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拿到武器牌照了
刚下飞机的李怡炫还没来得休息,就带着杰里夫三名武器机器人工程师来到了港府。 中 文 网..
一阵通报之后,李怡炫和他的三个机器人见到了麦理浩。
没想到,屋里还不止麦理浩一人,一名英**官和一个中国人,看着他的衣着,我擦,居然是大6那边的。
果然,经麦理浩介绍之后,对方果然是大6的人,而且身份还不一般,香港新华社副社长,姓杜,专门负责军事的。看他挺拔的腰背,李怡炫百分百可以肯定,眼前这名杜社长肯定是个军衔不低的高级军官。
哦,这个时候大6还没有恢复军衔制。不过无所谓了,在军中地位肯定不低。起码是军长级的。而另一个人就更不用说了,驻港英军的总司令,约翰.史密斯准将。
李怡炫的心里瞬间一万个草泥马奔过,一个兵工厂而已,又不是生产核武器,用得着这么大阵仗吗?
大家客套一番后,李怡炫就让杰里夫打开了公文包,拿出了设计图纸,在桌面上摊开后,李怡炫说道:“这就是我提出的反器材狙击步枪的设计草图,目前有两种设计方案,一种采用枪管短后座原理,一种是导气式,我目前不知道该用那种原理,你们是专家可以帮我参考一下。”
几人都没有说话,盯着图纸看了大半天,然后那名姓杜的副社长问道:“你不是生产飞机吗?怎么突然想起搞这个了?”
李怡炫知道他话的里的意思,你不好好生产飞机,居然搞起了这个,武器是你随便搞的吗?明显是质问的意思。
哼!老子做事需要看你的脸色,你官当久了吧!
李怡炫才不按对方套路来,向麦理浩说道:“这是反器材狙击步枪,使用12.7毫米勃朗宁机枪弹,是专门用来反器材的。关于反器材武器的概念,让杰里夫先生给你们解释吧,这个慨念是他提出来的,我觉得不错,决定投资这个项目。”
约翰.史密斯抬头看了李怡炫一下,接着又看了看杜社长,没想到李怡炫跟杜社长不对付。
没好感就对了,马上中英两国就会因香港的归属问题而掐起来,这个时候可不是选边站的时候,还是老老实实地听英国人的招呼吧,选择还得靠他们吃饭呢。至于北边,那是将来的事。
麦理浩脸上是毫无反应,但心里对李怡炫又是另外一个评价,狡猾的小子,表面看起来,他跟这跟杜社长不对付,对方的话没有做直接回答,但最后一句又告诉了对方为什么搞武器。
麦理浩才不相信,这个什么反器材概念是哪个杰里夫提出来的,这肯定只有李怡炫才会想出这么个玩意。他自认对李怡炫还是很了解的,就是不走寻常路。而图上的这个反器材步枪,就很符合不走寻常路的特点。
至于哪个杰里夫,麦理浩到是没有怀疑,在他看来,是李怡炫找来实行想法的。
毕竟,李怡炫的长出是飞机,而不是枪支。
接到李怡炫的指示后,杰里夫开始向大家解释起来,“反器材狙击步枪是一种专为破坏军用器材及物资的步枪,破坏效果高于狙击步枪。采用大口径高破坏力的弹药,敌方的装甲车、飞机、工事掩体、船只等有一定防护能力的高价值目标,也可以用来在远距离上杀伤敌方作战人员……”
说起反器材步枪,大家其实都不陌生,早在二次大战期间,这种武器就出现了,不过那时候的反坦克步枪是主要是用来打坦克,因此也叫反坦克步枪,随着苏德大规模的坦克大战,反器材步枪很是流行了一阵。
但二战结束后,反坦克步枪的种种缺点,特别是他庞大的后坐力和巨大的烟尘。再说了,人们要反坦克,不一定非要用反坦克步枪,用火箭筒的效果反而会更好。因此,反坦克步枪很快就被军队淘汰。也只有极少数的国家还在使用它。
这是第一代反器材武器,在战争中辉煌过一阵,很快就销声匿迹。
而李怡炫这款武器,则属于第二代反器材武器了,但让三人没有想到的是,李怡炫他们居然把反器材和狙击步枪给结合了起来,这样一来,他独特的军事价值反而体现了出来。
李怡炫蛊惑的声音在旁边说道:“正常情况下,一提到狙击手,人们先会想到什么?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名幽灵潜伏在军事地点附近,等待着猎物的出现。突然,一辆汽车出现了,上面坐的正是他的目标。是个大猎物,两边都有保镖守挡着,外边又有车门挡着,而且车门还加装了防护,车上还加装了防弹玻璃。不好弄啊,一般的狙击步枪打不透。如果这时有了更大口径的狙击枪会怎样?”
