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长江水匪

  庐江,皖城。
  当斥候的情报传回,说道江东孙策没有丝毫回军的意图的时候,袁耀与刘晔整个人都不好了。
  “军师,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袁耀看着一旁的刘晔,不由觉得一阵蛋疼啊,要是江东孙策回军还好说,他和江夏可以商议着一起戏耍江东,可是很明显的袁耀想多了,周瑜这货果然是不好糊弄的啊。
  刘晔的摇羽扇的手在颤抖啊,“陛下,孙策既然不肯回援皖城,也就是说他要与江夏决一死战,若是胜利之后,裹挟着得胜之势来我庐江、淮南,到时候,以我军不过两万部众的兵力,只能退居寿春固守,皖城绝对守不住。”
  刘晔皱着眉头说道,不由得摇了摇头,江东军中果然有高人,丫的不回援就是要壮士断腕的节奏啊,反正皖城的人马已经运到了江东一小部分,而皖城的钱粮全被淮南抢了过去了,现在只是一个地盘的归属权的问题。
  打回来不就好了嘛。
  可是刘晔的心中苦涩啊,他们淮南本来就举步维艰,这次看来孙策要开始将淮南作为一大敌了,只要孙策出兵淮南,除非曹操或者荆北张绣借兵,否则,他们淮南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节奏了。
  “有何计策呢”刘晔沉思了起来,除了退守淮南,发援求助之外,便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办法了。
  “陛下,以晔之见,若是孙策大军来攻,我等不妨暂且退出皖城,固守寿春,陆勉将军已经将寿春修缮一新,粮草充足的话,我军两万将士,还是能撑上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我军不妨派遣两位能争善辩之人,前往荆州与许昌,求助刘表与曹操出兵助我,”
  刘晔侃侃而谈了起来。
  “若是与许昌效忠,与曹操定下协议,我军不妨暂且作为许昌南部门户,正巧与曹操商议汝南归属问题。”刘晔凝眉低锁,片刻后又说道,“若是孙策大军来攻,便是江夏水师大败,此时与江夏、荆州结盟,应该算是我军最合适的契机了、”
  “什么,我们就只能退守了吗”袁耀顿时蔫了,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现在却又不得不拱手让人,那可真是太不爽了,而且还要跟张绣黄祖似的,去给曹操当个看门狗,袁耀彻底心塞了。
  唉,弱国无外交啊。
  就是这么个道理。
  听到袁耀的话,刘晔脸上的尴尬之色更浓了,其实他觉得这是他的问题,但是我们的袁耀童鞋是一点怪他的意思都没有,为了大小乔,袁耀是一定要攻下皖城的,攻下皖城就是与江东撕破脸皮了,根本不需要考虑什么谁的责任了。
  “陛下,若是不想退守的啊,只有一个办法了。”刘晔想了想说道。
  “军师你说,是什么办法啊”袁耀顿时精神大震。
  “陛下,这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江东孙策无暇来攻打皖城,攻我庐江,攻我淮南。”刘晔的目光突然之间变得精光熠熠了起来,后面诸将全都凑着耳朵去听,到底是什么办法,竟然能让江东孙策无暇他顾。
  “军师你说啊,到底是什么办法”袁耀看到刘晔欲言又止,急忙催促道、
  “陛下,那便是,江东兵力大损。”刘晔似乎说了一句废话,继而继续说道,“若是能令江东孙策与孙权内讧,或者令江东孙策祸水东引,那便大计可成了。”
  “呼。”袁耀不由得长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就开始哭丧着个脸了,“祸水东引引谁曹操,开玩笑,就算真的引了,孙策现在敢打吗张绣张绣倒是厉害,西凉铁骑重甲无双,但是与孙策的霸王兵打起来,孰强孰弱倒是难说,但是怎么可能令两个人打起来呢”
