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倒计时再继续
这是一次三万吨级的核爆,比美国的那颗“小男孩”多了一点,但比起后世动辄百万、千万吨级的核弹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落在名古屋的那颗也同样如此,都是三万吨级的小型核弹。
广岛和名古屋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就变成了人间地狱,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火球猛烈向外膨胀、压缩周围空气形成的冲击波以超音速向四周传播,将周围的人或建筑全部被抹去。
更远处有些人倒毙在地面,还有人严重烧伤,爆炸产生的核辐射以及经久不散的核污染,不仅对人的骨骼、血液和生殖系统产生了可怕的影响,更使人患上种种奇怪的疾病,最后被慢慢折磨而死。
这次的轰炸后来被制作成预防核弹的四十五分钟纪录片在全世界广泛发行,影片中的很多珍贵影像被很多国家当作历史资料被永久地保留下来。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呼吁全面销毁核武器的运动就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联合国也在一九五六年全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的提议。
广岛和名古屋核爆四小时之后,也就是四六年四月九日的下午一点,杜文成在电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发生在日本的核爆既是对日本军国主义敲响的丧钟,也是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敲响的警钟。
核弹的破坏力是可怕的,但是,日本军国主义给全世界人们带来的灾难却更加可怕。核弹在广岛和名古屋造成的人员伤亡不会超过xx万,但是,日本军队仅在南京一地就屠杀了三十多万人,对比之下日本军队的凶残尤甚于核弹。
他在讲话中限令日本政府在三十六小时之内无条件投降,否则,缅甸人民军将会对日本实施第二轮、第三轮核轰炸,直至日本政府接受无条件投降为止。
让杜文成在没有想到的是,他在讲话中对核轰炸后果的估计,似乎和实际情况有着很大的误差,日本政府在战后发表的统计报告中所公布的数字是:两市在核爆中直接死亡的人数约在xx万多人,失踪人数x万多人,伤残人数无法统计。这些只是现有的伤亡统计数字,还不算核辐射给当地人带来的永久伤害。
他对日本政府公布的这个数字还有些不敢相信,以为是日本政府在为他拉仇恨,为日本博同情
。事后在基地的解释下才明白:他的两颗核弹看似和米国的那两颗核弹在当量上相仿,但在技术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才是杜文成低估了这两颗核弹所造成的危害的主要原因。
因为核爆造成了日本通讯中断,日本政府得知广岛和名古屋的实际情况已经是六个小时之后了,广岛和名古屋的惨像深深地刺激了昭和以及铃木内阁成员,让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还是那个海陆空交通枢纽城市吗?那还是那个历史名城吗?这样下去被毁灭的将不仅仅是日本的希望,还有日本的未来,面临现在这种情况,“本土决战”还有必要继续吗?一连串的问号在昭和以及铃木内阁成员的脑子里轰响,让他们面面相觑,一时间集体失声。
在这难堪的沉寂中,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忽然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嚎叫:“杜文成,八嘎。”
铃木贯太郎干咳了几声道:“目前的情况已经很明显,我们已经失去了和杜文成对抗的手段,广岛和名古屋已经……已经被摧毁了,我们不能让这种情况在继续下去,距杜文成限定的时间还有一天,接受他的要求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为了日本的未来,请诸君抉择吧。”
“不!我绝不投降,大日本帝国皇军绝不会向它的敌人投降。我们还有几百万军队,我们还有……”
“够了!”昭和喝断了阿南的咆哮,阴沉着脸看了所有的人一眼,厉声说道:“着内阁明日午时前必须给朕一个准确的答复,朕累了,不想再听那些骗人的鬼话。”
昭和拂袖而走,只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大臣。
铃木贯太郎苦笑道:“诸君也请去休息吧,我们晚上再议。”
阿南惟几愣愣地跪坐在那里,脸色由青转白,在由白转青,忽然一声长叹,吟道:“不见飞蛾事,徒然夜扑灯。罢了!身似浮尘人渺渺,休问归处,休问归处。”
阿南吟罢长身而起,也不理众人自顾扬长而去。
首相铃木急道:“陆相不可。”
阿南惟几没听见一般几步没了踪影,铃木贯太郎呆呆地站在那里,让他在斜阳下的身影显得那么孤独,那么无助。他听出了阿南惟几所吟的和歌里的意思,这是日本古今和歌集十二卷中的一首《恋歌》的前两句,整首和歌是这样的:
不见飞蛾事,徒然夜扑灯。此身迷惑甚,恋意枉加增。
这本来是一首自怜自叹的情歌,但却被阿南用在形容自己穷途末路的心情上。尤其是后面的一首和歌更是显露出一了百了的死志:
风起了,身似浮尘人渺渺。人渺渺,休问归处,谁人知晓。
果然,阿南惟几回到自己的住处不久,铃木贯太郎就接到了他剖腹而死的消息。铃木知道曾经辉煌无比的大日本帝国已经走到了尽头,除了投降之外已经无路可走。
九日晚十点,在最后一次内阁会议上,大家一致决定了接受《波茨坦宣言》中提出的无条件投降后,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就带着最后的决议解散了内阁,同时向昭和递交了辞呈
。
四月十日上午,昭和天皇的叔叔东久迩稔彦宣布组阁。昭和天皇非常担心因为投降而引起下面的军人作乱,也是因为东久迩稔彦的皇族地位加上他的陆军大将衔,能够控制住当时的日本局势,所以才请出了自己的叔叔组织内阁,东久迩宫也因此成了日本第一位皇族首相。
东久迩稔彦也不负昭和的期望,他在54天的任期内迅速而平稳的解除了700万日本海陆军的武装,为米军顺利占领日本列岛立下了汗马功劳。
四月十日下午,东久迩稔彦首相发电报给米英和杜文成,电报中声称“日本政府准备接受1945年7月26日由美国、英国、中国政府,苏俄政府在波茨坦发表的联合公告中所列举的条款,但应取得如下谅解,即上述公告并不含任何有损于陛下作为至高统治者之特权的要求”
米英中苏缅五国元首紧急磋商后拒绝了日本首相东久迩稔彦的要求,并且回复日本政府说:自投降之时起,日本天皇必须听命于盟国……日本政府之最后形式,将依日本人民自身表示之意愿确定之。”
天皇再次召开御前会议。会上,日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
和海军司令部总长丰田副武等人声泪俱下,他们说:同盟国复照对保护天皇制度措词不明,恳请天皇准予再提出照会。如同盟国不允许保护天皇制度,那只有继续战争,死里求生。
海军司令部总长丰田副武说道:“要投降,除维护国体外,还必须附带三个条件:一、日本自行处理战犯;二、自主地解除武装;三、盟军不得占领日本本土……”
会场上一片沉默,大多数人像看白痴般地看着丰田。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做梦?盟国只要能答应一个条件,就已经是天照大神的佑护了,还三个条件?
