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斗茶
“宋瓷的青瓷系和磁州系、钧瓷类是日本人历来所喜爱的。宋金的磁州加彩碗,红花间绿草叶,我们呼此种加红彩瓷为“宋赤绘”。至于明代和清早期的青花,也是推祟备至,对明末万历五彩更是情有独钟,爱之若狂。”
“中国的明末外销青花瓷对日本影响巨大,署“五良大甫吴祥瑞造”之茶具极受推崇,系求学中国的日本人将中国的青花技术传入日本,制瓷业奉若神明。中国的明五彩影响日本而产生了伊万里、九谷等名瓷。”
“明末瓷器多有口沿磨蚀现象,中国人视为伤残,我们日本人对此却不以为缺憾,甚至昵称“虫哈”。一件明末出口瓷上略有一点“虫哈”绝不影响价格,犹如女神断臂、美女生痣,反而更具魅力。日本人唯独对于清中期的青花和粉彩器较为冷淡,不喜欢那种炫人眼目的浓艳和过分修饰。”
“对鼻烟壶和玉器杂项,日本人谈不上特别喜爱,尤其是玉器,懂的人很少。文房四宝,日本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出口市场,尤其是各大博物馆和商号中的古砚,被许多日本人视为“文房宠物”。”
“东京永青文库是最顶级的文房老品牌,不过因为国内最近十几年市场很乱,比如鸡血石本来非常昂贵,但由于巴林石及人工染色者鱼目混珠,使许多日本人望而却步。所以现在市场不好,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吴天缘用心记下来,这些都是宝贵经验之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了坂本五郎这个指路明灯在,以后天缘堂能少走很多弯路。
“下一步我要全力复兴仿古瓷,重点就是宋代瓷器,你们各自准备整合渠道和人脉,等我下个月的第一批成果,然后开始慢慢开拓日本市场!”
吴天缘突然接到安田电话,说那边有重大消息,请他过去面谈。吴天缘来到安田家,见到一脸兴奋的他。
“成了!”安田兴冲冲道:“不愧是天缘君,就连安田家族也很重视,不但同意深度合作,还让我全面负责所有事宜!”
吴天缘笑道:“早就说过没问题,这对安田家族百利无一害,以后还要请安田君多多关照喽!”
两个人哈哈大笑,一边喝酒一边计划下一步,商量如何利用各种渠道,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安排好日本后,吴天缘回到京城,马上联系老唐,让他继续招兵买马,网罗身边所有人才和资源,尽快扩大流水线,提高产量。
明清仿古瓷老唐已经很成熟,现在有更高端的渠道销售,价格最少翻十倍。龙泉青瓷也研究成功,剩下就是不断完善工艺。下一步就是全力仿制建窑和定窑,一个月内要出成果。
耿老听说后,亲自去景德镇长住,帮着唐天明一起研究配方。他还专门邀请了几个高手,组团重现老祖宗失传工艺。有了吴天缘的秘方,进度很快。
“宋代赵匡胤自己嗜好饮茶,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成为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甚至向国外使节表示友好的重要手段。至于民间,茶文化更是生机盎然,有人迁徒搬家,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亲友聚会更是离不开茶会。”
几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道:“宋人通常以“点茶”作为茶事的基本形式,所谓“客至点茶,送客点汤”。点茶法程序为炙茶、碾罗、烘盏、候汤、击拂、烹试,其关键在候汤和击拂。”
“点茶主要特点是,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细则茶浮,罗粗则末浮。”“钞茶一钱匙,先注汤调令极度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神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佳。”即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
老唐感叹道:“宋代最高级的饮茶艺术是“斗茶”,斗茶集中体现了宋人品茶的所有技艺。斗茶又称茗战,是以竞赛的形态品评茶质优劣的一种风俗。对用料、器具及烹试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以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来衡量斗茶的效果。”
“要想斗茶夺魁,还在于於操作,徽宗时宫廷斗茶,实即比试点茶技巧,茶品佳好,水品亦然,自是前提。斗茶所较,仍是盏面乳花,“咬盏”与否,便是斗茶的胜负规则。”
“判断斗茶胜负的标准是,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也就是说,一看茶色,二看水痕。二家相斗,往往不止一次,比如斗三次有两次先见水痕者即为负,所以“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斗茶还包括品茶汤,因此,只有色、香、味三者俱佳者,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耿老笑道:“当年斗茶后产生的茶中的胜者,其时便又常作为极品茶的别称。极品茶的价格极其昂贵,比如龙凤团,八饼一斤,每饼二两,造价为黄金二两,而公侯将相犹感叹“黄金易得,龙团难求!”
“蔡襄创制的“小龙团”面世以后,龙凤团竞降为三流货色。熙宁时,“密云龙”出现,小龙团又得退居二档。后来用银丝水芽制造的“龙团胜雪”,每饼重约一钱五,其造价有人说是“三十千”,有人说是四万。”
“以三十千计,可买粮一百石。其中专供皇室御用的“贡茶”中的极品“白芽”、“龙团胜雪”,每年全国所造不过二、三斤,世人根本就看不到。产量稍多一点的“小龙团”、“密云龙”,也只是在朝廷举行祭祀大典时,少数近臣才有幸“共赐一饼”。欧阳修说他在朝二十年,只得到宋仁宗赐给的一饼“小龙团”。他珍藏数年,只有亲朋聚会时,才偶尔拿出来传视一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