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进学堂
沈新月客气道:“原来是祁小哥,常听婶子提起你,说你读书很用功。”
祁云舒虚拢起拳头在嘴边轻咳一声。
果真是姐妹,说话竟都是一般的直。
“我娘说你们要去书院读书,同进书院其实也开设女子学堂,我打听了,里面开设很多课程,除了文化课,还有术数、工科和骑射等等,不过学费也不便宜,每人每月三百文。”
三百文,可是够一大家子一个月的花销了。
更何况他听说沈家有好几个孩子。
如此算下来,每个月怕是要几贯钱了。
“多谢祁小哥。”沈新月道谢之后,几人便各自回家了。
“大姐,学费太贵了,反正我也不喜欢学习,要不我还是不去了,正好可以就在家里帮你干活。”
沈新月将东西放去灶房,然后耐心的说:“即便是去见识一下学堂的样子,或者交个朋友也好。”
她本也没想过非要让几个妹妹都要学业有成。
沈三月不懂:“每个月学费那么贵,就为了去交朋友?”
“学习是为了增长见识,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那么一辈子也就只能是碌碌无为。况且女孩子快乐的时光就只有那几年,我希望你们能通过学习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古代对待女子的束缚太多了,一旦成家,就更不会有自由了。
沈三月似懂非懂,却也知道大姐是为了她们好。
沈新月拍了拍两个妹妹的肩膀,故作轻松道:“至于学费的事情,现在就要开店了,你也看到了咱们的麻辣串有多受欢迎,到时候肯定会赚的盆满钵满。”
沈新月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也是慌的一批。
杀人越货她都不在话下,可正儿八经做生意还是头一回。
傍晚时分,家里吃过晚饭,沈老太带着几个孙女开始串麻辣串。
沈新月则坐在一旁削竹签子。
“明天有大集,人肯定多,今天多做一些,明天早点过去。祁小哥已经帮忙打听了,明天收摊我先去书院看看,如果可以,等铺子买妥当了,就送你们去上学。这样如果课业忙还可以歇在店里。”
她看中的两个铺子,一个在市场头上,虽然只有二十几平米,价格也不便宜,但胜在位置好。
另一处在主街,铺面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面五六十平米的铺面,后面有个天井,算上东西厢房一共有五间。
这两家铺子一共售价二百二十贯。
一下子就去了手中快一半的资产,这让沈新月心里有了危机感。
看来抽空还是要去一趟药铺了,将空间里的人参再卖一些。
第二日天不亮,全家人都起了个大早,就连最小的沈季月也没有赖床。
刚吃过饭,沈贵安和沈兰花就过来了。
胡家赶着骡车,一早等在村口。
同去的还有张大嘴和另外一个婶子。
“兰花最近好像变漂亮了。”那婶子瞅着沈兰花夸赞道。
虽说都是一家子姓沈,可沈兰花在沈新月姐妹几个当中,还是显得十分普通。
不过看皮肤,倒是同之前的黑瘦有了很大区别。
听见她的夸赞,沈兰花不好意思的抿嘴笑起来。心道那玉颜膏果真有效。
“女大十八变,自然是越变越好看。”张大嘴说着身体前倾,贴近沈兰花一脸八卦道:“我听说你娘在给你大哥相看媳妇呢,上面好像下了新规定,为了多征收人头税,要强制婚配呢。”
车上的人全都好奇的转过来。
“赵家的,打哪儿听到的消息,作数吗?”
见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张大嘴顿时神气起来。
“虽然是小道消息,可私底下早就有人传出来了,你们想想,今天不是这里打仗,就是那里闹灾,上头早就没钱了,还不得变着法的从老百姓这里搞钱?”
其实她能说出这一番话,也是上次去镇上偷听两个官差闲聊时听来的。
“男的年满十八,女的年满十六,必须都要嫁人,不然官媒就上门。”
见她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大家心里都犯起了嘀咕。
尤其是沈新月,她的生日特别大,正好在正月里,万一真有这政策,还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况且这事儿八字没一撇的,现在想也是空想。
几人到了镇上之后,胡家兄弟去送豆腐,沈新月一行人径直去了集市。
他们来的时间已经不算早,好的位置基本都被人给占了。
好不容易寻到一处还算靠前的位置,沈贵安将炉灶放下,沈新月拿出背筐里的木炭,点燃之后周身暖和不少。
为了方便,锅里面的汤底料都是冻好的,只要解冻之后,放入麻辣串就可以卖了。
沈兰花着急去集市上转转,沈贵安只能陪着她一起过去。
留下沈新月和双胞胎,一边烤火一边开始吆喝起来。
冬日飘雪的日子,逛街冷了的人,正适合吃上几串热气腾腾,又辣又香的麻辣串。
他们带来的一百二十几串,没到一个时辰就卖没了。
眼看时间还早,姐妹三个收拾好东西,朝着城西的同进书院过去。
同进书院是整个县城最大的书院。
大元朝重文轻武,男女都十分推崇圣贤之道。
所以少数学院也会开设女子学院,让女子享受跟男子一样的教育。
只不过庞大的学费普通家庭是很难支撑的。
姐妹三个来到书院,道明来意之后,负责招生的先生将三人上下打量一遍。
“可曾识字?”
第一次来学院,双胞胎都有些拘谨,见他问,忙摇头。
“集娴院一共三个班,初级班、普通班和甄选班,他们这个年纪了去初级班不合适,况且还没有识字,只能勉强先上普通班。”
沈新月看向双胞胎。
沈四月认真道:“大姐,我肯定好好学习,争取早日进甄选班。”
沈三月也忙说:“大姐,我,我争取早日回去帮你干活。”
声音越说越小,在她大姐的注视下,默默低下了头。
“另外还有三个孩子,情况都和他们两个差不多,其中一个是男孩,读过几天书,明日带过来一并让先生您瞧瞧。”
负责招生的先生眼中闪过讶色,感情还是个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