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顶梁柱们的较量

  第53章 顶梁柱们的较量
  接下来,翠花请了大夫给丁甲治伤。
  还请了精通妇科的大人给卢绣娘调养,去过一趟窑子里的人,就怕得了不好的病。
  好在,卢绣娘还算是运气不错!
  家里厨房又开始做起了各种滋补的汤汤水水来,在翠花这个主子的好药好汤滋补下。
  丁甲和卢绣娘肉眼可见的康复了起来。
  两人也不是吃闲饭的,刚好了一半,就把儿童兴趣班接手了。
  丁甲以前擅长的是拳脚,拳风很迅捷,刀也使得不错。
  虽然还用不了大力,耍几个招式还是可以的,教三个小子绰绰有余。
  卢绣娘擅长的是苏绣。
  她绣出来的图案,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搭配清雅。
  尤其是双面绣,异常出彩。
  看过她的作品,翠花直呼赚大发了。
  还让袁大妹、小草和囡囡一起学苏绣。
  赵雷霆感激之情无法言表,追随翠花姨之心更加坚定。
  除了这两人,翠花还在牙行里买了一对,自卖自身的中年夫妻。
  说起这对夫妻,翠花五味杂陈。
  李老大和李大娘,今年都四十岁,在家中排行老大。
  只因李大娘婚前是孤女,且婚后一直无所出。
  李老大又不愿意从兄弟家过继子女,就被自己的爹娘在寒冬腊月里赶出了家门。
  李老大虽然老实,脾气却是倔强。
  他对翠花说:“我兄弟家的孩子,平时见到我们两口子都是各种辱骂,我哪能指着他们给我养老?那几个白眼狼,指不上!”
  就是这点打动了翠花。
  老实但是不是蠢笨,也没休掉自己的老妻,人品有保障。
  翠花的团队小伙伴,一下扩充到十一人了,加上两狗。
  再次出发,队伍大得只能选择跟船咯。
  在上河府等候了三个多月的下游村五户十六人,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缓步入京。
  胡老爹建议道:“我们沿着官道附近的小道走,既不打眼,如果京城有不好的苗头,应该能看见大户人家往南跑,他们有马,有车,跑得最快!”
  这就是跑路跑得多,得出了经验来。
  其他人没意见,那就慢慢的走吧!
  老袁头在翠花穿来之前,还是家中顶梁柱,翠花穿来后,才逐渐交出了话语权。
  这下,袁家几个人,他又要做顶梁柱了。
  可他,真是一点不都怀念啊!
  有人在前面顶着的感觉,太好了。
  老妇人们大多都是铁公鸡,花银钱都是抠抠搜搜的主。
  马氏比张氏还要会过日子,北地的物价比起他们蜀地都算便宜很多了,她也大方不起来。
  除了抠搜省钱,还怂恿老袁头:“你看人家大头娘,一路走来都能带大家发点财,你也不能光出不进呐?”
  这是逼着家里的男人出去找进项。
  马氏闹心着呢,家里两个大小伙子天天在自己眼皮底下,无所事事,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就是有种人,自己懒不算,还见不得别人也懒。
  张氏见状,也不断的瞄胡老爹和胡三牛。
  这两个,也是壮劳力!
  婆子们有样学样,都催着男人们挣钱去。
  几个老爷们凑在一起商量着。
  胡老爹率先开口:“我和我家老三可以沿路打猎,给大家保障伙食,吃不完的猎物还能去酒楼饭馆换些银钱。”
  老袁头随后也表示:“做点家具啥的,只要把家伙事给我凑齐了,我能马上开工。”
  袁老二嘿嘿笑:“我只会打铁!”
  其余三户人家里面,有家的男人是篾匠,平时还喜欢给自己孙子孙女编点小玩意儿。
  他表示自己也可以重操旧业,就是担心这北地没有竹子给他用。
  剩下的两户人,一户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庄户人。
  还有一家属于啃老族,两口子就只剩个嘴甜,会哄人。
  得,想要成本低,还要能赚点路费,只能卖艺了。
  于是,商量了一上午,下游村的卖艺团就正式成立啦。
  业务范围,以为乡邻修补家具、磨刀、修整农具,卖小孩玩具为主。
  找不到竹子用,就用藤条或者木料代替。
  啃老族两口子,嘴甜是吧,那给我吆喝去。
  在家骗父母,在外也不能怂啊!
  老实头就听指挥吧,搬上搬下出点劳动力总可以哇?
  小孩子们也被赋予了重任,他们要在旁边表演。
  表演如何玩木蜻蜓,踢藤条球,套圈圈,还有小女孩喜欢的,过家家用的迷你小厨具。
  每到一处停留下来卖艺后。
  胡老爹就带着胡三牛出入附近的山林子。
  他们要给大家伙找点硬菜,大型猎物不好抓,野兔子、野鸡什么的手到擒来。
  没想到,生意最先火起来的,竟然还是人家玩具组。
  小孩子这种生物,越小,就越不听人话。
  那么好玩的东西,没几个小孩儿能受得住诱惑。
  反正都是用木头或者藤蔓做的。
  也不贵,单个的基本就是两三文。
  最复杂的一套过家家玩具,也才五十文钱而已!
  本地户一看:唉哟,这是一群逃荒的,老老少少拖着这么多人,怪可怜的。
  算了,算了,花个几文钱,给娃子们买点耍头吧。
  嘴甜二人组,游手好闲袁老三,也招呼了不少人前来。
  他们这一组,可以替人修补坏了的桌椅板凳,磨刀。
  “大爷,你们家里但凡有不要使的农具都可以拿过去,修补修补还能再用的!”
  “大娘,咱收费便宜得很,您家要是不愿意把银锭子绞了,可以用米粮或者鸡蛋,蔬菜等来换。”
  瞧瞧,人家这话说得多有水平呀!
  不是咱家缺那几个铜板,是舍不得把整锭银子破开了。
  谁家没点这些个?
  几个老妇人,收鸡蛋和青菜收得手软。
  这下,伙食全都给解决了。
  一举多得啊。
  几家人还暗暗的在私下里较量,想要看哪组赚的钱多。
  要是当天赚的多的那组人,那叫一个洋洋得意、扬眉吐气哟。
  这么一群,破鞋子里缝着金片片,衣角里装着银疙瘩的逃荒人。
  在北地乡亲们的同情眼神里。
  沿着官道,一村接着一村的卖艺。
  好不可怜哟!
  可怜的卖艺团,才走出上河府的地界儿,就已经每户分到了十两银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