  开玩笑,一定是开玩笑,最后就是孙权孙策内讧了,孙策现在老娘可还活着呢,这两个兄弟对母亲都极度的孝顺,怎么可能打起来呢,更别说,孙策与孙权一起长大,年长的孙策几乎就算是孙权的父亲了。
  长兄如父啊,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啊。
  旁边武安国、太史慈、陆逊、陈到等人也都撇了撇嘴,看起来军师大人说的极好,但是祸水东引根本就不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计策。
  刘晔也是知道,所以刘晔继续冥思苦想去了。
  但是以淮南现在这个情况,除了与人借兵之外,恐怕是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了。
  就在袁耀愁容不展的时候,突然间有细作从外面冲进了营帐之中。
  “报陛下,我军将庐江百姓运往淮南之上,借道长江支流运输,但是却被一伙长江水匪所截,粮船全都被水匪劫走了,我军伤亡惨重。”斥候禀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底气,他们有一千五百人,而那伙长江水匪不过只有六七百人,结果被人家打了个落花流水,而且还将粮船丢了,斥候都不好意思见人了。
  “什么”袁耀顿时怒容起来了,开玩笑嘛,竟然被长江水匪给劫了,还不得不回来找援军,真是白痴到家了,不知道这个校尉是干什么吃的,怎么这么二啊。
  “你们竟然被水匪给劫了。”袁耀气的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突然之间,袁耀灵光一闪。
  “什么”
  “水匪”
  “长江水匪”
  袁耀定睛严肃的看些这个斥候兵,凝神问道,“什么样的水匪,竟然能将我军的粮船劫走”
  斥候兵不敢隐瞒,赶紧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全都说了出来。
  “陛陛下,水匪姓甚名谁我等不知,但是敌将来势汹汹,说道只要从此路过,就得给他们买路钱,而且,而且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全都是锦帆,他们还说,只劫富商与诸侯私兵,叫我们有胆子再去”
  “锦帆”
  “锦帆”袁耀暗自喃喃自语了两遍,悠然还在笑意之中。
  闻名遐迩的锦帆贼。
  大名鼎鼎的甘兴霸
  “哇哇哇哇哇”袁耀感觉到自己幸福的快要晕过去了,后世之中甘兴霸百骑劫营的故事还在脑中耳熟能详呢,结果现在甘兴霸还没投靠江夏,就被自己给发现了,发现了就一定要截胡啊。
  想到甘宁在水上的功夫,袁耀突然间有了一个很异想天开的想法,或许还真的能试一试,双面夹击之下,总归能让江东孙策自己大败而归吧。
  刘晔与诸将看到自己陛下大笑的样子,不由得全都傻了眼,己方粮草被拿下,主公竟然哈哈大笑,这是什么道理
  “唉,哎,”武安国憨憨的看了袁耀一眼,感觉到袁耀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不由得疑惑的戳了戳旁边的太史慈。“子义啊,你说陛下不是被孙策给吓傻了吧,怎么水匪劫了我们的粮草,还哈哈大笑起来了”
  武安国说话很是憨直啊,毕竟袁耀的反应太反常了,太史慈本来以为自己会开口就骂的,因为武安国竟然敢调侃陛下,但是太史慈一开口竟然是,“藤兰兄所言甚是啊,我看陛下也有问题。还是让军师问问吧。”
  一遍的黄漪更是大胆,袁耀哈哈大笑旁若无人的时候,他黄漪急忙的凑上前去,打了打袁耀的身体,然后很轻声的问道,“耀哥儿,你是不是撒”
  哈哈大笑的袁耀本来想给黄漪一脚的,但是无奈心情实在太好,就免了黄漪一顿踹,然后袁耀很严肃的轻咳了两声,与众将道,“诸位,我想,我已经有计策了。”
  “哦”刘晔见状大喜,问道,“不知陛下所言是何计策”
  袁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刘晔一句,“军师,内外夹击,可破城,可破军否”
