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绸缪
6月初夏,南京玄武湖畔的清晨,景色宜人。
刘家庄园外飘着一片树叶,树叶上的晨露,水亮亮的,晶莹剔透,窗外传来阵阵鸟鸣声,它们也许是在诉说: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此时的庄园内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妙花正在庄园中间指挥着兄弟们搬运行装和装备,庄园门口则停着两辆卡车和两辆轿车。
今天,离周文在女中门口被日本特工偷袭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
今天,也是周文带领兄弟们离开南京的日子。
自从经历了十几天前的事件后,周文就决定离开金陵这个是非之地了。
刺杀事件由于牵扯到了刘若兰姐弟二人,刘家自然就不依不饶地找到了校长,要求严惩玩忽职守的南京卫戍司令部,矛头直指古直轮。
要知道刘家在目前的民国,是仅次于孔、宋两家的大豪门,在校长起于微末之时就出钱出力全力支持,在现在校长的经济支柱——江浙财团里也是排名前三的势力。
所以刘家哪怕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豪门形象,对自己嫡亲子女遭到日本特工的袭击必须展示出自己的强硬。
合着我们出钱出力支持校长支持国民军,到头来却连自己的子女在南京城都没有安全保障,那就得有人出来背锅。
校长也是头痛,说实话,他对古直轮还是比较器重。
民国宪兵部队的建立,古直轮-功不可没,论才干、论资历、论对自己的忠心,都是让人比较满意的,但是人无完人。
古直轮此人才高自傲,心胸不大而且极为护短,加上长期得到自己重用又身居高位,养成了目中无人的性格,在高层里得罪了不少人。
现在就着刘家闹事的势头,各方势力纷纷发难,而且古直轮确实有诸多把柄被被人死死捏住,自己的宪兵司令部出现内鬼和间谍,在抓捕的时候又出现了失误导致目标自杀,想自辩都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最后,校长为了平息众怒,只好撤了古直轮的南京卫戍司令部司令职位,但是依然还保留宪兵司令部司令的官职。
日本间谍自然是一个都没抓住,等到代力龙的特务处把宋明轩的事情一点一点摸清,最后查到那个日本教官中野良行身上时,这个代号青蛇的日本间谍,早于一个星期前就已经辞职离开了宪兵司令部,人海茫茫,上哪里找去?
这一场风波对南京高层的震动不小,在那些高官眼中,风波的发起的源头周文却是屁事没有,古直轮几次想找由头把矛头指向周文,但是到了校长哪里却是石沉大海,连一丝涟漪都没有。
那些高层中的知情人不由对周文已经高看的眼线再次拔高一大截。
但是周文却没心思理会这些,对目前民国政-府的种种,虽说他在后世就已经了解不少,但是亲身经历后,心中更加失望。
再说此次南京之行,自己已经尽心尽力了,至于自己做的事情对几年后的全面抗战有多少帮助,心中也只能仰天长叹,只能说是问心无愧而已。
接下来他就一心忙着离开南京的一系列收尾事宜。
在向张长官递交了辞呈之后,周文又与中央党部的几个大佬做了交接。
教导总队二支队是不可能带走的,本来就是周文与中央党部达成的君子协定,两千名官兵留下一千五百人,正式加入教导总队二支队。剩余的五百人周文全部带回山西,作为离石大本营的守卫部队。
而且周文还就二支队的用途与中央党部进行了协商,二支队只是作为中央党部的守卫部队,不纳入军委会作战部队范畴,也就是说,二支队基本不可能被派出参与内战。
作为条件,周文将之前中央党部欠下的各种安家费、军费等欠债一笔勾销。
这就是周文对十九路军这些抗日老兵的交代,也算是对十九路军的两位长官的一个交代。
即使是周文准备带回去的五百老兵,也不再让他们承担任何战斗任务,只有一个职责,就是守卫好佣兵团在离石的大本营,守卫好佣兵团的家当。
因为他们已经为这个国家做的很多了,已经履行过作为一个中国军人的职责。
对于中央党部来说,不出钱不出力就白得了一支精锐部队,这种好事上那儿找去?当然一一满足了周文的要求,甚至还同意了周文的推荐,让之前一直是联络官的那个党部年青官员张新华,出任了二支队的政治部主任。
其实周文心中也不是一点儿计较都没有,就来当这个冤大头,出钱出力不说,关键是还承了十九路军两位上将偌大的人情。
周文走之前的所作所为,已经完全让包括蔡国平在内的官兵彻底归心,还带走了五百人去山西,都是乡里乡亲的同乡兄弟,将来一支队和二支队还不照样是一家人。
再说了,周文名义上还是教导总队的最高指挥官,在关键时刻依然有对二支队发号施令的权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若水大哥将来肯定是要调回中央党部任职的,到时候在自己的运作下,手下立马就有一支信得过的精锐,对于他将来的发展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周文看来,全面抗战即将来临,南京的陷落是肯定的事,那么在乱世之中,刘若水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险境。
自己远在山西,鞭长莫及,那时他身边有一支听命于他的精锐部队,作用自然不言而喻。
对于刘若水,周文是有感情的,这个大哥虽然本事不咋地,但是自从相识以来,对自己,对佣兵团的兄弟们都是尽力维护,何况将来是要发展成大舅哥的亲人,怎么也要为他绸缪一番。
就在兄弟们在庄园忙着搬运行装的时候,周文带着红袖却是来到庄园外的一条路上,有说有笑地像是在等人。
这个时候还能让周文百忙之中专门抽时间等候的人,在南京就只有刘若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