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震惊天下的功名案
“听说你今天收了个人才!”</p>
傍晚,朱棣的寝宫中。</p>
朱棣一边翻看着朱瞻圭这两天批复的奏章,一边随意的问了一句。</p>
趴在旁边小桌子上,还在努力工作的朱瞻圭点了点头。</p>
“不应该说是人才,可以称得治世之才,能力不在三杨之下,甚至比他们还高。”</p>
朱棣来了兴趣,合上手中的奏章好奇道:“真有这么厉害?那我可要看看,明天把他叫过来,我帮你考察考察。”</p>
朱瞻圭头也没抬回道:“来不了了,我把他发配到北平,当弼马温去了。”</p>
朱棣:……</p>
不是说治世之才吗?这不留在手下用,怎么发去养马了?</p>
这治世之能,不会是养马的能力吧?</p>
“这人书生气太高,现在还没有打磨好,暂时不适合当官治理地方。”</p>
“而且我打算把他往兵部尚书的位置培养,所以便让他在军中磨练一番,增长一下军队的知识,等北征结束了,再向地方安排。”</p>
朱瞻圭这么说了,朱棣就再也没有过问。</p>
“没有培养好,那就慢慢培养,等回头收拾的差不多了,带过来给我看看。”</p>
爷俩说完了于谦的事,朱棣敲了敲手上的一分奏章。</p>
“福建那边请求组建备倭军的事,你是怎么看的?”</p>
朱瞻圭停下了手中的笔,思索了一下,回道:“北边的战争如果一切顺利,可能会在年底结束。”</p>
“到时我们班师回朝,我这边就会忙倭寇的事,我的计划是一年之内摆平倭寇。”</p>
</a></p>
“既然我去了,又有海军的巡视,孙儿决定驳回。”</p>
朱棣点了点头,拿起朱笔在奏章上画了个叉。</p>
“思南那边你的建议非常好,但我觉得还不够。”</p>
朱棣起身走向挂在墙上的一面大地图,朱瞻圭也放下了手中的笔,跟了上去。</p>
二人来到大明地图旁边,朱棣在云贵这个区域画了一个大圈。</p>
“这里土司遍地,名义上虽然归朝廷管,但其实都是自制,经常性的闹出矛盾。”</p>
“我的想法是,趁着这个机会,一举把这里给摆平,让这片区域彻底的归朝廷统治,不在有土司之患。”</p>
朱瞻圭看着地图沉默了一会,才缓缓道:“既然爷爷你想解决,光派兵打就不行了,我们要分两步走。”</p>
朱棣手背在身后,期待的看着朱瞻圭,期待的孙子能提出一个完美的想法。</p>
心中思索了片刻,朱瞻圭指着地图道:“我的想法是,分化土司和普通寨民的关系,咱们从基础彻底的掌握这些普通寨民,让这些土司们成为孤家寡人。”</p>
“以往朝廷对这些土寨的安抚,都奖励他们的头人和土司,普通寨民根本就拿不到任何实际好处。”</p>
“这就让普通寨民们,对朝廷没有任何归属感。”</p>
“他们的土司头人呢,则是拿着朝廷的奖赏,以自己的名义奖励给这些普通寨民,收买普通寨民的心,这就造成了普通寨民只知道土司和头人,而不知朝廷的现象。”</p>
朱棣听着满意的连连点头。</p>
朱瞻圭接着讲道:“如果咱们收买了这些普通寨民,让他们享受到朝廷给的恩泽后,心中便会自然而然地向着朝廷,我们便可以进行第二步。”</p>
“怎么个说法?”</p>
朱棣期待的看着朱瞻圭。</p>
朱瞻圭微微一笑,缓缓道:“打土司,尊民俗,迁汉民,铸信仰!”</p>
朱瞻圭用12个字,说出了第二步的计划。</p>
朱棣闭眼琢磨了一下这12个字,满意的哈哈大笑了出来。</p>
“哈哈哈,好!”</p>
“这件事你觉得让谁去好?”</p>
这12个字看似简单,但想要去做,想要将这事办成,必须要有一个有能力的人过去负责这事。</p>
