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军人生活(七)
凌晨,万物萧肃,百鸟归林,天上没有月光,只有星星还在不疲倦地眨着眼睛,沉静的军营隐藏在黑暗的夜幕下。学员六大队三中队一班的宿舍里,劳累了一天的战士们正沉倾在甜美的梦乡,有的梦见已经到了北京,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在和蔼可亲地问他什么,却什么也听不清;有的梦见自己在蓝天上像鸟一样的飞行,白云在身边飘过,他的两腿在用力地登,被子被登在了一边;有的在梦回到了家里,在向亲人讲述到部队的所见所闻。凌晨的睡眠是每个人一夜中最深沉的时候,特别是经过一天劳累的年轻人。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一阵急促的哨音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搅动了三中队的军营。一班的学员都被从美梦中惊醒,深更半夜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不知所措。
“紧急集合!”班长吴奇第一个反应过来,向大家发出了通报,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可不是,连续的紧急哨音就是紧急集合的口令,这是到部队的第二天就讲明了的,只是长时间不用,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宿舍里顿时忙碌起来,大家快速起床,穿衣服,打背包。李中原把被子扔到地板上,跳下床,抓起一条被子就要叠,却感觉另一头也在有人往回扯。
“这是我的被子,你乱抓什么?”是林超的声音。
“那我的被子哪儿去了?”李中原找不到自己的被子而着急。
“我的孩子(鞋子)哪儿去了?”陈大壮一着急,又把四川话带了出来,把鞋子说成了“孩子”。
“你才多大,就有孩子?”副班长赵贺勋不解地问。
“不要讲话,保持肃静,动作要快。”班长小声地提醒大家,“平时叫你们东西摆放要有规律,你们不当回事,现在抓瞎了吧?”
一阵忙乱后,班长吴奇第一个跑出了宿舍,过了一会儿,张志宏、副班长赵贺勋等陆续跑出了宿舍,最后林超、陈大壮、李中原跑出了宿舍。门前全中队已经集合完毕,中队长带领大家沿着去大操场的路向大操场跑去。除了各班班长外,大家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经过跑动的颠簸,陈大壮的背包上不知什么东西掉了下来,后面的同志弯腰拣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只插在背包上的一只布鞋,又跑了一会儿,王明海捆背包的带子开了,背包散了,只好双手抱着被子跟着队伍跑。队伍被带到大操场内跑了一圈,一路上不时有人掉下东西来,显得很狼狈。此时大家才知道是中队搞的一次小型的演习,目的是检验一下最近一段大家练习打背包的成果,也检验一下大家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结果很不理想,全队集合完毕用了10分钟的时间,比要求多了一倍的时间,背包的质量也很差,掉东西的,背包散了的不在少数。队长让各班将队伍带回去检查、讲评。
一班回到了宿舍,班长让把背包放到一起,互相观摩,互相讲评。班长的背包和平时打的一个样,最标准,张志宏和赵贺勋的还算可以
,林超,李中原的背包像个大馒头,三横两竖的背包带捆得歪歪扭扭,陈大壮掉了鞋子,王明海的背包没跑多远就散了,是最差的。不用班长讲评,大家都看到了不足,都找到了差距。
“今天紧急集合最大的毛病有两点,一是大家的头脑里没有应付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也就是说没有战争这根弦,军人就是为打仗的,在和平时期,我们的头脑里要时刻绷紧战争这根弦。二是东西的摆放要有规律,要闭着眼睛就能知道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伸手就能抓到,到了紧急关头才能忙而不乱。今天你们有找不到被子的,有找不到鞋的,就是一个例子。以后这样的演戏还要经常搞,不知在什么时候,大家要时刻有思想准备。”班长最后做了简短的总结。
天亮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军旅生涯一步一个坎,大家的心里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正课时间主要在操场上练习队列,为国庆节的阅兵做准备,中午、晚上的时间大家都在自觉的练习打背包,他们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达到班长的水平。在张志宏的提议下,开始蒙着眼睛练习打背包,每个人用毛巾蒙上眼睛,脱了衣服躺在被子里,然后快速起床,穿衣服,打背包,完全按照紧急集合的要求去操作。练过几次以后,相互掐表,掌握时间,看多长时间能够完成整个动作。被子捆了拆,拆了捆,衣服脱了穿,穿了脱,一练就是一头大汗,但大家练的热情都很高,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快点达到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动作。
张志宏每做完一次动作,都要停下来想一想,看那个环节影响了动作的速度,应该怎样改进,练一次有一次的进步。陈大壮只是一遍又一遍的练,到了七分钟的时间就再也快不了了。张志宏发现了问题所在,告诉他:
“你的东西摆放太不规律了,动作也没有规律,抓起什么穿什么,想起什么干什么,这不行。一定要按照班长说的,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先穿裤子,然后打背包,穿鞋,衣服扣子可以
边往外跑边扣,这样就节省了时间。所以脱了衣服后,裤子一定要放在上面,起床后手一抓就抓到,不会乱找。你的鞋放的位置也要有固定地方,一下床,脚一伸就能穿上,不必到处找鞋。这样速度不就快了吗?”
“你真行啊,张志宏,总结出了这么多东西,怪不得你的动作一次比一次快。”陈大壮想了想自己的动作过程,有点服气了。
大家不断总结经验,互相取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长看到大家的练兵热情很高,也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