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武氏牵星术

  第999章武氏牵星术
  珠江口,
  香岛港,蓝天白云碧水,商舶、渔船进出港口,一片繁忙景象。
  在距离广州城二百里的此地,一支船队正在整装待发。
  铜锣湾造船厂,一批最新的海船已经完工。
  “这批船都采用了最新的错装甲法打造,用的是鱼鳞似搭接,这种方法能够使船壳板连结更加紧密严实,整体强度高,更不易漏水。”
  船厂的大匠头亲自做介绍。
  一名皮肤黝黑貌似昆仑族的男子问,“这批船应当也都采用了水密舱吧?”
  “那是自然,水密舱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很新的技术了,”
  “我们这批船,载重可达万石,载客量上,一次也可载千人远航。而且,我们不仅造船,还提供配套的人才,船上不仅有导航罗盘指南针,而且还专门配有善于观测日月星辰的人负责航海天文定位,
  甚至我们秘术,可把这些结合起来,能够大大提高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
  昆仑族男子惊讶道,“可是牵星术?”
  香岛铜锣湾船厂是武家在岭南的主要造船厂之一,船厂与武家的造船、航海、贸易几家技校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学校会派学生来实习。
  向皇家提供商品的大商人。
  “这批船我们现在能接收了吧?”唐奉孝问。
  “鹭岛造的福船,我已经接收了一批,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船体宽大结实,载人载货都是一流,只是速度稍慢。”
  这位唐员外,便是当今天下有名的豪商,甚至在朝廷还有个员外官的身份,官职倒是不高,可人家还有个身份,皇商。
  牵星术,武家结合天文观测、航海技术以及指南针,研究出的一套航海定位导航技术,
  这是一项投入无数钱财人力资源,花费巨大的武氏机密之一。
  但他还有个要求,就是不能跟福船一样速度太慢,这批船续航得好,速度还得快。
  相比起另一种更适合在北方和内河行驶的沙船,唐奉孝这次找香岛这边订制的这批广船,主要的要求就是从跑香岛到吕宋这段航线。
  大匠头也有些意外,“想不到唐员外也知牵星术。”
  唐奉孝订购的这批船,是一批新式船,相比起鹭岛港那边在福州海船基础上造的底尖上阔首昂尾高的福船,香岛这船造的新船,是在岭南传统船型上改进来的。
  “要速度快,鹭岛造的福船,和我们香岛造的宝船,都不如改进型的沙船,”大匠头告诉唐令孝,“沙船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在风浪中也平稳安全,特别是风向朝向不同时,其底平吃水浅,受潮水影响小,
  头尖体长,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胜在结构坚固,有较好的适航性和续航能力。
  沙船顺水逆风都能驶,甚至逆风顶水都能航行。
  牵星术,全称武氏过洋牵星术,通过专门的牵星板来进行,牵星板最大一块为十二指板,最小为一指板,使用时,左手拿牵星板一端中心,手臂伸直眼看星空,使牵星板板面与海平面垂直,观测星体距离海平面高度。
  不过大匠头想到这位皮肤黝黑唐员外的身份,也倒松口气。
  从航海指南针到牵星板,再到牵星术,这些都是武怀玉立项投资研发的,提前历史数百年出现。
  必要的时候,这些船不仅是以后往来广州香岛和吕宋之间,还得在吕宋那边充当沿海和内河的作战任务的。
  “可以,随时可以接收,一应配置都齐了,连基本的船员都配好了,今天就可以开出港口。”
  要求是浅海深海都适航,且载重性能要好,
