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赞同迁都一事

  师太仍是沉吟着说:“佛说众生平等,然而世人所遇所求皆不相同……黑白奴隶到我流求岛可比他们先前所遇好些?”
  “……生活是好些。”
  “活了更多人,还是死了更多人?”
  “……活了更多的人。”
  师太忽然说道:“施主可否能向窗外一望?”
  安静看向窗外……窗外是一片幽幽的竹林。
  师太说:“世人所见为竹,老纳我却见到了远处有溪水,有梅花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何能被一丛竹林遮盖了眼睛?!”
  好吧,安静知道,师太给了她一碗心灵鸡……但是至少心情好多了。
  安静离开尼姑庵时,感觉天空格外高远了,不知不觉中,1283年的秋天要来了。
  张安国还真没有发现安静的变化,大家暂时仍要各自忙活各自的事情。
  大宋政府现在有了一件巨大的争执事件,连张安国都不由得不关心起来,他把与吕氏军事集团交往的问题全交给了吴大鹏去处理。
  大宋朝廷在一次朝会上,有官员提出要迁都回汴梁。
  公元1127年,宋钦宗同志领导下的大宋帝国被金国灭了,京城汴梁被占领,还改名字为汴京。
  先前,鞑靼强盗集团将黄河之南的土地陆续卖于大宋政府,这其中就有汴京。
  当然,那时的汴京早已经不是先前的样子,整个城池已经完全破废了。
  大宋政府后来下了大力气重新修建,到现在已经修发将近两年了,故都已经开始有了都城的模样。
  仰仗钢筋水泥与流求造房法,他们修建的速度远比以前要快。
  那个提出迁都的官员是受贾平章指使的,而且迁都的理由很充分……临安本来就是个临时安置的意思,是权宜之计而已,只不过权宜久了些,一百多年了。
  还有一个实际的问题是,临安城里的皇宫实在是太憋曲了。
  仍是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大宋都城后,康王赵构率皇室南迁。
  在公元1138年,宋高宗赵构暂定杭州为临安行在,在杭州城东南、凤凰山东麓的宋城路一带修建宫城禁苑。
  皇宫东起凤山门,西至凤凰山西麓,南起苕帚湾,北至万松岭,方圆不过九里。
  如果历史不改变,享国三百余年的赵宋王朝,其经济规模曾一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六成以上。
  当年,汴梁的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翻开《清明上河图》,就可以从画卷中领略当时赵宋的繁华和富有。
  可是,坐拥巨额财富的宋王朝,其宫室却是历朝历代中格局最小的,既不如汉唐时长安宫城的恢弘,也不及后世明清时紫禁城规模之宏大,甚至站在开封的酒楼“丰乐楼”上就可以俯瞰整个宫禁。
  那么,当年大宋的历代皇帝为什么不扩修宫室呢?
  开封在唐代时只是一座州城,所以宋朝的皇宫其实是以前的节度使治所,那么当时这座皇城有多大呢?
  答案是只有5里。
  大宋官家难道就不想扩修宫室,让皇宫看起来更气派吗?
  他们是真想!……可是却不能。
  因为皇城周围住满了居民和商户,扩修宫室,就意味着要将皇城周围的民房全部拆除或许有人会说,那还不简单,大宋官家只要一声令下,将百姓迁走就是了。
  可是在宋朝,这事还真不好办。
  公元985年,宋太宗想要扩修宫室,就令大臣测绘规划,可是宫城周围实在是没有空地,要扩修就得拆民房。
  于是宋太宗就派人与百姓协商,协商的结果是“居民多不欲徙”,百姓不同意搬会不会是宋太宗爱惜百姓,所以才不愿采取强制措施呢?
  还真不是他一个人这样。
  公元1106年,喜欢大兴土木的宋徽宗也想要扩修宫室,可是周围百姓还是不同意迁走,徽宗也只好作罢。
  直到北宋灭亡,这座皇城也没扩修1里。
  靖康之变后,杭州成为了临时国都。
  此时的皇宫比开封城内的更为狭小,以至于大宋官家走的陛阶都只有一级……实在是不好看。
  在1131年,大臣提议扩修皇城,可是不凑巧,有几座寺庙刚好在皇城边,高宗只好制止。
  那么为什么宋朝的君主无论昏君明君都不敢强拆百姓房屋扩修宫城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宋朝承认财产私有,即使是皇城周边的房屋也是属于百姓个人所有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掠夺。
  二是因为拆百姓房屋,需要给补偿,而且补偿款很高。
  高到什么程度呢?
  1083年,开封府为修整街道,需要将城墙三十步范围内的民房全部拆除……当时参考市价给出的补偿款是每户170贯钱!
  这些钱可以在开封下辖县买一套大宅。
  这还仅仅是偏僻地方的补偿价格,如果是皇城周围这样的繁华地段,补偿款会更高。
  不仅如此,即使是没有产权的租住户也需要给补偿,而补偿标准是每户5贯钱。
  所以,即便大宋官家想要强行扩修宫室,仅支付给周围百姓的补偿款这一项就是非常大的一笔开支,不得不有所节制。
  这也导致了大宋王朝的皇宫如同他们的陵墓一样,成为了历朝历代中最为简陋的。
  你什么时候听到过有盗大宋皇陵的事情?!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原先的汴梁城已经不复存在,一切都在重建之中。
  汴梁城周边地形平坦,还有四大水系流过,可以轻松借用上水力运输……在那里重修的皇宫周长竟然有四十里!
  而且那里的新城结构仍与过去相同,整体上依然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池组成……当然,都进行了等比例的扩建。
  原先的汴梁城能容纳一百五十万人,新的汴梁城依然要有这个规模。
  贾平章极力推进迁都是有他的政治目的。
  一是迁都到了新汴梁城后,可以公开提拔一批新人;二是让他的主要对手们为难!
  汴梁地区的气候可大大不同与临安城啊……一些老派人员可要考虑考虑你的身体了……嘿嘿。
  直到现在,贾平章还没有把自己划归到老人的范畴,认为自己还属于中年组呢。
  他都没有想到过,他自己能不能受的了!
  按照你那一帮提议,我们这一帮就要反对的基本原则,一些老派人员当场就提出了反对,理由同样充足,新汴梁城还远远没有建完,何必急于迁都呢?!
  一切都要从长计议嘛!
  原本一直被当成摆设的大宋官家赵显此时却突然发言:“我赞同迁都一事!”
  当时整个崇政殿里都安静了……这是大宋官家第一次发言呢,没有被谢老太皇太后代表。
  ps:感谢书友澳洲老吴、书友19333的打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