朱瞻圭想了想,觉得于谦非常适合。</p>
历史上,于谦担任过多地的地方官,表现都非常优秀。</p>
打贪官诛污吏,为受冤的百姓平反,为朝廷狠狠地拉了一把人心。</p>
他本人为官清廉,骨头更是硬的很。</p>
不会被收买和恐吓住。</p>
土司之事需要恩威并施,更需要一个为民做主的官员。</p>
而且在必要的时候还能带兵打仗,这件事还真的非常适合于谦。</p>
“于谦,您刚才想见的那个人。”</p>
朱棣没有见过于谦,并不了解对方的性格和能力如何。</p>
可他对朱瞻圭非常信任。</p>
朱瞻圭既然说于谦适合,那这人绝对非常合适。</p>
“好,暂时这样定了,我回头看看这人,如果没问题的话,让他在战场上立一些功劳,北征回来以后就任命他为云贵巡抚,让他负责这件事。”</p>
说完,朱棣又想到了什么问朱瞻圭:“我记得他的堂妹是跟着你的那个丫头吧?”</p>
朱瞻圭连忙点头。</p>
“给朝廷推荐了一个这么大的人才,咱们不能亏待她,如果你说的这个叫于谦的,真的有这么大的才能。等回头你册封的时候,给她的地位提升到嫔级吧。”</p>
“孙儿代清瑶谢过爷爷了。”</p>
说完了南边的事情,朱棣脸色一沉,指向了北方。</p>
“马哈木这个老混蛋,在初六的时候驻兵饮马河,看样子想进关捞一笔呀。”</p>
“这个老混蛋,老子准备打他他不跑,反而来到咱家门口蹦哒。”</p>
“这老混蛋,老子非弄死他不可。”</p>
要打的敌人不但不跑,反而上门挑衅,心高气傲的朱棣自然受不了,气得大骂了一通。</p>
“马哈木只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多久了,爷爷不要为了一个小小的马哈木,气的伤了身子。”</p>
朱瞻圭劝了一句,接着说道:“以我们的实力,打败马哈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事,打败马哈木以后,该怎么防止又蹦出来一个。”</p>
“毕竟草原上的情况,爷爷您也知道。”</p>
“秦汉时期的匈奴,三国时期的鲜卑族,盛唐时的突厥,宋魏时期的柔然人,然后又是金辽和蒙古人。”</p>
“这些家伙跟韭菜一样,杀了一波又长一波。”</p>
“我们今天赶走了马哈木,明天说不准会蹦出来一个狗哈木。”</p>
“以孙儿看来,我们只打不管,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的。”</p>
朱棣闻言叹了口气。</p>
他还有何尝不想解决这个问题。</p>
可问题是真的很难办到。</p>
草原实在太大了。</p>
大明根本无法支撑长久的驻军,光长长的补给线都能让人绝望。</p>
建城驻兵,是不错的管理办法。</p>
可其中风险太大。</p>
一旦被攻击,朝廷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支援上。</p>
等知道了赶过去了,敌人都跑了,城也被毁了。</p>
甚至在建城的时候,这帮家伙都会不停的阻挠,根本就不让你建好。</p>
如果没有一种快速通讯方式,及非常快的行军速度,想要彻底的将草原掌控在手,真的很难。</p>
这不是谋略的问题,而是时间和距离的问题。</p>
“小崽子啊!爷爷只能将这帮家伙们先给打服。”</p>
“至于后面能否真正的掌控,那就要看你自己了。”</p>
盯着那宽阔的草原看了很久,朱棣最后无奈的叹了口气,拍了拍朱瞻圭的肩膀。</p>
朱瞻圭也沉默了。</p>
在这个通讯全靠吼,交通全靠走,安全全靠狗,取暖全靠抖的时代。</p>
