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敲警钟
所以,周文想明白了,只要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能够及时撤回英美租界,这些鬼子陆战队就只能干瞪眼,不敢越雷池一步,也就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而特高课的这些特工,也许在策划阴谋和搞情报方面要比佣兵团强,但是周文手中有这么强悍的力量,还搞什么阴谋策划。老子一力降十会,蛮就完了,谁特么跟你搞那些烧脑的事儿。
经过昨夜的战斗,周文隐隐感觉到,只要佣兵团不暴露自己教导总队的身份,同时又不要被租界工部局找到把柄和证据,他在上海完全可以横着走了。
所以,周文这次所谓的买一送三就是给特务处上海区卖个好。一晚上就赚了20万美金,还顺带给了小鬼子狠狠一击,这种好事多多益善,以后要想再找到这么好的生意,只能靠特务处这个大金主了。
而且周文说的买一送三也没任何毛病,救了陈强,抓了高长福就不说了。昨晚的两场战斗下来,周文估计打死的日本特工都得有四五十人。日本上海特高课能够有多少特工?估计百把人就顶天了。
这次一下子就折损了一半的特工,而且还都是行动人员,说特高课现在是半残废已经是客气的了,对特务处的威胁自然就大大降低。此消彼长之下,特务处上海区自然就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期。
明征也感受到周文心中的轻快,但还是郑重说道:“书生你放心,你的话我一定一字不差地转述那个翁老板。而且,钱的事儿你尽管放心,晾他也不敢赖账,杜先生的债,可不是谁都能欠的。”
……
翁明辉怎么也没想到,昨天下午才谈好的委托买卖,今天上午明征就带人就把货给送到了。
当看到担架上一脸憔悴的陈强,和被捆成个粽子嘴里塞着破布的高长福时,翁明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虽然一大早他就得到了情报,说是昨夜公共租界日侨区内枪声大作,他当时只是猜测会不会是那个什么书生的人采取行动了?
但是转念一想,他又推翻了自己的猜测。
开玩笑,昨天自己也只是给了一些初级的情报资料,很多细节就是自己也不清楚,具体的都要他们自己去获取。
而且,不管是偷还是抢,按常规起码也要先踩下点吧?
而且那可是日本人重兵把守的医院,还随时能得到陆战队和特高课的支援,怎么可能说打就去打的?真是要钱不要命了?
但是,事实已经摆在了眼前,不但是陈强救回来了,还附送了一个自己想尽办法都无法除掉的叛徒高长福,这已经是个大大的意外之喜了。而且明征还传话说,昨夜上海特高课损失惨重,起码最近是没有能力采取什么大行动了,反而要小心防范自己这边的反击。
可以这样说,那个书生昨夜的一场营救行动,就将上海区最近出现的危局全部解除,还奉送了几个大功给自己。
这二十万美金虽说花的有些心疼,但是真的很值,太特么值了。
以后如果还有什么难事,恐怕还要劳烦这位年轻的书生先生。有这等强悍的势力作为臂助,以后在上海的日子应该会好过起来了。
想到这里,翁明辉又有一些苦恼。
就是这个书生的心也特么太黑了,开口闭口就是几十万美金,有这么开价的吗?你好歹是大洋也好啊!
但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翁明辉知道,既然自己出了钱,那就说明这场大功就是自己的了,可要好好琢磨一下,自己如何在给总部的报告上,给自己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要是能直接面呈校长就更好了……”
想到这里,翁明辉的眼珠就开始转动起来。想了半响,也找不到一个妥帖的办法,最后也只能将情况如实上报。
其实,他不知道,不用他亲自面呈校长,就在下午的时候,在南京官邸的校长就听了代力龙的当面汇报。
按理说,平时日理万机的校长,对特务处的工作也不会过问太细,但是昨天在上海日侨区的战斗已经轰动了整个上海租界,就连几大报纸都在头版进行了报导。
当然,这些报纸也不知道这场战斗的缘由,只是报导了日本海军医院被袭以及特高课大门口那三辆被烧成一堆黑铁的汽车的照片。
但是,几乎是明眼人都知道,目前在上海,也只有中日双方的特工交锋才有可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而这次是日本人吃了大亏。
对代力龙来说,这可算是特务处在上海的一次难得的胜利,自然要来面见校长进行汇报。
“娘希匹,这个小土匪是掉进钱眼里去了吗?二十万美金,也亏他开得出这个口。他不是口口声声要抗日吗?现在不给钱就不抗日了?这小子哪还有当年中原大战时的风采,简直就是一个守财奴嘛。”
校长一脸气愤地指责周文,对周文一夜之间将特务处在上海的困境一举扭转的功劳视而不见,提都没提一句。
也许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件理顺成章的事情。你想想,你小子连日本的中将师团长都能一枪给崩了,何况是小小的一个特高课。
但是代力龙可不敢接话,他知道周文跟这个校长肯定有些晦暗不清的关系,不然怎么就连校长的连襟姐夫,那个在民国高层呼风唤雨的孔大先生,在周文面前也得低头认小。自己还是不要蹚这滩浑水为妙。
而且,别看校长骂得痛快,可也没见您老直接命令周文少收点钱不是?那可是二十万美金,就是代力龙这等人物也要心里咂舌,这钱也太特么好赚了。
想到这里,代力龙就避开话题,斟酌着请示道:“校长,您看这次行动对上海区的褒奖……”
校长马上一挥手打断他道:“该怎么褒奖你们自己去定,不过既然上海区出了钱,功劳自然是有的,你们就斟酌着办吧,我没空管这些。”
说到这里,校长想了一下,又说道:“这个周文太贪财,在上海怕是还要闹出不少大事来,要有个人去给他敲敲警钟,你看谁合适?要不你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