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契丹人哪儿去了?

  远远地看过去,上次来侦查的时候看到的本来已经蔓延到半山腰的契丹人营帐,已经撤走了不少,露出了被荼毒的光秃秃的山体,有些丑陋。
  有不少被裹挟去营地的汉人模样的平民在营寨外面修筑着拒马和壕沟之类的防御设施,一队契丹骑兵,骑着马在人群后面来回穿梭着监工,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上次来这儿的时候还一副车马辐辏的样子的,怎么这么快就秃了?”
  李重润挠了挠脑袋,有些莫名其妙。
  “会不会是咱们放走的那几个使者把被咱们抓了的消息传了回去?契丹人趁机搬去了别处?”
  领导说话的时候,通常都要有一个负责捧哏的给烘托一下气氛,用些低智商的发言凸显领导的高明。
  李三左看看右看看,发现王爷身边除了王爷的老师就是王爷的表哥,还有王爷的媳妇,都不适合做谦儿哥的活计,只能自己来张这个嘴了。
  “要是菊花岛旁边的那处暗礁上驻扎了十几个契丹人,会把咱们吓跑吗?”
  李重润对李三的这记隐形的马屁很是受用,虽然嘴上骂咧咧的,笑的却是非常由衷。
  “既然不是咱们吓跑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被他们契丹人的头领给调走了。”
  有人开了话茬,陈子昂就接着话茬说了下去:“只不过才几天的功夫,前面还在向营州的大营求援,这么快就把人调走了,指定是发生了什么突发的军情。”
  “会不会是因为榆关给契丹人拿下了,调集兵力去榆关防守朝廷大军去了?”
  韦俊也是做长史的,习惯了在长官身边做些参谋的工作,在一旁帮忙分析着。
  “榆关那里易守难攻,更何况此前驻扎的都是骑兵,擅长进攻,防守并不是强项。”陈子昂觉着自己首席谋士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连忙发言增加着自己的存在感。
  “契丹人之前围攻檀州未果,营州和平洲都已经被他们拿下了,会不会是去攻打更南边的幽州了?”韦俊提出了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想法。
  “幽州是卢家的地盘,契丹人除非穷疯了,不然应该不会去招惹自己金主爸爸。”
  听两位长史左一言右一语地分析着契丹人的动向,李重润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过在做出判断之前,肯定还是要抓几个舌头过来证明一下自己的判断。“三儿,带几个兄弟上前去一趟,抓几个舌头回来,不用太多,注意别暴露了就好。”
  李三领命带了几个兄弟往几里外的建筑营地摸过去了,为了潜伏,连马都没骑。
  “既然筹划契丹人造反的那位,废了这么大的力气煽动了起来,应该不会就这么简单的就算了。”
  韦俊在场,他并不知道武陵人的事情,所以李重润没有敢提及那个名字。
  李重润觉着若是这阴谋如此简单,实在有些对不住武陵人往日的谋划。
  更何况已经有了卢家参与其中,就算不是武陵人,也和武陵人有莫大的干系。
  “既然是要帮人刷声望,自然要有一场轰轰烈烈的事情发生才是。”李重润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如果要说到名震天下的话,有什么能比得上一场大捷呢?就和当年王大将军夺回安西四镇那样。”
  “王爷的意思,是契丹人收到了确切的消息,准备去找朝廷大军决战去了?”陈子昂附和了李重润一句:“如果我是武陵人,一定会传递个错误的消息给他,让他们去错误的地点去截击我朝大军,然后刚好被我军从侧面或者背面击溃。各位宗室郡王大胜叛军,班师回朝,没准神都里面连迎接红翎特使的仪仗都已经准备好了。”
  李重润也觉着陈子昂说得有道理。只不过总觉着自己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只不过自己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是什么,只能先放一放,想着没准儿一会儿,听那抓来的舌头报来的情报,就能灵光一现一把。
  和陈子昂和韦俊闲聊着,不知不觉几人就已经从这边战事的安排和筹划聊到了江南的见闻,继而聊到了自己在江南对倭国的计划。
  听李重润详细地讲解了半天对倭国的攻略安排,韦俊觉着那等嗟尔小国,实在配不上如此大费周章,就算是想要银子,让陛下下道旨意乖乖上贡不就好了?
  “王爷为何一直对着安东一地颇为看重?”
  韦俊突然问了一句。
  大唐核心区域在于关中和中原一地,别说后世才被开发的东北,就连长江南岸那种后世的发达之地,鱼米之乡,在本朝也只有益州一地发展得相对较好而已。
  被称作江南的核心的扬州甚至都在江北,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所以安东都督府辖区,也就是后世东北地区和内蒙东部这一带,在本朝看来就是彻底的蛮荒之地,蛮子横行且没有什么物产是大家的共识。
  “表哥这个问题,重润曾经和先生说起过,还请先生代答一下即可。”
  这问题不太好回答,难不成要李重润直接跟表哥说一切都是为了让后世有理由自古以来一把?
  而且从方才那一席话来看,自己的这位表哥,很有表现欲,想来并不是一个甘心在一地任职长史的老实人。
  李重润特意提起陈子昂,就是想告诉他,若是论起了解自己的意思,这位自己的老师才是更能了解自己想法的人物。
  陈子昂却犯了难,李重润之前在洛阳时确实喜欢找自己聊天,只不过聊天的内容多少都有些大逆不道,自己身边的这个相声搭子可是妥妥的皇亲国戚,世家大族子弟。
  若是真把李重润聊的那些诸如汉亡于外戚干政;晋亡于士族割据之类的自然是不敢当着这位外戚加士族的青年才俊说的。
  陈子昂左思右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曾经跟李重润探讨过马周的请劝赏疏,算是勉强跟为何李重润会看中辽东一地有关。
  “王爷之前跟陈某讨论过马宾王关于分封诸王的意见,王爷认为这天下土地总数如果不变,如今国力强盛,天下还算太平,人口只会越来越多,地就会逐渐不够分的。若想让天下人都有饭吃,只能往四周去寻求土地。只不过西北干旱,南方多虫瘴,只有这安东一带虽然苦寒,却也能养活天下不少臣民。”
  韦俊也是饱读诗书之人,这点浅显的道理自然是一点就通的,不过他更加看重的是方才陈子昂提起的马宾王马周。
  马宾王马周,曾任晋王府长史。
  如今这陈子昂,之前介绍的时候就听说,正是临淄王府里面的长史。
  马周可是今后坐到了宰相位置的朝廷重臣。
  韦俊不禁联想到李重润如今风头正盛,庐陵王并无其他可以盖的住这位嫡长子的继承人,将来晋王的位置很大可能就是落在他身上。
  那岂不是说,这位陈子昂就是自己这个早熟的有些过分的表弟亲自选定的辅政大臣?
  韦俊想到这里,并没有仔细地沿着陈子昂的解释细细地琢磨下去,反而只是接连地点头称是,态度对陈子昂恭敬了很多。
  自己这个表哥还真是上道。
  李重润见韦俊的态度已然转变了许多,知道自己的暗示已经起了作用,在心里感叹了一句,笑得越发开心了起来。
  只有陈子昂全程一脸迷糊地想着,自己方才没有说错呀,为何这两个长相很像的兄弟笑得如此开心?
  就在韦俊想接着拍一下陈子昂马屁的时候,前去抓舌头的李三回来了。
  带了一个契丹人和一个哆哆嗦嗦的汉人回来。
  那契丹人只是个小队长,对李重润的问话一无所知,只知道自己被命令下来督工白狼山营寨的建设,其余的一概不知。
  不过众人都没想到那个哆哆嗦嗦的汉人,还真知道不少好东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