李怡炫实时地停了下来,三人已经不敢想了,车里的人绝对死翘翘。换一个特种弹,一颗穿甲燃烧弹,连车带人一起报销。
可那么杜社长且哼了一声,不削的道:“还不如用火箭筒呢?”
李怡炫差点没被噎死,从军事道理来讲,那个姓杜的的确没说错,对付这样的目标,火箭筒的确更加省事,但他忘了一个问题,火箭筒巨大的火光和声响,会暴露射手的位置的。
狙击手一旦暴露了,面临得只有死亡。
刚要反驳,结果港英驻军的总司令约翰.史密斯却帮李怡炫反驳了。
杜社长且不认可史密斯的说法,“他刚才的假设毫无军事根据,狙击手潜伏在军事据点附近,居然是军事据点,肯定就有守卫,不会打探照灯吗?不会对周围进行火力侦查吗?还躲在那,等猎物出现。一点军事常识都没有。”
嘿!李怡炫被噎了个够呛,还没等他反驳,哪位杜社长又说道:“就算他的假设条件都成立,那么问题又来了,这反器材步枪射时的动静肯定是不小吧,还不是一样暴露了,跟火箭筒又有什么区别?”
这下,李怡炫还真被问住了,他也不知道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毕竟他不是专业的军事人员。刚才他这么假设,不过是为了推销。没想到反而把自己套住了。
同样是忽悠,怎么朗尼.巴特雷就能把一帮职业军人给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怎么一轮到他就不行了呢?而且他这个假设可不是凭空捏造的,是as5o的广告宣传片里的情景。怎么会没有军事常识呢?
这样的广告片,是专门拍给职业军人看得,不可能犯这样低级错误,
正当李怡炫不知道怎么回答时,一旁的杰里夫开口了,问得好,“这正是反器材狙击步枪的价值所在。各位,请注意,我们现在探讨的是反器材狙击步枪,而不是反坦克步枪,该枪如果使用专门的高精狙击弹,其有效射程高达26oo米,实际上3ooo米都没有问题,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哪怕敌人听到了响动,狙击手也有足够的时间撤退到完全距离。”
杰里夫话提醒了三人,如果真是这样,狙击手的安全反到很高啊。而且就算被包围了,只要坚持一下,己方的直升机肯定能及时到达。
约翰.史密斯看着图纸,嘴里反复的念道:“反器材狙击步枪,反器材狙击步枪,反器材狙击步枪……”突然他抬起头来,看着杰里夫,“这是在特殊战场环境下使用的吧?”
“没错,正是在特定战场环境下使用的。”杰里夫点头说道:“现代战场环境是复杂而多样的,任何的狙击步枪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传统的狙击枪都是用来打人的,说到反器材,基本上都用火箭筒,但那是攻坚战中才会用上的东西。如果是特殊情况,比如说,对方不想把战争搞大,悄悄派出特种战士,用反器材狙击枪把对方的高价值目标给搞掉。撤退,再到约好的地点登上直升机离开……对方就算知道是谁干的,他也毫无办法,因为对方也不会承认。这样一来,知道了对方的实力,也就不想把战争搞大了。最后,战争只限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地点里,甚至干脆就不想打了,跟对方坐下来谈判吧。”说道这里,杰里夫打了个手枪手势:“把战争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反器材狙击步枪的价值所在。”
杰里夫的话让李怡炫想起了《使命召唤》,似乎游戏里面就有相似的场景。
那个杜社长且听得一嘴的歪腻,“什么又是特种部队,又是直升机的,既然两国都打仗了,还搞虚头巴脑的干啥,直接干就是了,这么偷偷摸摸的像什么样子。说什么还不想把战争搞大,都打起来了,还有什么大不大的。搞偷袭,好啊,派出一支小分队直接奇袭对方,把敌人全部消灭掉,这才是打仗。我军当年在朝鲜奇袭南朝鲜的白虎团用的就是这个方法。”说完,杜社长讲起了我军当年是怎么奇袭白虎团的,好像他亲参与过似的。
这位老兄当年不会真参与了当年的那场行动吧!这个想法一出来,李怡炫就倒吸了一口凉气,当年那场战役可是震惊了整个世界,是特种作战的经典中的经典,很多国家都把当年的那场战役写进了军事教科书里。
“你参加过那场战争?”李怡炫弱弱的问道。
“我当是连副教导员。”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但也承认了。
啪!约翰.史密斯向对方行了标准的军礼,“哦,天!太伟大了,我向你致敬。”
杜社长还了个军礼,接受了对方的敬意。
