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八股文(上)
盛苑眼睛发直的看着虎视自己的女差军,很想挠头。
鉴于考场禁止喧哗,她只能是忍气吞声,默默地问候了那些层出不穷的倾力舞弊的学子。
要不是他们让作弊之法不停地更新换代,何至于挤兑得礼部那些官老爷们想出“一对一看守”的法子?!
搞事的学子太多,聪明办法不够用,只能用着等笨办法来杜绝舞弊。虽说这办法对考生不是很友好,但是此举就是为了保障考试成绩公平、保障大多数儿考生利益的,所以即使难受,考生们还不好抱怨。
盛苑很怀疑贡院重新修建,有很大部分原因是早先场地太小了,不足以容纳看守考生的差军。
当然,即使感觉不满,盛苑还是努力把注意力从监考差军那儿挪开了。
这些军士存在就是为了防止考生之间、考生和考场非考试人员之间进行像是口型示范、肢体表达、纸条传递之类的沟通。
也就是说不到停笔,这些差军就不会离开,指望他们从眼前消失是不现实的,还不若想办法适应他们的存在。
略微整理好心情,盛苑的注意力终于全部投入到试卷上去。
仔细分析考题之后,盛苑迅速做好答题顺序规划,很显然,这种时候写那首考场排律诗是不明智的。
虽说考场作诗不像平时写诗那样随灵感而作。
但是在考场答题作诗,还可以“灵感不够,情绪来凑”。
只是此刻盛苑因为差军面对面监考的缘故,情绪有些不大平稳,这种时候写诗,怕是匠气太重影响发挥。不若先答了制义题,说不得考试中途或有灵感萌生也未可知。
说到制义题,乡试答卷结构,就有些倾向于八股格式。
当然,现在的大楚制艺答题,八股之风虽起,时人却不好之,礼部方面对于答题格式是不是要固定以八股格式为主也是讨论激烈。
反对者多言此等文体格式容易禁锢考生灵气,很容易演化成格式为主、内容为浮云的局面,不利于朝廷选才任才。
支持者那边儿其实并不反对反对者的这个看法,而他们之所以支持,主要是让考官更容易考评出好的文章,以免考生超长发挥之后,出现“文是好文,考官看后眼晕”的情况。
这里说考官眼晕,纯粹是为了维护其面子,更多的是很多考官文学修养未必是极高的,有时一场考试下来,像是整篇幅生僻字多不胜数的文章、还有全文读着聱牙诘屈的文章多不胜数,这就很考验考官的心态和情绪了。
明明是看得头晕眼花不知所谓的文章,可是因为“落卷重校”制度的存在,让考官不敢轻易黜落之。毕竟谁能保证你黜落掉的考卷,不让其他同考官或者主考官看中?到时候,那真是谁水平不够谁丢人了!
而丢人是小,丢前程是大,若是因为“未见其妙”的缘故,在上官或者皇上那里留下“不堪重任”的印象就不好了。
因此作为考官,就很喜欢八股这样将文章格式模式化的形式。
盛苑看着眼前这三道四书考题,要求有一道要用八股格式完成,就不由得叹口气。
想来这些支持八股文的臣子还不知晓,八股发展到一定程度,也能让考官看得头晕眼花不知所谓吧?!
当然,叹气归叹气,该答题还是要答题的。
盛苑平时虽然很少使用这种格式,但是,基本的结构模式她还是清楚的。
尤其在洛安时,她大哥请的姜无恙姜先生还特意给他们三个开过八股文专题讲课。
“嗯,很好,就选择你咯!”
盛苑打算第一天就先把这篇八股文攻下。
原因只是八股文的字数是最少的。
说起八股文的字数,其实也是变化的,前陈时期,要求每篇文章不过五百,后来由于“词意因字数限制而不能尽述”的呼声太高,到了大楚承元帝时期就调成了每篇字数不过六百。
及至当今,八股文的字数又升为了每篇不过六百五十字。
据说,还有儒生大臣希望可以允许再多五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