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赶赴保定

  “鸣阶兄,你说说他们有几个人能够跟我们到保定?”
  “我担心就剩下二三十个人。”
  邓汉祥看了他们之后摇了摇头。
  因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公子哥出身。兖州到保定将近九百里,这么远的路程,有几个人能够坚持。虽然这些人现在是轻装前进,没有负重,但九百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剩下的都是值得培养的苗子。”
  段勋不怕。
  只要能够留下几十个人,那么这些人都是值得自己重点培养的。很快段勋转过头,开始转移话题,道:“鸣阶兄,此次回到豫西,有两个部门我需要快速建立起来。一个是财政部门,一个是警察部门。我要把豫西的财政统一起来,而且我要对豫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土地普查,看看我们豫西到底有多少土地。然后就按照土地来收税。至于商税,也需要统一起来。”
  “还有就是警察部门。豫西匪患严重,虽然我到豫西之后一直都在剿匪。但匪患的根源还在于豫西纲纪不存、律法松弛,经济不振有关。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在豫西成立一个统一的警察部门,把一些横行地方的恶霸镇压。这些事情不能全都是军队来干。”
  这是段勋的计划。
  控制一个地方,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地方财政和武装力量。目前段勋在豫西掌握军权,可是财政却没有收上来。倒不是段勋没有能力收上来,而是因为段勋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段勋看着地方送上来的财政报表,怎么看都怀疑。因为每次只有那么一点点的钱,段勋现在考虑的是,这帮混蛋把自己的钱都给吞了。可是自己没有这方面人才,因此也看不出什么,也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办。除了财政,段勋对于地方的控制也不行。
  想要控制地方,除了控制财政,段勋还需要一个强力部门的帮助。
  那就是警察部门。
  段勋要在豫西成立一个直属于豫西巡阅使部门的警察局。因此段勋也在寻找一个适合的人选。别廷芳此人能力倒是不错,但还是太年轻,而且长时间窝在小地方,目前还不足以独当一面,还需要锻炼。
  “将军,想要建立一个强力的警察部门,我倒是有一个人选可以推荐给你。”
  “谁?”
  “王永江。”
  “王永江?”
  段勋重新念了一遍这个名字,觉得这个名字很是熟悉。想了想之后,终于想起来谁叫这个名字。张作霖的财神爷,帮助张作霖打造东北经济的牛人。
  至于他具体的情况,段勋不是很了解。
  王永江这个人在后来的历史上只留下了一点点的只言片语。反正段勋只知道,本来东北财政崩溃,欠债无数。可是经过王永江整理之后,短时间之内东北财政竟然是盈余两千多万。两千多万,那是什么数目,可以养几十万的兵。不过这都是一些很少的资料。关于王永江的历史资料,日本研究的都比中国多。
  “将军,王永江这个人在奉天的时候,写过一份关于警察制度的报告,当时颇为轰动。后来他又根据日本警政制度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写了不少东西,都受到了赞扬。后来就担任辽阳警务所长。”
  “你这么清楚?”
  “民国二年,也就是去年,大总统不是以大总统的名义通令各省选拔人才。奉天省推荐的人才就是这个王永江,大总统还亲自召见过他,特令‘为记名内务部存记道尹’,还让国务院备案。我当时正在总统府任职,他的档案还是我整理的,所以印象还是很深刻。”
  邓汉祥立马回答。
  其实邓汉祥不认识王永江,毕竟王永江是金州人,而邓汉祥是贵州人。王永江一直都在东北,而邓汉祥是离开贵州之后在武昌上学,之后就直接来到北京,和王永江没有交集。
  但邓汉祥记忆力超群。
  清楚记得去年这个时候邓汉祥来到北京的情景,也想起王永江的事情。因为王永江的考核成绩还是非常不错。邓汉祥当时正好在总统府任职,也参与了这些人的考核。
  “他现在干什么?”
  “因为国务院备案,所以我有他的消息。他这段时间在北京、青岛等地考察,主要是考察这几个地方的警务工作。”
  “没在奉天任职?”