可一边的李怡炫却叹了口气,因为他认为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经过几十年的展,军事科技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现代战争的形态早已不是当年那样了。未来是以空军为主导,地面为铺的高技术战争,二战那种作战方式在未来永远不会再出现。
特别是他提到对飞机的不宵一顾,更是让李怡炫眉头大皱,未来战争都是体系作战,各兵种之间不再是分割的,哪怕是二战,都需要飞机提供空中火力压制,更何况是现在。
随后他又想起,好像就在明年的一月份,中国的自越反击就该打响了吧,时间大概用了一个月。一个小小的越南,居然付出了两三万人的伤亡。而仅仅十年之后的海湾战争,也是一个月,以美国为的多国部队,就把伊拉克揍得找不到北。连个人影都没见到,就被对方给报销了。
整场战争打下来,美军的伤亡人数还不到2oo。整个多国部队全部加起来还不到5oo人的伤亡。而伊拉克的伤亡数字是多少?光是一条“死亡公路”,就是好几万的伤亡,这还只是几架飞机的杰作。两者相比,美军完全就是“零伤亡”。
李怡炫很想给他说一说,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讲。
杜社长身上表现出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中**队的问题,所有高级军官的战争思维还停留在二战时期的大炮兵思维,熟不知战争模式早已生了变化,是多维度的战争,它没有前方后方,敌人根本就不跟你见面,你还没看到人,对方的导弹就已经过来了。
大炮兵时代结束了,那种几十、几百,上千门火炮,万炮起的场景,未来永远不会再出现,你那是给敌方空军指示打击目标。
最多也就是一个火炮营,而且还是机动火炮,采用游击炮战的方式,打了就跑,快进入、快撤离。
说了他们也不会信,反而给你带个维武器论的帽子。算了,何必呢,由他们去吧,反正海湾战争一响,他们自己也会醒过来。
这时,约翰.史密斯说话了,“样枪什么时候出来?”
看对方的样子肯定希望是越早越好,“正在最后的论证,有几个地方还没有完善,嗯,一个月,一个月你就能看到技术验证枪了。不过我们没有在香港制造武器的权利。想看,你只能来加拿大一趟了。”李怡炫乘机说下生产武器的事。
约翰.史密斯和麦理浩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麦理浩说道:“我们可以给你开一个特别通道,一个月后,我要看得样品枪。”
“那牌照呢?”
“让我们满意就给你。”史密斯插话道。
“那可不行,我都已经想好了,放到民用市场去。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军单,民间市场我们还是要做的。给个痛快话,到底给还是不给?一个兵工厂而已,没必要搞得这么复杂。”
……
“看来你们没打算给了?”李怡炫叹了口气,“好吧,既然这样……我就不提了,是我想多了。请原谅我这个天真的人。我把工厂开在加拿大,哪里没有那么多的限制。特别通道我看还是就不用了吧,一个月后,你们来加拿大多伦多,在我的工厂里……”眼睛看着约翰.史密斯,“一个月后,你请来多伦多,在我的工厂里你一定看到世界上第一把反器材狙击步枪。”
说完,李怡炫不等他们说话,就把图纸装进公文包里,然后对三人道:“再见,打搅了。”迈步向门外走去。
刚刚走到门口,麦理浩的声音从后面传来,“等等,你怎么这样,你是这种态度来求人办事的吗?”
李怡炫停下脚步,转身看着麦理浩,说道:“总督阁下,还记得三年前嘛,那时候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吧,也是在这间屋了,我是为飞机牌照来的。当时我是怎么跟说来得,我说我想在香港建个飞机工厂,你说生产飞机不是件简单的事;我说,我造世界上最小的直升机,载人的直升机,仅仅不到半年,你看到了,我成功了。感谢你当初把牌照颁给了我,让香港有了自己的飞机,有了自己的航空产业。虽然它很小,非常非常的小。
知道当时我见你的时候,我是怎么想得吗?当时我想,如果港府不同意,我就去美国,去加拿大,因为那里是自由的,他们允许私人建飞机工厂,不需要审批,只需注册一下就行了。
现在,我又来了,我这次为兵工厂而来。跟第一次我们见面一样,如果港府不同意,我就去别的地方,谁也不能阻止我。”
麦理浩没有说话,背着双手慢慢地走到跟前,静静地看着李怡炫,过来良久,“倔强的小家伙,”从背后拿出一份档案袋来,“你的东西,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