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水也是真的水【免费】
第1101章水也是真的水【免费】
【最近的这几章介绍历史内容比较多,这章就免费送给大家了】
在这1200章的剧情里面,除了隋朝末年的各路反王之外,占据剧情最多的其实还是隋朝自身。
作为历史上唯有的两个二世而亡的大一统王朝,和秦朝相比,隋朝的灭亡其实是最值得描写和遗憾的。
秦朝灭亡的原因更多的其实是天命,虽说秦二世胡亥的操作很抽象,但你只要细细的去研究历史就会发现,毒害的抽象操作仅限于在自家皇宫里面,最多不过是要求天下献上美女和财宝罢了。这放到历朝历代都是一个很正常的帝皇操作,清朝皇帝几乎每年都要天下选秀,怎么不见清朝二世而亡呢?
而胡亥在位的几年里面,第一年就几乎是天下皆反了,他就算想要下达什么祸国殃民的命令,也传达不下去。所以秦朝根本不是灭亡在胡亥手里面,和秦始皇也关系不大。事实上在秦朝决定推行法家治国,推行商鞅变法,将百姓当做工具来愚弄和利用的时候,秦朝就亡了一半了。
如果把秦始皇换成汉文帝,那或许还可以接上,但始皇帝就是始皇帝,所以秦朝的灭亡在他一统天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但隋朝的灭亡就不一样了,隋朝的灭亡真的是自己作死的,和隋朝的老祖宗没啥关系,毕竟隋炀帝往上数五代就是个憨憨的老农民,没啥祖传的毛病来折腾自家的后代。
而隋朝建立之初,人口较少,土地矛盾并不激烈。世家门阀虽然已经极为壮大了,但天下杨坚的手段很厉害,将各个门阀收拾的妥妥帖帖的,所以讲真的,隋朝传个一百多年真的没啥难度。
只可惜老杨家出现了杨广这么个人才,直接将自家的国运给折腾没了。
其实在杨广即位之初,虽然朝堂和民间已经有了杨广杀兄弑父篡位的说法,但人家李二光明正大的将自家大哥杀了,自家老爹关了都问题不大,一样是千古一帝,再加上杨广是确确实实的嫡子,即位的流程和手续无可挑剔,再加上还有剿灭陈国,一统南北的大功,所以他继位之后,真的是权利无限大,不输自己的老爹。
可杨广这个人有个问题,那就是太聪明,太果断了,太英明神武了,再加上一个太急不可待了。
杨广聪明,所以他一眼就看穿了隋朝未来最大的问题有两点,一点是长安这疙瘩已经不比当年汉长,是有着800里沃野平川的关中沃土,而是水土流失严重,人口过于炸裂,粮食严重依赖输入外部输入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哪怕地理位置再优越,养不活人就是死敌,自家后代呆在长安,那迟早完蛋。
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通过交通来解决,搞一条高速公路,让南方的粮食能够快速的输入到长安来,这样长安就不缺粮了,而古代的高速公路指的就是运河,在水泥出现之前,陆路运输一吨粮食,路上负责押运的民夫就要吃掉七成,甚至更多。
还是运河好,船只的运力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
第2个办法就是迁都,找一个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来当做新的都城。
这两种办法各有优劣,前者一劳永逸,但花费巨大。后者执行起来轻松,可隋朝的基本盘是关陇贵族,人家是绝不接受你把都城迁到其他地方去的,政治风险巨大。
思路正常的政治家,这个时候一般就开始做选择题了,2选1,选一个风险最小,执行起来最简单的办法。
而隋炀帝的牛叉之处就在于,他选择小孩才做选择题,我全都要。
于是隋炀帝一边动用大量的民力修建京杭大运河,而且还是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对着修,调动的徭役数十万,差点直接就把南北两个地区的经济都给搞崩溃了。
不过这里要澄清一下,隋炀帝并不是真的从头开始,从无到有的新建一条数千公里长的运河,而是派人将已有的几段河流和运河贯通起来,最终形成了京杭大运河,所以在修建难度和调动的民力上并没有那么恐怖,也不至于真的引起天下造反,否则不可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建成。
但这也确实极大地消耗了南北的经济,在老百姓心里面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另一边,隋炀帝又要营建东都洛阳,还要在南边也搞个都城出来,他老人家一年三个都城来回跑。隋炀帝一年跑三趟,那朝廷官员也要跟着跑,与此同时还要带着隋朝最精锐的军队一起跑,几万人不断的在全国三个地方跑来跑去,这经济消耗谁扛得住?
而最关键的是,这会极大的降低关陇贵族的影响。隋朝是在关陇贵族群体的拥护下建立起来,而国都稳定长期在长安的话,那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关陇贵族群体,就会自然而然的获得朝廷中央的权利。
可如果朝廷一年跑南北中三个地方的话,那三个地区的贵族都有机会和朝廷中央亲近,都能够较为均等地获得权力,这对隋朝的统治来说自然是件好事,但对于关陇贵族来说,那可就要了亲命了。
本来这其中的任何一个计划执行起来都要细细思量,甚至花上十几年的功夫缓缓推进。可聪明果断,英明神武的隋炀帝直接就决定一口气同时执行,也一口气把南北的老百姓和关陇贵族全都给得罪了。
大业元年,杨广决定迁都洛阳,大业四年开始,之前提到的72路烟尘就陆陆续续的开始起来造反了,而且早期造反都集中在北方地区,在杨广的眼皮子底下。
聪明果断,英明神武的杨广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了,这造反背后其实是关陇贵族群体的黑手,他们不满自己打算将政治中心迁移到洛阳,导致自己失去权力,所以打算用北方各个地区造反为威胁,逼迫自己重新将政治中心迁回长安。
杨广大怒,他这样的人岂是能够被其他势力逼迫的,加上这个时候北方的高句丽又跳来跳去的,于是杨广就有了一个天才的主意,那就是带着关陇贵族影响力巨大的北方军队去远征高句丽,这样既可以消灭高句丽这么个跳蚤,又可以借着高句丽糟糕的气候条件,弄死大量关陇贵族手中的军队。
关陇贵族手里面没了军队,那就自然任由自己搓揉了。
于是杨广从大业8年开始宣布要远征高句丽,只可惜杨广的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无敌的杨广第一次远征居然败了,那自然就要去打第二次,结果第二次又败了,愤怒的杨广又开始了第三次,结果自然也还是败了。
当杨广准备第4次远征高句丽的时候,他却惊恐的发现,隋朝整个北方最精锐的军队几乎全部消耗殆尽,三次远征有上百万人口惨死北方,所有人都恨透了杨广,一天的时间就有十几处地方爆发起义,整个朝廷在北方的交通甚至是都断绝了。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本来打算消耗关陇贵族的军队,可关陇贵族的军队却似乎并没有消耗多少,反倒是整个隋朝的人心彻底消耗没了。
本来想要算计关陇贵族的杨广,发现最后被算计的居然是自己,于是隋朝就亡了!
可以说,只要杨广不折腾,安心的当个太平天子,那么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或者是迁都洛阳的杨广,搞不好还能弄个千古一帝的头衔当当,但他却最终败了,成为了千古暴君的象征之一。
而整个隋朝,也就在朝廷和世家门阀之间的斗争中走向了终结,隋朝的灭亡能够极大地体现出中央集权政府和地方门阀势力之间的种种矛盾和各种纷争,这里面能够写的内容和故事简直不要太多了,刘旭从杨广登基开始,一直写到三征高句丽,里面的各种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又是五六百章的剧情。
刘旭写的是爽则爽矣,但水也是真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