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一十九章节利益交换

  区别相当大,在赵祯看来,吐蕃和大宋之间的关系就是有些为妙的,无论角厮罗存在与否都是一样,双方又担心对方,且又需要对方。
  赵祯要拿下吐蕃高原,不光是需要这里的土地,还需要安定的环境,若是和吐蕃人血战到底,和逻些城中的三十万吐蕃军民作战到底,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双方之间结下不可磨灭的仇恨。
  一旦仇恨的种子彻底种下,便是不死不休,大宋想要在吐蕃高原上维持稳定和中央直接管辖,那就需要大量的贸易带来好处,以及大量的驻兵进行强硬政策。
  这样一来给大宋造成的压力也会十分巨大,赵祯从一开始就么有打算高成本进行战争的准备,更不可能高成本的去维护高原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在高原驻兵本就是一件难事,士兵需要适应这里的环境,还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同时因为大宋的役兵制,每四年就要轮换一批新兵,这些对大宋来说都是极大的开销和负担。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高原上的百姓自己遵从大宋的领导,遵从朝廷派遣的官员管辖,同时延长高原役兵的年限,再增加他们的军饷。
  而眼下角厮罗的投降无疑是给赵祯送来了一份大礼,同时也是他给自己和逻些城残余力量的一次机会。
  汉家兵法中的最高境界便算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眼下角厮罗的投降也意味着大宋在和吐蕃的最后较量中,不战而屈人之兵,吐蕃人打不起,也不敢再打了,角厮罗清楚的知道他们和大宋之间的事态对比。
  利用吐蕃的最后力量作为大宋的马前卒,这是一件对大宋皇帝来说极好的事情,仁钦桑波当初想到这个主意,着实让角厮罗大吃一惊。
  现在看来,仁钦桑波的所作所为也算是投其所好。
  他知道大宋皇帝舍不得让自己的士兵和吐蕃人以及逻些城死磕到底,既然如此那就顺着他的意思来。
  原本角厮罗的想法也是不想和宋军死磕,既然大势已去,那就没有犹豫,开城投降是最好的办法。
  但仁钦桑波这位高原上的智者却想到了这个令人惊讶的办法,也给角厮罗和整个吐蕃带来了转机。
  角厮罗也抓住了机会,他相信仁钦桑波,同时也相信自己的判断,赵祯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再清楚不过。
  在御帐中,蔡伯俙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堂堂大宋皇帝居然和角厮罗这个名义上已经叛宋的吐蕃赞普在“讨价还价”,双方之间在不但的交换利益。
  赵祯的条件看似简单但却非常苛刻:“大宋一直承认你吐蕃赞普的身份,只要你离开吐蕃的土地,大宋依旧会承认你的赞普身份,但是吐蕃的赞普必须受到大宋的册封。在名义上属于大宋的朝臣,代管吉慈尼!”
  蔡伯俙在边上倒吸一口凉气,官家这显然是在步步紧逼,逼得角厮罗不得不承认大宋的身份,这意味着角厮罗和吐蕃永远也不可能摆脱大宋,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独立的王朝。
  他们此次出征吉慈尼,就是在为大宋征战,在为大宋获取疆土,虽然还是他们在自治,但意义上几居室这样,当然在吉慈尼角厮罗和吐蕃是独立的,只不过在大宋却不是这样了。
  赵祯不光是要角厮罗名义上属于大宋,更是要让他真正成为大宋的一部分。
  角厮罗也不是一个轻易可以对付的人,他答应了赵祯的所有要求,但却提出一项让蔡伯俙和赵祯两人都惊讶的反议,让赵祯亲自下一道圣旨,昭告天下大宋再五十年内不得进攻被吐蕃攻占下来的吉慈尼。
  赵祯思虑再三之后决定答应角厮罗的条件,在这个时代契约精神尤为重要,而对于赵祯这种发出圣旨昭告天下的举动,也意味着大宋从今往后都将在五十年内守护这份契约。
  赵祯是没有办法,大宋没有必要和眼下这些仅存的吐蕃人硬拼,西面还有大量的吐蕃人存在,让他们都追随角厮罗离开之后。
  剩下的吐蕃人大宋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他们安分守己,逐渐的成为大宋的吐蕃人,而不是吐蕃高原的吐蕃人。
  虽然两者之间看似有些相像,但事实上却相差千里,被大宋培养起来的吐蕃人,吐蕃的孩子还会对吐蕃有多少认同感吗?
  这种认同感会逐渐消失,虽然还有吐蕃当地的习俗,但对与大宋的认同感要更加强烈。
  毕竟大宋的贸易到了何处,何处就会兴盛起来,同样大宋的文化和教育也会出现在吐蕃高原上,吐蕃高原上的百姓也可以参加大宋的科举。
  当这些剩下的吐蕃人留下,当他们融入大宋之后,他们很快就会忘记角厮罗,忘记吐蕃王朝覆灭之后有一个叫角厮罗的赞普后裔又组建了一个吐蕃王朝。
  历史有时很坚强,无论经过多少年它依旧存在,但有些历史却会被人为的破坏,以最快的速度消失在滚滚长河之中。
  赵祯和角厮罗在御帐中“详谈”了很久,外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博弈,谈判是外交博弈中重要的组成部份。
  赵祯作为大宋的君王亲自参与外交谈判已是难得,若是不能在这上面占据绝对的优势,那他也算是白坐在宋帝的御座上了。
  赵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所以他完全可以压制角厮罗的其他所有条件,即便是角厮罗希望宋军给一些粮食让他们度过难关这件事上,赵祯也没给角厮罗太大的帮助。
  虽然双方之间的谈判不平等,但赵祯好歹给了角厮罗讨价还价的机会,同时也在否定一些事情之后同意了他的一些请求。
  当然这对于吉慈尼来说是一场“肮脏”的交易,但并不妨碍赵祯从中获利,塞尔柱的内部已经出现了不少的矛盾,若是在外部再增加一个强敌,赵祯相信图格鲁克会焦头烂额。
  毕竟神圣罗马帝国的十字军东征已经被提前了,战争的阴云会笼罩在整个阿拉比世界,赵祯比谁都清楚这场打着宗教名义的战争会有多么的肮脏和丑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