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李承真能感觉到,这几个兄弟们对他们的关心那都是真心实意。
  但这好意他确实无福消受,他李承真首先是个异人,是个求道之人,修道先修心,他最认可的是战国先贤杨朱的思想。
  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列子·杨朱》
  具体什么意思看字面也能理解,大体就是人人都做好自己,既不做有利于自己而有损于天下的事,也不做有利于天下而有损自己的事,那么这个世界自然会变好。
  这同时也是全性那帮妖人所信奉的祖师训诫,不过他们早已走上了歪门邪道,口口声声说什么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结果变成了一群纵欲的疯子。
  只记住了不拔一毛,却闭口不言不取一毫,属实虚伪。
  实际上,先贤杨朱的主张就是贵己,但贵己又并非是利己,而是“己身之最贵重者莫过生命”,说的是人生短促,所以要重视自己,重视自身,不要让其受到损害,因为没法从头再来。
  那这重己和贵生该怎么做呢?那就要“全性保真”,何为全性,那就是顺应自然之性,既然已经降生,那就要好好的活着,物质可以温养自身,那就拿来用就行了,不要亏待自己,无需顾虑太多。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贪得无厌,要懂得节制,一切足够即可,不能过度的去追求物质,同时也不能为了物质去做损害别人的事。
  否则就会被外物左右,使得欲望膨胀,那又怎能做到“不以物累形”的境界呢?
  那么何为保真?顾名思义就是保持生命诞生之初,自然所赋予的真性。
  《列子·杨朱》有言,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死之暂往,故纵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当身之娱非所去也,故不为名所劝,从性而游,不逆万物之所好,死后之名非所取也,故不为刑所及,名誉先后,年命多少,非所量也。
  意思是说远古之人知道生是暂时而来,死是暂时而往,所以要随心而动,不违背自然的喜好,不要刻意规避自身的欢乐,从而不受名誉所诱惑,放任本性而游历,却不违逆万物的好恶,所以不会受到刑法的惩处。
  所谓名誉的大小,生命的长短,都不是他们所考虑的。
  由此看来,虽然杨朱的全性保真鼓励人们顺应本性而为,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却也告诫了人们,在不违背自然所好的同时,也不能违逆万物之所好。
  所以,真正的全性保真,绝不是毫无底线的纵欲,也并非教导人们自私自利,反而杨朱学派更需要懂得克制,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
  杨朱固然鼓励人们放纵本性,但本质上是给上面加了一道锁,人想要放纵自己,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放纵后想要重新节制,那就是难如登天的事情了。
  而现在的全性显然和杨朱祖师的话完全背道而驰,他们无非就是打着释放本性的幌子,把自己为非作歹,发泄,纵欲的行为合理化罢了。
  久而久之他们已经沦为了欲望的奴隶,又如何能得道的?
  所以李承真才会拒绝一众兄弟们的好意,因为超过他需求的财富,对于他来说就是累形的物,对于他的修行不仅没有一点裨益,反而是一种拖累。
  所以只能心领了。
  ………………
  几人互相看了看,摊了摊手,这不知道是他们第几次劝说李承真了,只知道这小子倔的狠,怎么说都不同意。
  “得了,得了,不扯这些没用的了,”金际银看气氛有些僵硬,自然的岔开了话题,“老王,你们家是出什么事儿了?前两天你爹跟我爹发了老半天牢骚,眼瞅着吹胡子瞪眼儿的,又不说给我听,整得我这心痒痒啊。”
  “害,也没什么大事,”王奕摇了摇头,咂咂嘴,“就是我三弟,小也,我也跟你们说过,他小时候去过一次武当之后,回来以后就神神叨叨的,喜欢研究那一堆经文,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但前两天他突然闹腾着说要出家,给我爸气个够呛,我才在旁边劝了一句,险些连我一起打。”
  “嚯,你弟挺有性格呀,”廖云章边说边往嘴里塞了根烟,“后来呢?”
  “还能怎么办?我弟跟我爹谁也说不过谁,后来我爹放话,说有本事让我弟考个清华,要是能考上,他以后二话不说,我弟干什么他都不管,”王奕耸了耸肩,“反正这两天我弟一回家就窝在房里学习,有时候吃饭都不见人影。”
  “嚯,清华呀,你老爹可真够狠的,”苏同玄啧啧称奇,“那地方想进去不难,但想考进去那可就不一样了。”
  “害,不说这些了,反正有我爹兜底,他也不愁没出路,”王奕摆了摆手,“来来来,喝酒喝酒,别养鱼啊!”
  众人又开始推杯换盏。
  ………………
  李承真一身酒气的被送回了梨园,还摇摇摆摆的上了床,想摆出五心朝天的姿势修,却摇摇晃晃的,始终有些坐不稳。
  没办法,只能动用真炁,把血液里的酒精逼出来了一部分,才感觉好了一点。
  我擦,这群人是真想喝死他呀,谁家好人喝酒是伏特加兑威士忌呀!
  再一想想,刚刚那几个狗贼还想拉着他去某个地下的会所去找点乐子,并勒令他每个月至少得和他们出来潇洒一次。
  顿时感觉人生无望。
  李承真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春宵苦短日高起……呵呸,此刻正是修行时。
  李承真深吸一口气,强行让自己从种种外欲中静下心来,尽管这些世俗的欲望对于修行之人来说是阻碍,但换个角度来说,未尝不是磨练。
  就像一块石头到底是绊脚石还是垫脚石,那都是由人来决定的,若是能克服这些环境,对于他的修行是大有裨益的。
  这个世界求道之人,最终的追求是羽化,代表着超脱世界,也可以理解为出世。
  不入世又怎么能出世?
  正是修行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