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势在必行

  话糙理不糙,永康长公主是明孝宗朱佑樘和兴献王朱祐杬共同的妹妹。
  朱厚照在位,她是亲姑姑;朱厚熜在位,她也是亲姑姑。
  她的驸马,并不因为朱厚熜继嗣不继嗣有很大区别。
  “国公爷,你怎么说?”
  徐光祚低眉闭眼,一句话不说:徐家一门两国公是不假,但如何还能担事,还是这样天大的事。
  张鹤龄看他的样子气急败坏,又看向太监们:“谷大用、韦霖、张锦,孝庙、太后、大行皇帝都对尔等恩重如山,你们怎么说?”
  面对张鹤龄择人而噬一般的眼神,谷大用只是平静地回答:“侯爷,老奴们可没有资格商议这些。先帝遗谕,大事只由太后与阁臣审处。”
  张鹤龄没想到他这么大胆,顿时咆哮着说道:“难道现在这里就只由梁阁老一人决定?殿下现在已经把话说得那么明白了,明早要是启程,那不就是如了他的意?”
  “阁老,此事不决,万不可动身。”毛澄苦口婆心,“到了城门之外,焉有不入城之理?暂驻良乡,可以百官出城前来奉迎为由以示庄重,先拖一拖!”
  谷大用闭口不言,默默留意梁储的反应。
  如今局势可微妙起来了。
  内阁之中四位阁臣,杨廷和为首辅,梁储为次辅。
  选立新君,杨廷和的人选让梁储没话可说,他算是拥立之功;梁储退而求其次,争了个迎立之功。
  但如今,杨廷和在太后面前保证了是以亲子身份继统,殿下却摆明了继统不继嗣的态度。
  让他动身到城外,不就是代表梁储同意了他的态度?
  此刻梁储只要决定先到城外行殿,那就是真在京城众目睽睽之下了。难道还真呆在行殿那里扯皮争论?
  若嗣君已经到了城门口却久久不入城甚至被废掉另立他人,那么太后和内阁就是闹了天大的笑话。
  如今杨廷和在太后面前保证过的,他不得不前后言行一致,一定要像毛澄这样苦口劝谏。
  蒋冕、毛纪是杨廷和的应声虫,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让殿下生厌是迟早的事。
  内阁局势似乎转眼有了变化。
  梁储会怎么决定?
  再联想到之前嗣君送给梁储的那枚印章……
  这一点也就张鹤龄这样的角色想不明白,其他人都想到了这一件事,各怀心思地看着梁储。
  梁储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遗诏既已颁行天下,就断无妄自废改之理。殿下登基既然势在必行,在行殿与在良乡又有何区别?不论此事如何争议,太后面前,吾失察之罪已是不免!吾这就先上表言明情势并乞骸骨。”
  一句乞骸骨让众人顿时都惊了,纷纷思考起梁储这个请辞退休会带来什么变化。
  只有毛澄惊疑不定地看着他。
  拟好的遗诏被殿下这样解读,同为内阁大臣,他梁储只是失察之罪吗?那荐立嗣君、主导拟诏的杨廷和,又是什么罪?
  关键问题是,治他们罪的,能是太后吗?
  奉迎团之中最有资格在这个级别的事上发表意见的梁储表态了:明天先到城外行殿。
  其余众人只能赶紧回去写明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往京中递去。
  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而明天嗣君行驾到了城外之时,还不知道将生出什么变故!
  毛澄已经缓过来了,他也很清楚:只要太后与阁臣们、包括他这个迎立之臣不想闹笑话,不想被当做乱臣贼子,遗诏确实已经不能废了。
  实际上,从遗诏颁行天下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不可能废了。
  嗣君登基是必然的,如今只不过是以什么礼仪登基而已。
  梁储虽然表示要先上表请辞待罪,但在朱厚熜眼里那却是实质上的拥立之功:张太后能行皇帝权柄罢了梁储的阁臣职位吗?
  但是把嗣君行驾如期拍到城外、拍到太后与杨廷和他们的眼前,又是另外一份压力。
  到了那时,一分一毫的耽搁都将是对太后、杨廷和他们名声的伤害。
  毛澄觉得自己的压力一样大。
  毛澄需要依靠杨廷和才能进入内阁,依靠杨廷和就得与朱厚熜作对,何况刚才他已经跟朱厚熜作对过了,难道要前后言行不一致做个小人?
  夜色已深,京师九门已闭。
  但迎护军中杨廷仪麾下的亲兵持令牌勘合叩门,还是得以被放入城中。
  此时京城的街道两旁清扫得干干净净。正德皇帝丧期缩短为二十七天,此时也早已过去。京城已经张灯结彩,迎接新的主人明日到达他忠诚的帝都。
  马蹄声急促地回荡在街道上,直奔紫禁城。
  此时此刻,在先行回程的杨应奎的禀报下,杨廷和、蒋冕、毛纪已经先行入了宫。
  梁储等人的奏疏被第一时间送到了乾清宫的偏殿。
  张太后不可能在正殿去讨论这件事,也不能有失身份去后宫之外。
  乾清门之后就是内宫,皇帝是有在乾清宫召见重臣听政的,张太后此刻只能坐在乾清宫的西暖阁中。
  她在设起来的帘后怒声质问:“现在怎么办?”
  魏彬和张永立刻齐齐跪了下来:“奴婢们愚钝,失察之处,请太后降罪。”
  “都收起这一套!”张太后很不耐烦,“寿宁侯说阁臣包藏祸心,谷大用私下谒见,嗣君引而不发,你们都是串通好的!”
  “太后息怒!”张永和魏彬只能先磕头,“奴婢们断没有串通此事啊,请太后明察!”
  “你们这些狗奴才,以为本宫不会严查吗?”
  张永只能战战兢兢地看看魏彬。
  如今幸存的大太监之中,只看皇帝驾崩之夜,魏彬都是头脑最灵活的。
  历来也是他最懂得怎么与文臣打交道。
  现在一个说错,说不定太后盛怒之下立刻就玩完了。
  魏彬跪在地上哭丧着声音:“陛下病重时,太后与阁老们商议过继一子,阁臣们不允。如今……”
  这一盆脏水泼过去,张太后冷着个脸,还没来得及开口,殿外终于通报杨廷和他们到了。
  “宣!”
  张太后阴寒的声音越过灵柩已经转移的大殿,传到了殿外杨廷和几人的耳中。
  杨廷和苦着脸发出一声轻叹,抬脚迈去赴这一局。
  99mk.info99mk.info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