天皇裕仁沉默良久才开口说道:“我的异乎寻常的决定没有变……”会场顿时响起一片呜咽和啜泣声。天皇下令起草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并将诏书录音,准备在当晚八点播出。
主战派的一伙少壮侍卫军官得知这一消息,决定举行政变。他们闯入皇宫,四处搜寻,企图劫走天皇广播诏书的录音唱片,阻止向全国广播。警卫部队很快镇压了这次叛乱。然而,此时已经是四月十日的深夜了。
此刻,不仅杜文成在等日本的答复,整个世界全都以激动的心情等待最后一刻的到来。日本要接受无条件投降了,战争就要结束了,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啊。
没有人相信日本政府会死硬到底,广岛和名古屋的惨状就摆在那里,只要稍微有一点理性的政府就绝不会拿着国家的未来开玩笑。
时间在慢慢地流动,现在是午夜十一点钟,距离杜文成的最后通牒还有两个小时。他咬牙切齿地命令“二炮”再次竖起了发射架,大话既然已经放出,又怎么可能食言?昭和你这个王八蛋,这次先便宜你,若你还不肯投降,说不得只好炸你的老窝了
。
而此时太平洋彼岸的米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激烈的辩论,奉命回到米国的麦克阿瑟将军挥动着胳膊,发表着他对投降后的日本政局的意见。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阻止杜文成占领日本长崎,但是我们可以左右日本政府,利用日本人对杜文成的痛恨给他找点麻烦,最终达到我们把杜文成赶出日本的目的。”
麦克阿瑟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人反驳道:“先不说达到这个目的所需要的时间,我只想知道惹恼了一个手握核弹的疯子对米利坚有什么好处?”
国务卿詹姆斯·伯恩斯很赞同上面那个人的意见,“不错,从杜文成一开始的布局就可以看出,他想要的只是东南亚,他所针对的也只是英国而不是把我们米利坚。在他占据了琉球和冲绳之后,他的这一目的更加明显。而从他一定要驻军长崎这一点上来看,杜文成的确在防备我们,其目的是以长崎、冲绳和琉球为基础建起一条海上防线,以阻止我们或者其他国家进入他的势力范围。
但从他默认了我们占据菲律宾这一事实就可以看出,杜文成并不想与我们为敌,驻军长崎也只是想警告我们,他可以随时威胁到我们在菲律宾的利益。”
在中国调停失败后刚刚返回米国的前任陆军参谋长,五星上将马歇尔将军吸着烟默默地听着。他即不赞同麦克阿瑟过激的做法,也不同意国务卿的意见,他认为国务卿詹姆斯·伯恩斯的看法大多是出于外交方面的考虑,而不是军事上。
最主要的是他们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杜文成是个华人,他的根在中国而不在缅甸。杜文成占据长崎、冲绳和琉球的根本目的在于中国对出海口的需求,而不是什么东南亚。
从他听说杜文成,到认识杜文成,及至了解杜文成的这一过程中,他对杜文成的印象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不错,正像国务卿所说的那样,杜文成的布局从一开始就很明确,从他毅然从国内抽身进入缅甸的那一时刻起,杜文成就在谋划整个东南亚,为此不惜和大英帝国开战。
这些在马歇尔看来都不是最主要的,杜文成的军事力量以及军事技术固然很重要,但他更看重的是杜文成的忧患意识以及他对未来的敏锐的洞察力。中国的前途尚未明朗,但在马歇尔看来重庆政府绝不是延安的对手,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掌握在延安的手上。
延安的意识形态和苏俄是一致的,延安和苏俄的关系也是有目共睹的,而米英等西方国家和苏俄的矛盾同样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形势下,杜文成抢先占据了中国前出太平洋的出海口,在米国还没来得及反应之前就占据了先机,这样敏锐的眼光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具有的。就是他自己也是在仔细研究了未来的形势,以及通过大量的情报分析才得出了这个结论。
杜文成占据了长崎,就等于卡住了韩国米军外出太平洋的大门,而琉球和冲绳则成为了中国大陆在太平洋上的两座重要堡垒。一旦米国和中国交恶,这两座堡垒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进而影响到米国在亚洲的整个利益。
这才是杜文成最可怕之处。
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