  “好像赵尔巽非常欣赏王永江,想要提拔他担任奉天民政司使,可是却遭到了张作霖的反对。现在奉天省,张作霖的实力越来越强,张作霖不待见王永江,王永江就无法在奉天挂职。所以王永江才借着考察的名义,避开张作霖。”
  “能不能联系上他。”
  王永江就是自己现阶段最需要的那个人。
  帮助段勋整理豫西的财政,帮助段勋整理豫西的警务制度。段勋可是知道一旦张作霖成为东北王,到时候想要在挖走王永江完全不可能。
  虽然不知道张作霖和王永江现在有什么龌龊,导致王永江现在连奉天都回不去。但段勋可是知道,王永江可是成为了张作霖的左膀右臂。自己要在张作霖之前拿下这个人。
  “应该没有问题。他的考察又不是保密的。”
  “鸣阶兄,那么就拜托你了。我准备在保定待一段时间,挖走几个保定学生。我就在保定等你。见到王永江就告诉他,我豫西全是武人,正需要他这种人才。只要他来,我让他全权负责豫西警务和财政的事情。”
  “好。”
  邓汉祥点头。
  这算是自己投奔段勋之后的第一个任务。而且自己推荐王永江,以后王永江在段勋这里发达了,那么也等于是自己在段勋这里发达。
  因为每次人们谈起王永江的成绩,都会谈是自己推荐的。因此邓汉祥很是积极。
  “那将军,我就先上北京了。”
  “我们保定见。”
  …………
  “不错,不错。”
  保定。
  段勋终于来到了保定。保定是很重要的地方,早在明朝的时候保定就成为北方地区的重要地方。到了清康熙年间,直隶巡抚衙门就从正定搬到了保定,后来直隶总督衙门也来到了保定。
  清末袁世凯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保定更是成为了北洋军的核心区域。
  北洋军的后勤、北洋军的军校,都在保定。经过了半个多月的行军,段勋终于来到了保定。段勋看了看自己身后跟着的这一批学生军,心里还是相当高兴。
  兖州出发的时候两百多人,到了现在只剩下了八十多人。
  八十来个人,段勋很满意。
  本来段勋还以为能有三四十人就不错了,但现在竟然有八十多个人。这都是一些上过学的学生,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都是可以成为基层军官的。
  这不是段勋歧视那些没有读过书的人。
  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那些没有读过书的人,他们更多的是靠着经验。想要成为合格的军官,需要比那些读过书的人努力很多倍。而那些读过书的人,稍微进行简单的培训,他们就能够理解很多战术。
  当然也有一些天生会打仗的人。
  真的有。
  段勋这段时间在自己的部队培养军官,就发现了一些这样的人。他们没读过书,但凭借着打仗的经验,加上段勋的讲解,很快就能够理解很多战术。
  他们可能因为没读过书,所以虽然在段勋这里摆脱了文盲,开始识字,但理论上依旧差了很多。但对于部队战术的理解,绝对是天才的。
  不过基数不一样,而且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
  就如段勋眼前这八十个人,都是读过书的。经过段勋培养之后,可能会出现七十个合格的基层军官。而如果眼前八十个人是八十个文盲,那么同样的时间,估计也就能够培养十个左右的合格基层军官。
  因此看到这些人段勋很高兴。
  九百里。
  这些人虽然在兖州的时候,接受了简单的军事训练,但强度并不大。而且他们这些人能读书,就表明家里条件还是不错的。可是能够咬牙跟着自己九百里,意志力就已经过关,段勋很欣赏。
  “你们很不错。”
  看着这些人段勋没有吝啬自己的赞扬。
  “你们让我看到了意志力。有一句话叫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更有一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们都是读书人,我相信你们都知道什么叫忠孝节义。你们今天投笔从戎,我相信都是为了保家卫国。我看到了你们的意志,从你们的身上看到了未来。”
  “我很满意。你们在兖州接受了最初步的军事教育,但那个才是开始。从今天开始,我要把你们编成一个连,你们从今天开始,要学会怎么当兵,也要学会怎么带兵作战。这个连我给你们一个编制,叫教导连。”
  “小六。”
  “到。”
  李闳立马来到前面。
  段勋看了看李闳,突然笑着道:“你都已经是军官,叫你小名不太合适。”
  “将军,我听着小名亲切。”
  “哈哈。”
  段勋指着李闳大笑。不过也是,李闳估计都快忘记自己大名是什么。毕竟很多人都叫李闳“小六”。段勋很快屏住笑容,道:“李闳。”
  “到。”
  “你自从当兵之后,虽然是上过教导大队的课程,但一直都在我身边。现在我身边没有其他人,我就任命你为教导连连长。教教这些人怎么当兵。”
  “是。”
  李闳大喜。
  这里的这些人不清楚段勋说的是什么,但李闳可是知道。这些人被编入教导连,这表明这些人是段勋要培养的军官苗子。而自己能够成为这个教导连的连长,绝对是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位置。
  “白天你带着他们训练,晚上跟着我上课。”
  “是。”
  “还有,立即给他们制定花名册,给我带上来。”
  “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