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一身冷汗

  “这是何意?”,李鸿章再聪明,也想不通为何不买新舰可操必胜,而买了新舰之后却反而会有战败的危险......
  只见李晖微微一笑道,“原因很简单,有钱添置新舰的可不只是咱们,日本人同样可以添置新舰,而且他们手里的余钱可比咱们多多了。之前丰岛惨败固然损失不小,但日人却很可能因此骄傲轻敌,自认为已经稳操胜券,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海军就算添置新舰,力度和投入也必然有限。但如果咱们买了新舰,日本海军就有理由向内阁要求更多的拨款,咱们买了新舰是能够加强实力,但如果日本人买了更多更好的军舰、特别是铁甲巨舰,之后的战局就很难预料了......”
  “好一个‘示敌以弱’!”,李鸿章听后颔首赞道,他现在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是越来越欣赏了,就算不论那些专业知识,光凭见识和大局观就足以担当大任,为何他偏偏不是做官的材料呢?
  李晖并不清楚李鸿章此时的想法,他又继续补充道,“当然,如果日本政府最终还是添置了新舰、而且投入足以扭转双方的实力对比,那我们就不得不跟着买船了。但即使如此,后买也比先买有利,您要知道,不同的舰种之间也存在着相克的情况,日本人先买的话,我们买船时就可以针对性地选择最合适的舰种,而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没那么容易吧,自从朝廷对日宣战之后,欧罗巴的列强便纷纷以中立为由拒绝向我出售武器,若非之前听了你的建议停购鱼雷艇,那么现在只怕还有几艘鱼雷艇会被它们以同样的理由扣下不放回国。现在北洋购舰只能求助于少数几个国家,能够买到没什么问题的好船就不错了,哪儿还能挑挑拣拣选择合适的舰种啊!”,李鸿章却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叹道。
  “可以向‘风险投资公司’购买嘛,他们那里也是有军舰出售的,各个舰种都有......”,李晖话刚出口、脸色就为之一变,因为李鸿章的目光突然变得无比锐利,以一种此前从未听到过的阴森语气对他冷笑道,“呵呵,一个连军舰都有得卖的‘公司’,真是让老夫大开眼界,说说,他们还有什么商品?东阳你跟他们又到底是什么关系?”
  “糟糕,老李果然怀疑了!”,李晖顿时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很清楚,如果自己的回答经不起推敲,估计老李就要摔杯为号将自己拿下了。不过,李晖马上又想到,老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当场将自己杀了,而自己有系统和生化兵这两大杀手锏,就算被关进了监狱也不难脱身,于是他迅速恢复了镇定,从容地答道,“我只是跟范明有些私交而已,他这个人呐,势利得很,发达之后就基本断了来往,如果不是我得了中堂的青眼,他也未必会再次联系我。如果真像您以为的那样,我当初落难后无论如何也不至于那么落魄......”
  李鸿章一想也是,如果李晖跟风险投资公司之间真有他所担心的那种关联,当初也不至于落魄到吃饭都成问题,就算一时断了联系,李晖进天津机器局后状况也该迅速好转、而不需要等到搞出发明引起上面重视之后。不过,虽然心中稍安,但对于风险投资公司的神通广大,李鸿章还是难以释怀,“这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怎么可能连军舰都有,而且还舰种齐全?一开始老夫以为他们只是一家实力强大却行事低调的大洋行,卖军火不过是做了一下中介,但现在看来似乎不太像啊!”
  “看样子不给个说得通的解释,老李的怀疑就难以消除,还好我早有准备。”,李晖在心中过了一下措辞后答道,“我跟范明相识的时候,他还没进这家公司呢,因此详细的情况我也不是十分清楚,但他们几乎是以成本价向我北洋出售军火,这绝不可能是什么正常的商业活动,他们背后一定有泰西列强、而且可能不止一个......”
  李鸿章顿时眉头深锁,只要涉及到了西方列强,他就不能不慎重对待了,半晌之后他才再次开口,对明显话没说完的李晖问道,“东阳的意思是?”
  “当今天下是英国一家独霸,但是新兴的美国和德国正在迅速崛起,不过摄于英国目前压倒性的实力、特别是强大的皇家海军,他们暂时还不敢公开跟英国对着干,可即便如此,只要有机会让英国吃暗亏,两国一定不会放过。早在中日战争真正打响之前,列强对此就早有预测,既然英国选择了支持日本......”,李晖话才说到一半,就被一脸震惊的李鸿章粗暴地打断了......、
  “这不可能!大英帝国怎么可能支持日本?赫德向我保证过英国政府会努力调停......”,李鸿章几乎有些歇斯底里地叫道,他几乎将自己能够想到的一切理由都说了出来,在他的口中,英国简直就像传说中的圣人一样伟大、光明、正义......
  李鸿章又不是三岁小孩,怎么可能如此天真?他说出这些话来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对于骨子里极度畏惧西方列强、特别是世界霸主英国的李鸿章来说,英国支持日本对华开战,这仗还怎么打?
  不敢想象这种可怕局面的李鸿章只能当起鸵鸟,自欺欺人地找出了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
  看到李鸿章的丑态,李晖的心中不禁深深叹息,其实即使是清末民国期间、中国依然是人才辈出,但因为一次次对外战争中的惨败,除了更加愚蠢的“无知而无畏”者,其他的国人在洋人面前都普遍失去了自信。
  像李鸿章这样在国内可以呼风唤雨、对上洋人却像中了弱智光环一样频繁遭到愚弄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而几乎是此时中国精英阶层的普遍状况,如果历史没有改变,这一状况还会持续近半个世纪,甚至直到二十一世纪仍有遗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