  他在广州声望势力不小,还有传言这位背后得到武公的支持。
  且多桅多帆,速度快,可直接远航到天竺、大食。”
  唐奉孝当然也清楚这些,他这次来不仅是要来接收这批宝香岛造宝船,而且还要过来挖一批造船工匠走,
  船场的大掌柜在看到唐奉孝拿出来的那封武怀玉的亲笔书信后,有些惊讶,但还是点了头,“我都听阿郎安排。”
  “唐员外需要人造什么船?”大掌柜问。
  “沙船。”
  外号昆仑奴的唐奉孝是武怀玉手下八大白手套,跟船场掌柜这些武家明面上的人最大不同在于,唐奉孝他们每个人明面上都是一位大豪商,他们和他们名下的产业,并不是武家的,顶多算有合作关系,
  而实际上他们就是武怀玉暗中掌控的。
  唐奉孝这次不仅在鹭岛、香岛等船厂订购船只,也到处挖造船工匠,挖的这些人都是要送到吕宋去的,
  吕宋很快将建立起第一家船厂,不是原来那种修修补补的船厂,而是一家上规模,能够造出真正大船的船厂。
  武怀玉计划中,武家在吕宋建立起足够多的据点,以贸易打开局面后,接下来就是要在那边修建一系列的作坊,
  从造船到烧砖瓦再到采矿炼铁锻造,从耕种到纺织,
  不能只是搞搞贸易倒卖,还得有自己的手工制造业,哪怕短期来看,在吕宋建船厂、铁厂、纺织厂等,前期肯定是不太划算的,但必须得搞。
  吕宋是武家的自留地,不是纯用来吸血的殖民地。
  为了控制殖民地,所以有一条很关键的政策,就是得把殖民地限制成为某一单一经济,甚至成为纯粹的原料生产供应地,这样他们就不得不依附于宗主国,否则一旦封锁,殖民地连正常的民生都维持不住。
  让你连根针都不能生产,
  武怀玉不可能让吕宋走这条路,必须得健全产业,真哪一天被中原封锁了,也能自给自足才行。
  吕宋是南海中的岛,武家在吕宋的据点,现在也都建立在沿海,吕宋不论是与中原往来,还是与岛内和群岛间往来,都离不开船。
  造船厂也就成了下阶段的重点发展项目。
  好在武家在很早以前,就进入造船和相关行业,不仅储备了不少的工匠人才,甚至早就建立起了不少相关的技校,自己招生培养产业技术工人。
  现在吕宋船厂直接从中原这边选人,
  甚至可以说吕宋船厂现在并不是很缺人,有太多的人可选择,吕宋缺的还是比较可靠的人才,是那种能够符合条件,愿意移民到吕宋,从此落户不再回来的人。
  “劳烦场主把场里的员工花名册给我看一下。”
  “好,员外想要谁,尽管自己挑,看上谁我这边都放人。”
  唐奉孝要挑的不是技术最好的或是最年轻的,而是最符合移民条件的,所以他首选的还是武家抚养的孤儿出身的,或是武家招生、招工的一些穷苦年轻工人,
  这样的人才更愿意去吕宋,也能留在那边。
  符合这些条件的并不多,
  但唐奉孝优先圈了这些,要亲自跟他们面谈,
  吕宋船厂这次招工,属于内招,由唐奉孝等负责从各船厂考察、挖人,待遇还是给的很好的,
  “能问下是为哪個船厂挑人吗,应当是个新船厂吧?”场主问。
  “确实是个新船厂,而且这厂子不会小,”唐奉孝抬头,他看着还不到五十的船场场主,“张场主,那新船场新建,正是用人之际,不知道张场主想不想去那边试试?”
  “我?”
  “嗯,我知道张场主也是武家的老人,为武家效力满十年了,忠心耿耿,而武家给的回报也不低。”
  老张点头,“没错,我出身渔民,后来我跟着上船跑商当了伙计,遇到武公的时候我还只是个工钱微薄的商船上的伙计罢了,”
  而如今他是香岛造船场的场主,已经是武家高级掌柜的了。
  “香岛船厂建立后,这几年在张场主带领下发展的不错,不过香岛这里虽是武家经营重点,但造船不是香岛的重点,
  张场主若是想养老了,这里倒是很不错的,”
  养老么?张场主摇了摇头,他今年才四十九,现在谈养老还是有些太早了。
  “是啊,张场主这年纪养老还太早了,去新船场吧,十年,再奋战十年,努力拼搏个十年,
  你也足够攒下一大笔养老钱,甚至能为儿孙们置下一份不小的家伙。”
  老张问,“新船厂在哪?”
