制自己的给养仓库,但弹药补给却是最高总指挥部的塞格将军集中掌握的。
他总是要拖到最后关头才愿意动用迅速减少的储备,因而弹药前送总是匆匆忙忙,要求以最高速度实施,这种作法显然不,所以,格罗纳在其日记中写到,今后必须让各集团军指挥官对自己的弹药储备有完全的控制权。
在马恩河会战前夕,特别是在会战过程中,第1集团军的运动方向变化无常,因而使补给方面的困难更加严重,克鲁克于8月26日从北面来,至此折向西南,追击他在列卡托击溃的英国远征军,8月31日又改变方向朝东南进军。
渡过马恩河后,第一集团军各军曾不得不急剧地转向西面,穿过自己的交通线,以便在乌尔克河上迎战法军,最后,在9月9日发布了向埃纳河撤退的命令后,有一个军又不得不回师东进,再次穿过集团军的交通线,以免同左侧的第2集团军失去联系。
在这一混乱时期,弹药补给,甚至整个交通运输,都有可能中断,其终于并未中断,应视为参谋工作的一个胜利,当然,到会战临近结束时,由于部队有的前进,有的后退,在第1集团军的交通线上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混乱和拥挤。
当9月9日汉奇中校驱车前往谒见克鲁克时,就陷入了这一混乱之中,他不得不诉诸武力才冲开一条出路,造成这样的不利后果,要归咎于克鲁克将德军撤至埃纳河的决心,这一点是完全可以想见的。
尽管有各种困难,第1集团军的弹药补给在马恩河会战期间并未中断,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其他右翼集团军出现了严重的短缺,只是在会战结束时弹药短缺现象才发展起来,节省弹药的第一道命令系于9月15日发出,这并非由于集团军内部或其后方有什么运输上的困难,而是由于德国整个的弹药储备已经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