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攻击开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后,郑国栋终于看见了那一支规模庞大的俄国海军舰队。
“记录,俄海军战列舰博罗季诺号,亚历山大三世号,苏沃洛夫公爵号,鹰号,亚历山大二世级号,尼古拉一世号,纳瓦林号,佩里斯维特,奥斯里雅比亚,胜利,列特维赞,皇太子,装甲巡洋舰巴扬号。”
郑国栋通过潜望镜仔细分辨着舰队中的主力舰型,并告知一旁的大副。
大副开始根据战前得到的情报挨个对照舰队中是否有缺少或者增加战列舰。
“老天,他们几乎将国内能抽调的战舰全都调过来了。”
郑国栋看着俄国海军那庞大的规模,只感觉一阵窒息,光主力舰就有13艘,海防装甲舰3艘,6000多吨的防护巡洋舰也有10艘之多,其余轻型军舰光看见的就超过15艘。
这支舰队已经远远超过了东亚的三国舰队,如果潜艇部队不消耗他们,他们在决战后至少不会败的太惨。
“绝对不能放过他们。”
郑国栋舔了舔嘴唇,然后下达了作战命令。
“潜艇转舵!........保持航向,航速提高至七节,一号目标,博罗季诺号,航速十一节,保持深度,准备战斗!”
“准备战斗!”
大副传达了命令后,几名鱼雷舱水手快速冲到舰首鱼雷舱。
“轮机长,保持水平!鱼雷管1到4准备!”
郑国栋死死盯着潜望镜里的博罗季诺号,几乎是一刻不停的下达着命令,而指挥舱里其他没有任务的水手和军官都紧张的盯着郑国栋所在的方向。
“该死的,注意水深!”
“艏翼上二,艉翼上二,慢慢的。”
轮机长轻轻拍了拍看起来有些紧张的轮机兵,不给他施加更多压力。
“13米,已稳定!”
郑国栋估算着距离,不知道过了多久后他才下达了新的命令。
“打开鱼雷盖!”
接到命令后,鱼雷舱几名身强力壮的水手奋力摇动摇柄,鱼雷舱盖慢慢的打开了,
“注意,敌人速度:11,距离:6000米,定深:2米,1号3号鱼雷准备发射,发射角度:3度。”
“1号到4号鱼雷准备发射,发射角度.....。”
“1号到4号鱼雷准备完毕。”
鱼雷舱的灯被关掉,船员们打开了头上的蓝色小灯,这是准备发射的前奏,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不少水手看向头顶,那目光仿佛能穿透潜艇艇壳。
航海长手中紧紧握着两个秒表准备计时。
“新头角:063!”
“跟踪方位!”
“方位已跟踪!”
“1号鱼雷!发射!”
“1号鱼雷,已发射!”
“3号鱼雷!发射!”
“3号鱼雷!已发射!”
“2号鱼雷!发射!”
“2号鱼雷!已发射!”
“4号鱼雷!发射!”
“4号鱼雷!已发射!”
“哧~~哧~~~”
在几声轻微的响动后,四枚枚重型鱼雷先后冲出鱼雷管,拖着长长的尾迹奔向了博罗季诺号。
“收起潜望镜,装填鱼雷!”
郑国栋将潜望镜收起,然后转过身看向航海长,现在就等着鱼雷亲吻博罗季诺的舰体了。
而就在不远处的俄国舰队丝毫没有意识到这边出现了什么情况,马卡洛夫正在指挥室内做着计划,准备交代各战队离开马六甲海峡后要保持怎么样的距离。
当鱼雷距离目标只有数百米的时候,博罗季诺号上的观察手终于发现了鱼雷的尾迹。
“鱼雷来袭!!!!”
凄厉的喊叫声冲观测点上传来,马卡洛夫猛地抬起头,然后以一种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身手第一时间冲到了舷窗边,举起望远镜观察。
他正好看向四道明显的尾迹奔向博罗季诺号,后面的亚历山大三世号。
“完了......”
马卡洛夫心里只剩下了这一个念头,果然,亚历山大三世号还没有来得及进行任何的机动动作,一个巨大的水花就出现在了她的左舷,紧接着是第二朵,第三朵。
亚历山大三世号明显出现了几次较大的震动,马卡洛夫几乎都能想象上面船员的慌乱。
“还愣着干什么!舰队开始机动!辅助舰艇进行反潜作战!”
马卡洛夫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他怒吼着让边上的军官传达命令,随后自己继续观察着海面的情况。
许多的军舰开始慌张的向左右两边的海域投掷火力,6英寸的副炮和小口径反鱼雷艇炮的炮弹在海面上炸出一朵又一朵水花。
舰艇编队的航速也开始出现变化,有的舰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企图集散阵型转入横队,有的企图加速躲避可能的攻击。
从预备役和平民里紧急拽上舰队的水手根本无法胜任他们的职位,舰队在海狼发动攻击后马上陷入了混乱中。
而观测手根本无法给舰队提供有效的预警,马卡洛夫现在真的想念那些曾在室兰外海摧毁了日本海军的那些水手,
那些水手是当初他一手训练出来的,但是在随后的东北亚战争中他们因为斯达尔克的无能葬送了性命。
亚历山大三世号成了海战的首个祭品,遭到攻击后,她上面的军官和水手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乱窜,管损措施也一塌糊涂。
这艘1903年才服役的战列舰是俄国海军的绝对主力,也是他们最新的战列舰,仿照法国优秀的皇太子号设计的亚历山大三世号如果在正面的决战中拥有不下于泰山号的能力,
但是现在,这艘排水量一万三千多吨的新锐战列舰一炮未发就被鱼雷给重创了。
这还只是俄国海军第二太平洋舰队痛苦的开始,他们是被一支拥有9艘海狼的中国狼群给盯上了,现在只是一艘潜艇发动了进攻。
在郑国栋的03号艇发动进攻之后,埋伏在太平洋第二舰队左侧的一艘潜艇也发动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