  唐奉孝也没隐瞒他,本来这次来这里挖人,老张就是在名单上。
  “吕宋。”
  老张有些意外,但也不算太意外,这两年进出吕宋的船,有大半都是经香岛,他是船场场长,当然也能知晓些情况。
  他知道武家很用心的在秘密经营吕宋,也大概知晓吕宋在哪,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比较蛮荒的一大岛,
  唐奉孝直接给老张开出了让他心动的条件,丰厚的一笔安家费,然后就是新船场场主的位置,薪金也很丰厚,而且过去后直接就有船场的顶身股,也是四年一账期分红,他这场主的顶身股给的也不少。
  如果船场真能如唐奉孝所说的那样发展起来,那他不仅有份稳定的丰厚场主的薪水,而且还有更丰厚的顶身股分红。
  除了这些外,
  武家还会给他和家人一千亩地,老张能在那边置办一个农庄,买些奴隶置些牛马,就也成为一个地主了。
  就算现在那边地不值钱,但老张觉得这一千亩地有潜力。
  “条件还算不错吧?”
  老张听了直点头,这何止是不错啊,简直是太好了。
  “你也知道武家向来待自己人不薄的,”
  “不过呢,去吕宋有个附加条件,张场主你若接受吕宋船场场主的差事,那么开给你的这些丰厚条件都说话算数,只是有一条,张场主你得带上家人孩子一起迁移到吕宋,得在那边安家落户。”
  这个条件让老张有点犹豫,
  他为武家效力十年,如今做到了高级掌柜的级别,其收入已经不错了,家里过的也还可以。
  若说为了这新差事,就要全家迁移到海外,这确实让人不免犹豫。
  唐奉孝继续道,“只要张场主你携全家落户吕宋,那么除了前面答应你的那些薪水、顶身股和那一千亩地、安家费外,
  伱家过去的家人,也还能再分地,丁男百亩,丁女五十亩,而二十一岁以下,十六岁以上的中男,也授田五十亩。”
  这话让老张再次震惊起来。
  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有一为丁,六十为老。
  国初曾实行均田令,但中原早就无地可分了。
  老张现在虽然日子还算富裕,甚至也还攒钱置办了一些地,但那都是自己买的。
  去吕宋武家能分那么多地?
  先前那一千亩地,他觉得自己船场场主这级别,武家赐一千亩地,虽然多,可毕竟吕宋是海外蛮荒岛上,地肯定不值钱。
  可再不值钱,也不可能这般授田。
  “你可是吕宋特意引进的特殊工匠人才,你的家人当然也享受一些优待的。
  别人移民过去,按丁中,一户最多能授田二百亩,且永业和口分田是二八占比,人死后口分田要交还的,
  但像你这样特殊引进的高级匠等人才,授田上限按相应级别增加,且永业和口分田占比是三七,
  以后,人死后口分田还可优先再转给本户内符合授田资格的丁中男女。
  老张问,“有那么多田可授吗?”
  “这你就放心了,吕宋最不缺的就是田地了,当然以后移民要是多了,地肯定也就分不了这么多,先到先得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唐奉孝道。
  这话老张很赞成,大唐均田制,不也就国初分了那么一波嘛。
  老张在心里迅速计算了一下,他一家子过去后,直接就能拿到一千亩,然后家里按男女丁中还能再分田,丁男百亩丁女五十亩,中男五十亩。就算老、小,还有中女不授田,他妻子,四个儿子丁男,还有两个孙子也满十六了,那都能授五百五十亩,
  三成永业田,都有一百六十五亩。
  那个一户授田限二百亩倒也不怕,可以分户嘛,四个儿子都成年,可以把三个大儿子分出去自立门户,他们夫妻跟着小儿子就行,
  这一户变四户,授田上限就有八百亩呢。
  老张精明的算计着。
  唐奉孝把这些看在眼里,却不会说什么,吕宋现在缺的是人,不是吕宋岛上土著蛮夷,而是从中原迁去的移民,尤其是汉家移民。
  给大家授田分地,那是最有力的一招。
  至于地从何来,这个武家根本不担心。
  这次武公带着三郎去吕宋,就会正式向所有吕宋岛以及其它群岛上的土著们宣布武三郎是大唐天子册封的吕宋世袭刺史、吕宋侯的消息,
  武公会要求吕宋所有部落都效忠天子赐封的吕宋侯,吕宋群岛也就成为武家世袭封地,
  吕宋诸部落以后都要向刺史府纳贡交税,要听吕宋侯的命令。
  这是必然的一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既然现在大唐天子把吕宋赐封给武家,那这些地自然就成了武家所有,
  诸部落若是服从旨意,识时务者为俊杰。
  若是违命抗旨,
  那么战争将开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