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零道 李东阳语惊四座

  在杨廷和原本的计划当中,今日乾清宫议政会的剧情应该是这样的。
  先得江夏怒,指着严嵩无能,自己举荐不当要担责。然后自己可以巍然不动,当他的话如耳旁之风,不去管他。
  接着大家商议如此应对眼前的局面。以江夏的脾性肯定得站出来,将这件事承担下来。自己在故作犹豫,等待江夏着急火了,再点头答应。如果能够趁机利用这个机会,找江夏换取一些其他的好处,那就更好不过了。
  可这一上来,江夏就眉头微皱,一言不。直接让杨廷和乱了阵脚。
  杨廷和忍不住再说了一句:“眼下西北边关已破,吐鲁番和瓦剌强强联手气势如虹,一路上势如破竹正往京师而来。情况危急,各位还是拿出点办法来大家一起商议吧。”
  江夏抬头看了杨廷和一眼,杨廷和心中顿时松了口气,暗道一声:“终究还是忍不住要开口了吧。”
  岂料,江夏来了一句:“此事你们商议吧,我没什么意见,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我近些时日都不能出京师去,所以这事我暂时管不了。”
  “什么?”杨廷和顿时惊讶失声。
  他死死地盯着江夏,想要看清楚江夏究竟是故作姿态,还是真的有如此打算。可是看了半天,杨廷和只觉得江夏是越来越像确定了有此打算。
  这怎么行?除了江夏,大明还有谁能够去力挽狂澜?
  杨廷和都忍不住有些慌了,他看了一眼杨一清,大概意思是这是你女婿,你劝劝他啊,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啊。
  杨一清直接把头一扭,没有理会杨廷和。
  原本杨一清的意思是,你当我没劝过啊,我昨天晚上都已经劝大半夜了。难不成你还要我这个当岳父的给他跪下不成?
  但是杨廷和却误解了杨一清的意思,以为杨一清是在为之前江夏离开时,他所做的那些事在和他置气。
  杨廷和又看向李东阳,觉得李东阳德高望重又是江夏的师父,肯定会以大局为重。
  李东阳也的确不负杨廷和所望,接受到杨廷和的眼神以后,李东阳问江夏:“何故近日不能出京?”
  江夏扭头看了李东阳一眼,道:“师父,徒儿有私事缠身,的确不能出去。既然驰援西北一事从一开始就是辅大人在主导,那他必定比徒儿更了解情况。徒儿贸然插手,反倒不美。”
  江夏的意思很明显,言外之意就是:“杨廷和,你不是争吗?你不是要举荐严嵩吗?你不是为了这件事还要引我出京师吗?现在好了,出事了老子就不帮你收拾烂摊子,自己想办法去。”
  杨廷和被江夏那一番话说的又气又怒,但是他现在又不敢对江夏火,只得瓮声瓮气地说了一句:“各位,眼下大明正值生死存亡之际。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以大局为重,以大明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重。切不可因为私人恩怨就”
  杨廷和的话还没说完,江夏突然一下站起身来,反身一脚直接将座下的椅子给踢得倒飞去。
  椅子轰的一声砸在柱子上,因为材质比较好所以没什么破损,不过那声音让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朱载江一下惊醒。
  朱载江惊紧张地看了江夏一眼,连忙拿起面前的一本《太祖遗顺》聚精会神的看着,一边看还一边做思索状,似乎大有一种哎呀,这书太深奥了,哎呀,太有道理了的感觉。
  江夏这突然火也把杨廷和他们吓了一跳,杨廷和还惊魂未定之时,江夏目光凌厉地看着杨廷和,问道:“杨大人,你刚才说的是什么?要我们以大局为重,以大明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重。要我们不要记私人恩怨?”
  “早你怎么不说这句话?阳明先生剿匪平乱,战功显赫,领兵经验丰富你不用,偏偏要用那个严嵩。
  我一早说过什么?严嵩此人没什么才能,只会溜须拍马,谄媚惑上。你听没听?你管没管?
  那个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大局?想过江山社稷,想过黎民百姓?
  如今因为严嵩在肃州只顾自己玩乐,不管京营军纪,以致京营兵将不满,军纪涣散。最后驰援不及,嘉峪关破。整出这么一个烂摊子了,你就跳出了说让我们不要记私人恩怨。
  好处都让你一个人占尽了,好话也全让你一个人说尽了。你真以为这天底下有这么便宜的事?”
