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这就封侯了?

  随着一个个名字出现在卷轴上,刺史们交头接耳,眉头紧锁。
  这榜单上的名字,每一个他们都不陌生。
  甚至那些恶事具体到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证人。
  “这些不知所谓的罪责是何人所定?”
  崔泽问道。
  湘南道沙州的刺史可是他崔泽。
  但他这位刺史可没听判司提过钱得乐的问题。
  由此他确定,谢晚晴这什么榜单上的罪责肯定是道听途说来的。
  “有这些苦主的证言还不够吗?至于是谁,这些崔大人就不需要知道了。”
  “陈留。”
  谢晚晴接道。
  “在。”
  “将准备好的卷轴全都张贴出去,让百姓们看看,这些道貌岸然的粮商背后,都做了些什么见不得人心的事。”
  “慢着!”
  崔泽不悦道,“谢大人,这些都是地方州府上的案情,未经有司便定人罪责,怕是有些僭越了吧?况且,此举有毁人名誉的嫌疑,不太妥当吧?”
  “崔大人说的不错,岂能道听途说就给人定罪,还广而告之,这岂不是寒了那些为民办事的人心吗。”
  “是啊,要是谢大人这般一言堂,那还要我们这些刺史、判司干什么?”
  不少刺史附和道。
  “怎么,莫非各位大人愿意为这些人作保?诸位若是肯画押作保,本官倒是可以考虑将被保之人名字撤下来。”
  半晌,无人回话。
  谢晚晴嘴角噙着冷笑,朝陈留说道:“愣着干嘛,贴!”
  随着谢晚晴的一声“贴”,早就备好多时的黑心榜单,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地衙门与城门处贴了出去。
  李思怕这种涉及权贵大贾的新鲜事,百姓不敢议论,还专门派人提醒谢晚晴,让她安排人带节奏。
  事实证明李思低估了百姓苦粮商已久的积怨。
  如今有官府撑腰,顷刻间民怨沸腾。
  许多榜单上并未提及的罪证都冒了出来。
  谢晚晴安排的混在百姓中的人便默默记下,跟上那些哭诉着的百姓,一一记录下来。
  消息传到粮商耳中。
  最初他们是不屑一顾,一副刁民能成什么事。
  可随着百姓聚集在他们粮店前讨要说法,不知谁一句“乡亲们,抢回我们自己的粮食”,冲突便爆发了。
  粮店是有打手的。
  可这些打手面对汹涌的民意,转身就加入哄抢的队列。
  美其名曰,保护东家粮食。
  这年头,谁会嫌弃家里粮食多了?
  钱得乐听到消息刚到粮店时,百姓早已一哄而散。
  这个粮店至少有五千石粮食啊,就这么没了。
  钱得乐气的当场就要昏厥过去。
  “报官,给我去报官,将那些抢粮食的刁民统统给我抓起来。特么的,崔泽是干什么吃的,治下乱成这般模样。”
  谢晚晴翻着陈留递上来的各地消息,嘴角微微翘起来,心中畅快。
  “辛苦你跑一趟,让带节奏的弟兄们注意下分寸。劫掠一事到此为止,此风不可长,否则人就会失去敬畏,没法控制。”
  谢晚晴沉吟片刻接道:“这样,我让陆将军去抓几个典型关到大牢里,做做样子。”
  “好。那邸报是否可以张贴了?”
  “贴。对了,各州县的粮食可都就位了?”
  “西江道各州县已就位;湘南道怀州与界州最远,估摸着还需个两三日才能到。”
  “如此便好。”谢晚晴的目光落在桌案上的花露水瓶子上,忽然问道:“你家公子近来可有消息传来?”
  “这几日不曾有。”
  “你去忙吧,对了,帮我把陆将军找来。”
  “好。”
  翌日天还没亮,各地就响起了锣鼓声。
  “咚...”
  “谢女官已筹集到粮食,即将运抵义仓。”
  “咚咚...”
  睡梦中的百姓顿时惊醒,一窝蜂爬了起来。
  “当家的,听说有粮食了。”
  “哪来的粮食?”
  “谢女官筹来的。”
  如是对话在各处展开。
  而当一车车的粮食堂而皇之的穿堂过巷,堆在粮仓里时,百姓们简直是敲锣打鼓,如同过年般欢欣雀跃。
  这些堆在粮仓、库房里的粮食,如同甘霖般滋润了两道百姓惶恐看不到希望的内心。
  ……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赈济有功,乃吾洛朝麒麟儿,当为表率...封开国县侯,食邑千户,赐地千亩,阳州境内任意挑选...当恪尽勤勉...钦此。”
  李思愣住了。
  这就封侯了?
  说实话,封侯固然可喜,可那赐婚的旨意为何迟迟不来?
  难不成那女帝吃干抹净,不认账了?
  “还不快点接旨?”
  李景恒有点无奈的看着李思。
  “乃吾洛朝麒麟儿”,别人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他李景恒可明白的很。
  李思既然决定做点什么,有些事终归是躲不掉。
  更何况李思做的远远超出李景恒的预期。
  他无法,也不想去阻止。
  顺其自然吧。
  至少目前来看,李思所作所为无从诟病。
  “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李思接过圣旨,随口问了一句。
  他发现这个宣旨的中年大叔异常的帅。
  “老夫翰林待召谢梓文。”
  “原来是谢大人...”
  李思拱手笑道,“谢大人远来辛苦,快里面请,歇息歇息。”
  寒门出身而晋升翰林待召,他是独一个。
  要知道,翰林院组建的原因便是皇帝察觉到世家大族的掣肘,专门给民间奇人异士设置的官职。
  只是这些年下来,翰林院也就出了一个谢梓文还堪用,其余的不是被世家大族吓跑了,就是同流合污了。
  可以说翰林院让武帝很失望。
  这也养成了谢梓文谨小慎微的习惯。
  所以他对李思看上去散漫随性的模样有些不甚喜欢,觉得他不够稳重。
  宾主落座,小莲给三人倒上茶水。
  李思笑道:“巧了,我刚认识一个姓谢的女官,没想到大人也姓谢。说来,我老李家与谢家有缘呐。”
  谢梓文看了眼李思,没说话。
  “咦,还别说,谢大人与我认识的那谢女官还真有几分相似,我是说长相。”
  “侯爷说的女官是谢晚晴?”
  “没错,就是她。想来同在京都为官,谢大人应该认识她?”
  “认识?”谢梓文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面漂浮的茶末,接道:“自家女儿能不认识吗?”
  “那还真巧...”
  李思手里的茶水都洒了。
  整个人蚌埠住了。
  “原来是岳父大人当面,失敬失敬...”
  李思也顾不上擦拭茶水,“不是说大学士吗,怎么是待召?”
  “翰林院里都是学士,也叫待召。”李景恒嫌弃的看了眼李思,接过话头:“你去炒几个菜,我与谢大人聊聊。”
  这个李思还真不懂,讪笑道:“那您们先聊着,我去炒几个拿手菜...小莲,小莲,把少爷珍藏的好酒统统拿出来。”
  没走几步李思又折返回来,“对了,岳父大人已有数月未见晚晴,本该让晚晴过来见您,但您知道,最近正是两道灾情收尾的时候,比较忙。
  不如您先在李家村住着,过两日我带您去永泽县衙找她如何?”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