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痛击印度四

  印度军队的士兵使用的步枪种类较多,主要装备了英国李-恩菲尔德iii型等老式步枪,这种枪有效射程远,但是由于是手动枪机,射速慢,已经不适合现代战争的需要。
  印军一般要求随枪携带90发子弹,后备40发,实战中,印军士兵不堪重负,往往减少携弹量,最低时只带一条装50发的空投子弹袋。
  在中印正式开战前的巡逻队冲突中,多次出现双方半小时交火就打光弹药的情况印军主要装备的班用轻机枪是英式布伦mk1式轻机枪,是著名的捷克zb26的改型,是二战中最出色的轻机枪之一,但对中华军的武器来说,已经非常落后了。
  此枪可靠性好,结构简单,射击精度好,射程远,缺点是火力弱,枪和弹都比较重,一挺布伦式加7个30发实弹匣的重量大致相当于一挺中华军轻机枪加5个50发的实弹盒。
  印军一般要求随枪带1200发弹药,后备600发,但野战中很难做到,在战前的对峙时期,印军有时派出携带布伦式的机枪班,主动出击,潜伏到主阵地侧翼,和主阵地形成交叉火力,对中国军队巡逻队进行侧射。
  布伦式轻机枪也是前线印军地堡的火力骨干,每个地堡都有2-3个射孔,只是大多朝向阵地正面,死角太大。
  印军装备有英式维克斯重机枪(水冷)和美式勃郎宁重机枪(气冷),印军习惯称为中型机枪,前沿连级支撑点用的不多,大部分集中在二线阵地的营级据点里,备弹为6000+3000发。
  对迫击炮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弹药,除步兵帮助炮兵携带弹药外,印军的51mm迫击炮紧随步兵,连冲锋时都带着。
  印军81mm迫击炮通常布置在据点里,印军的炮手训练比较好,射击准确,但缺乏和重机枪火力的协同。
  1953年9月6日凌晨,中华军四个装甲旅借口印度镇压孟加拉邦的民众,突然分两路开始向印度发起大规模进攻,代号为-德里风暴的作战行动像狂风暴雨一样倾盆而下,铺天盖地。
  而印度军队显然对中国军队这一招毫无准备,一线守军节节败退,很快就退到了亚克尔运河边。
  亚克尔运河是拉合尔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如果此地失守,中华军将直捣拉合尔,尔后向印度大陆腹地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
  印度军队决心坚守锡尔杰尔,不再后退半步。
  9月6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向军队下达了总动员令。
  然而此时印军的主力尚在战场1000公里处,战斗地区的陆军预备队寥寥无几,如果单靠现有的陆军肯定支撑不住,于是印度政府将扭转战局的希望全都寄托在空军身上。
  9月7日,不甘失败的印军将预备队第1装甲师投入战斗,协同3个步兵师,兵力两路,沿锡尔赫特市向锡尔杰尔发起强大攻势,企图将中国军队压缩到英帕尔地区。
  锡尔杰尔是通向印度的门户,这里是印度东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如果锡尔杰尔失守,就等于打开了通向印度腹地的大门。
  印军为了保护战略要地,准备与中国军队在锡尔杰尔进行决战。
  印度陆军司令维贾伊-库马尔-辛格上将急令集中所有运输机,以最快速度向锡尔杰尔输送兵力,同时对全国铁路实施军管,用军列将第6坦克师300辆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紧急运至该地。
  中华军第15,16装甲旅为了尽快攻占锡尔杰尔也在调整部署,不断增调装甲部队,在这一地区集中了700多辆坦克,准备对印军发动决定性攻击,中印战争孟加拉方向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大战一触即发。
  在经过几开试探xj锋之后,9月16日,急不可耐的印军出动坦克和装甲车近400辆,向锡尔杰尔以东发起攻击,中国留守部队坦克和装甲车300多辆也倾巢出动。
  同时,两国空军也在战场上空展开激烈厮杀,中印双方的战场较量由此进入**。
  此时,中华军的空军占了上风,迅速掌握了战场上空的制空权,然后对印军坦克进行攻击。
  中华军的攻击机在总结以往中苏战争飞机打坦克的经验后,改进了飞机上的弹药装置,在每架飞机的机翼下均配有4个可投式吊舱,每个吊舱可带7枚高爆反坦克弹头的折叠式尾翼航箭弹,7枚齐射的命中概率为75%—85%。
  在中华军空军的突袭下,印军在锡尔杰尔地区的坦克遭到毁灭性打击,整个部队几乎瘫痪。
  同时,中华军第22装甲旅在空军的支援下,也越战越勇,锡尔杰尔成为埋葬印度英式百人队长式坦克的坟场。
  战至夜幕降临,中国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生利,击毁印度坦克近三百辆,迫使印军停止了进攻。
  在百灵庙以西地区和印度吉大港前的重镇兰加马蒂县境内,中华军第18装甲旅通过积极的进攻,也取得重大胜利,而且乘势推进印度国境内120公里,共占领了约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印度国土。
  纵观此次战争,中国军队自始至终掌握着战争的节奏和主动权,取得了作战行动的巨大成功,英国报纸概括起来其成功经验主要有:
  一,是注重发挥空军的作用。
  在战斗的过程中,中国军队指挥官发现了他们在空军上的优势后,就大规模地使用空军参战。
  空军不仅担负了打击印空军的任务,而且还承担了打击印军主要地面火力的任务。
  据战后统计印军被毁的坦克90%以上是由中国空军击毁的。
  二,是采用避实击虚的战术。
  在印军向锡尔杰尔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时,中国军队派部分兵力进行抵挡,而用大部分兵力向印军防务空虚的西蒙地区发动攻击,不仅攻下了西蒙,还将印度梅加拉亚邦捅了一个大窟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