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脱的噶日哒措
噶日哒措成功逃离了玛儿敢城,这和他之前遇到的那位卖木器的大叔脱不开干系,对于噶日哒措来说,这已经陌生的故乡中唯一能够信任的人也只有那位买木器的大叔了。
说来也是奇怪,宋军的速度稍稍慢了一些,在那位大叔把他绑在板车底下的时候,宋军居然还没有封城,只是街道上不断的有士兵进行巡逻。
但城门并没有被关闭,只是加强了检查,显然这是在利用急迫逃出城的想法抓住自己,噶日哒措并不会轻易上当,但他知道眼下若是不逃走,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冒险就能获得一线生机,于是噶日哒措选择了冒险,只不过他没有打算让买木器的大叔冒险,而是让他把自己绑在了车底下,让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年轻学徒来把板车运送出城。
结果居然是成功出城了,这让噶日嗒措惊喜无比,逃出玛儿敢对于他来说极为重要,他要把大宋帝王就在玛儿敢的消息传递回逻些城,传递给赞普知晓。
噶日哒措不是一般的吐蕃将军,他是出自青塘的精锐,知晓赵祯在玛儿敢城中意味着什么。
大宋的皇帝在玛儿敢的消息非常重要,一旦传递给角厮罗甚至可能改变整个战场。
在高原上策马飞奔,六匹战马是他早早命人准备在玛儿敢城之外的,不断的换乘战马保持最快的速度,噶日哒措用了短短两天时间便穿过了察瓦岗和察瓦绒抵达了墨脱。
当然这一路上并没有遇到有人拦截,因为他的速度很快,根本就没待宋人反应过来,墨脱的一线天被宋人占据,但吐蕃人却可以从另一条隐秘的道路向逻些城而去。
为了安全起见,噶日哒措派出了十个骑兵并且安排不同的道路让他们向赞普奏报,如此一来便可保证消息能够抵达逻些城,并且各路相互印证密信的真实性。
噶日哒措相信,这些消息对于角厮罗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很快就会有援军抵达墨脱,宋军的推进速度也很快,但要绕过他们并非难事。
从一开始噶日哒措就知道角厮罗并没有打算和宋军死战到底的打算,拖延时间才是他们要做的事情。
眼下知晓了宋人皇帝的踪迹,如此派兵围攻的意义将会变得极为重要。
从玛儿敢逃出的噶日哒措清楚的知晓玛儿敢的宋军有多少兵力,最多不会超过五千人,这已经是宋军的极限,虽然看上去很多,但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宋人狡诈,最擅“就虚隐实”,北城之中的士兵数量虽然被隐藏的很好,但噶日哒措却从每日宋军准备的粮食上发现了问题。
赵祯带着他在北城中溜达的时候,他就仔细看过宋人的仓库,里面的粮食虽然很多,但取用的数量却很少,显然这些粮食囤积起来是为了给前线大军所用,而不是给玛儿敢城城中的宋军使用。
当然,也有可能是大宋皇帝在那里,担心被吐蕃围城,准备大量的粮食可以抵挡吐蕃大军的围攻,最少保证城中的粮食可以吃。
五千多人的宋军想要守住一座城池并不难,但也要看吐蕃大军的数量,自己手中的两万人虽然无法攻克玛儿敢,但却可以让大宋的军队慌乱起来。
噶日哒措不相信,前线的宋军在得知玛儿敢遭到围攻之后不会援助玛儿敢城,大宋的皇帝乃是大宋的一切,他的重要性实在是太大了。
两万人虽然不多,但却能够做到围攻玛儿敢的程度,眼下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担心宋人皇帝跑了。
若是宋人皇帝离开那就更好了,一旦皇帝离开必然会带走更多的士兵,如此一来自己的两万人必然能拿下玛儿敢城。
再派出骑兵向角厮罗报信之后,噶日哒措第一时间率兵杀向玛儿敢,并且他还非常精明的绕过了察瓦岗和察瓦绒两座小城,这里虽然没有多少宋军,但若是强攻,必然会减慢他的行军速度,而且宋人的火器真不是白给的。
此次噶日哒措的目的是玛儿敢,他不会在别的地方浪费时间,玛儿敢属于脱思兌部,这里的土地匹马平川,而且在“那曲河”与“折曲河”之间,东西都是河水,如同一片被河水环绕的绿洲。
虽然地形平坦,但却是高原上的“要冲之地”,大宋皇帝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可见他的眼光有多么的独到。
噶日哒措派遣了更多的探马侦查宋军的动向,在他穿过察瓦岗和察瓦绒之后,并未发现宋军有什么动作,他这才反省下来,让来宋人并没有发现他率领的这支两万人的吐蕃军动向。
帝王坐镇玛儿敢,如此一来无论是后方的援助,还是前线的大军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向他奏报。
葛日哒措虽然在赶路,但一路上他都在揣摩赵祯的用意,并且把玛儿敢的作用分析的八九不离十。
对于玛儿敢来说,战争给了这里带来了不一样的改变,脱思兌的吐蕃人并没有多少,更多的是从吐蕃各地迁徙而来的农奴,他们在这里获得了自由,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
虽然是大宋王朝最先给了他们自由,但吐蕃王朝也延续了这一做法,并没有因为大宋的离去而收回这份难能可贵的自由。
而大宋失而复得玛儿敢之后,也没有多这里的百姓产生多少影响,噶日哒措知晓,这里的人已经没有了心的归宿,他们不是宋人,也不再是吐蕃人,他们只是一群随着马儿奔跑而带起的尘土罢了,随意摇摆着自己的立场。
宋人来了他们拥护宋人的统治,赞普夺回了玛儿敢他们就支持赞普,其实从始至终对这里的人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噶日哒措知道,这些人已经麻木了,但他们的麻木也使得宋人很快的便能统治他们,让他们成为玛儿敢治下的顺民。
如今大宋占据了玛儿敢,想要获得当地吐蕃人的支持已经不可能,甚至当地人还会变成宋人的助力和“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