  刘晔凝眉不语,若有所思了起来。
  “内外夹击”外部倒是好理解,这“内”,确定不是去送死或者,真的有猛将悍勇如斯
  刘晔眯了眯眼睛,感觉到事情大有可为啊。
  袁耀笑够了,然后与众将道,“太史慈,武安国,你二人随我去会一会这长江水匪如何”
  太史慈听闻之后,傲然的与袁耀道,“陛下,区区长江水匪,慈率五百兵马,便能令他们束手而降”
  武安国不甘示弱啊,看到太史慈这货竟然抢先请战,这明显的就是把自己给隔离出去了么,武安国可不乐意,于是武安国大嗓门吼道。
  “陛下,安国愿意率三百兵马,生擒长江水匪,或者用俺手中的大锤子,砸他们一个闹到开花”
  袁耀摆了摆手,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不是我说,你二人之中的任何一个,想要将这水匪拿下,恐怕也并非易事啊。”
  袁耀不再多言,朗声道,“武安国,太史慈,你二人速速点齐一千兵马,与我共同去会会这锦帆贼去。”
  二将不敢多言,朗声称是。
  袁耀转过头来看向刘晔与张勋,道,“张将军,军师,皖城就暂且先你们守卫一下了。”
  刘晔抱拳行礼,点头称是,刘晔羽扇纶巾,自信满满的道。
  “陛下放心,孙权与我军隔江相望,孙策不回军,他不会攻城的。”
  袁耀应了一声,急忙与太史慈还有武安国去点校兵马,准备去会会甘宁,就在刚刚跨出营帐的时候,一声长长的“报”字响了起来,此刻,又有一名斥候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单膝跪地抱拳道,
  “陛下,江东周瑜火烧三江口,将江夏四万五千水军烧掉一半,江夏大败而归”这是我们袁耀童鞋派出去的斥候,当夜探清消息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向皖城奔来,一路上累死了三匹马,刚才跑到营帐之前的那匹马,已经口吐白沫,横躺在地面上了也。
  袁耀与刘晔的眉头都皱了起来,刘晔道,“陛下,江东大胜,恐怕江夏抵挡不了太久,陛下你当早作打算啊。”刘晔恐怕想不到,岂止是抵挡不了太久,江夏那些蠢货连五日都等不下来,甚至荆州的援兵都到了,他们还是蠢得无可救药,然后败了
  “传我军令,将粮草装船填满三艘粮船”
  袁耀知道刘晔说的是事实,所以他更要去与甘宁见面了,在袁耀看来,或许只有甘宁,能拯救此刻皖城的危机。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若是真有悍勇犹如张飞、吕布、李存孝五代第一猛将一般的猛将,恐怕天下,都唾手可得了吧
  “军师,皖城就交给你了。”袁耀一抱拳,再不多言,与太史慈武安国两人急急忙忙出城营帐,点齐兵马,载上粮食,向着淮南皖城而去。
  “陛下放心,不过陛下可要快点回来啊。”刘晔与袁耀道,“江东若是回军,此刻皖城的兵力,可是抵挡不住的。”
  袁耀一笑而过。
  “内外夹攻内外夹攻长江水匪”刘晔皱起了眉头,难道这长江水匪之中又能搅乱江东水师内部的猛将刘晔皱着眉头根本想不通,“连太史将军还有武将军独自都降不住的猛将,到底会是什么人呢而陛下又怎么会知道呢”
  刘晔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啊,刘晔不由得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思。
  ps:科普下李存孝吧,一直很喜欢这个货,举个例子,三国有张飞十八燕骑流传后世,而李存孝曾经十八骑攻下长安,甚至临死的时候,五马分尸,马都快累死了他李存孝的身体仍然结结实实的不断。
  李存孝哈哈一笑,对陷害他的四哥说道,“四哥啊,这些马还弄不死我,想弄死我就挑断我的手筋脚筋,然后用五头健壮的公牛来弄死我吧。然后,他就死了。
  吕布,似乎还不够他看的。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