中原朝廷想要彻底的掌握草原,真的很有难度。</p>
就算能打下来,朝廷派人管理。</p>
可牧民们都是追逐水草而居。</p>
不跟着水草走,他们的牲畜怎么办?</p>
要是下令规定他们在某一地居住,牛羊吃完了水草,到了冬天牛羊没了食物,全饿死了冻死了,这帮人还照样会反。</p>
朝廷也不可能不让他们放牧,让他们种田!</p>
这种事现在都没有做到,更别提古代了。</p>
中原朝廷想要将这些牧民彻底的管服,还是需要一段时间。</p>
当前只能先将他们打服,给自己给大明朝多争取一段时间。</p>
等自己搞来了或者工匠营那边研究出了卡车机枪,那这些牧民就不是问题了。</p>
你马跑的再快,你能跑过汽车。</p>
你弓箭骑兵在勐,你能比得过突突突的机关枪。</p>
大明朝想要草原人放下弯刀弓箭,开始载歌载舞,还需要一段时间。</p>
永乐11年的11月,在朱瞻圭每天的忙碌中度过了。</p>
当然了,这个忙碌不单单是白天,晚上也很忙。</p>
他老娘太子妃已经下令了。</p>
朱瞻圭北征出发之前,赵灵儿的肚子必须要有回音。</p>
否则她就去找老爷子,不让朱瞻圭随着去北征。</p>
老娘的威胁是绝对有用的。</p>
朱棣现在想重孙子都想疯了。</p>
每天碰到朱瞻圭,都会问一回。</p>
如果张氏真的以重孙子的名义不让朱瞻圭跟着去北征,老爷子说不准为了重孙子,还真能答应。</p>
永乐11年12月初。</p>
一桩大桉震惊整个天下。</p>
新建立的文曲院,上书禀报。</p>
国子监学子不遵法度,擅议朝政,冲击圣驾,此乃大不敬之罪。</p>
此次领头的十几人被判斩首,其余之人革除功名发配琼州府。</p>
国子监祭酒宋轩为师不严,让学子犯下如此过错,有严重的失职之责,再加上管理不严,被皇帝亲自下令斩首抄家。</p>
国子监其他官员师长,2/3的人被剥夺官职功名。</p>
36人判斩立决。</p>
其余人发配充军。</p>
国子监其他学子,功名一律降一级以做惩戒。</p>
他国留学之生,全部遣返回国,十年内不可再派人到来。</p>
同时文曲院配合锦衣卫,对全国有功名的学子进行普查。</p>
凡有帮助商人躲避朝廷税卡者,一律革除功名永不录用,并且根据自身行为做出不同的判罚。</p>
名下有他人田产者,需立刻返还,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做到,所有田产一律没收。</p>
同时,在锦衣卫的探查下,上千名借助功名对百姓为恶者,一律革除功名。</p>
罪大恶极者,被判斩首。</p>
其他行为略轻者,判流放或者监禁各不相同。</p>
此一场行动,文曲院彻底的在天下扬名。</p>
同时,也因为这件事的发生,把孔家覆灭和一个小粮商家族被灭的事情给压了下去。</p>
所有人注意力,都被文曲院这场行动给吸引走了。</p>
而文曲院院正解缙,也成为了文人士子们憎恨的对象。</p>
没办法这家伙油盐不进。</p>
很多被查出有问题的,都纷纷想上门送礼,求放过。</p>
结果解缙这家伙,这边把东西收下了,那边就送进了皇宫。</p>
然后送礼的那些人,都被一一记录了下来,后面都被严重处罚。</p>
其中有一个家伙,本来应该只能被判为流放,结果因为送礼被判了斩首。</p>
不得不让人感叹。</p>
有时候送礼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会让你罪加一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