  江夏直接将头顶上的官帽一摘,狠狠地砸在杨廷和的胸口面前说道:“听清楚了,大爷我现在辞官!这什么顾命大臣,老子不干了。你不是想要掌控大权吗?你不是想要手握兵权吗?我现在成全你。”
  说着江夏转身看向朱载江,问杨廷和:“怎么样辅大人,你要不要我跟皇上说一声,现在就写传位诏书给你,把皇位让给你如何?反正这样的事你又不是没做过。”
  说完,江夏也不管杨廷和,直接就往乾清宫的门口走。
  乾清宫里的宫女、太监、宫外的侍卫,五位顾命大臣以及年纪尚幼的朱载江。
  他们没想到江夏不仅直接翻脸了,并且还指着杨廷和的鼻子臭骂了一顿。这等于是打脸啊,**裸的打脸啊。
  不对,江夏那一番话冷嘲热讽到了极致,恐怕真让杨廷和选择,他还宁愿江夏煽他两记耳光。
  杨廷和也真想学江夏那样,大吼一声:“老子也辞官不做了,大明爱咋咋地。”
  不过他很清楚,他如果说出这句话,江夏指定会跑回来把官帽捡起来,然后说一句:“恭喜杨大人从此以后可以不在操劳,得以颐养天年。”
  所以江夏这一个举动,他肯定是学不了的。
  不仅仅学不了,并且他还不能让江夏真的辞官。
  杨廷和人生之中第一次感觉如此的憋屈,年纪到了他这个阶段,按理说是很少大忧大喜了。可偏偏江夏这一手,直接令得他憋屈到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为什么?因为杨廷和悲哀的现,他还不能真让江夏走了,他必须留住江夏。
  杨廷和扭头看了王琼和夏渊明一眼,二人立刻会意,赶紧叫道:“诶,太傅大人,冷静,冷静啊”
  王琼一边叫着,一边跑到门口将江夏拦住。
  夏渊明也跟着走过去,劝道:“冷静,不要动怒嘛。太傅你和我孙儿交好,按辈分我是你的长辈。今天我夏渊明就厚着脸皮摆一个长辈的架子,希望太傅你一定要冷静。大明需要你,大明离不开你啊。”
  江夏把头扭向一边,也不说话。但是脸上的怒容却十分明显。
  杨廷和又看向杨一清,杨一清轻哼了一声,那意思是:“现在知道求我了,早干嘛去了?”
  杨一清虽然面子上不爽,但实际心里却乐开了花。
  别人不知道,其实他是很清楚的。昨天他劝了江夏一夜,江夏始终都没有答应出面接手处理吐鲁番和瓦剌大军联手进犯的事。
  但是今天一早,江夏却派人送了消息到杨府,说他决定要出面了。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因为李如柳服食过易螃蟹的丹药以后,情况好转的非常快。易螃蟹保证李如柳两年之内不会出任何问题,两年到了再服那第二颗丹药,保管能再保两年平安。
  所以江夏这才决定,先处理好大明的事。
  如今江夏一番故作姿态,让杨廷和彻底下不来台,心里早就有了底的杨一清看着不由觉得暗爽。
  虽然从成年人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有点儿无聊。但不得不说,这样做真的很爽。
  杨一清把头扭向一边,杨廷和没办法了,只得捧着江夏的官帽走到杨一清跟前道:“杨大人,麻烦帮忙劝劝江太傅吧。以往千错万错都是我一个人的错。”
  杨一清嘴角终于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他扭头过来看向杨廷和。
  能够让杨廷和如此一个顾命大臣直言不讳的认错,恐怕整个朝堂之中也就江夏有这样的手段吧。
  杨一清拍了拍杨廷和的肩膀,伸手接过杨廷和手中的官帽,学着江夏的语气说道:“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改了以后还是好孩子。哦哦哦不对,本官失言。是改了以后,还是好大人。”
  说完,杨一清走到江夏面前,将手中的官帽递给江夏道:“好了,别再闹了。这次的事你就劳累一下,相信你若成功力挽狂澜,杨大人他们不会一点表示都没有的。”
  “若江夏力挽狂澜,当可任宰执。政事、兵事,皆由你负责。皇上未曾亲政之前,我们六个顾命大臣之中,以你为。”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东阳突然开口说了这么一番话。
  什么叫“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下不仅仅是杨廷和、王琼、夏渊明愣住了。就连江夏自己,以及杨一清两个人也被李东阳给弄怔住了。
  宰执?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这是一个脱了大明这个朝代历史的官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