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佳偶天成
老爷子知道自家老伴儿是在说谁,放下手里半天都没有动一动的围棋,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往门口的方向看了看:“应该快了吧,孩子不是说回村开个证明就回来嘛。”
“我这不是担心吗?你说孩子家里不会不同意这门亲事吧。”听了老头子的话,老太太索性放下手里的抹布,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上的水迹,跑去门外等着了。
听老太太这么一说,老爷子也着急起来。
说起来自家闺女与那孩子的婚事也算是阴差阳错之下的佳偶天成了。
他们老两口感情好,虽然因为只有一个闺女,没有生下儿子来传承世人眼中的香火有些失望,但也不像有的家庭那样苛待闺女,甚至抱养男孩儿。
大家的闲言碎语反而坚定了他们努力培养闺女想法。
心里想着,闺女有本事了也不会不管他们。
再说了现在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大领导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他家闺女也不差。
就算是将来闺女受限于家庭原因,没法子给他们养老,他们也有退休金。
想到这里,老爷子不由感叹现在的政策好。
其实再早以前,他也不是没有起过给闺女招婿上门的心思,但作为男人,对于男人这种生物他还是很了解的,哪有什么好男人愿意当上门女婿的。
那些愿意当上门女婿的,要不就是身体有毛病,要不就是家里乱七八糟,以他闺女那个单纯的性子,自己老两口走了肯定会压不住的对方的。
到时候上门女婿翻身做主都算好的了,万一他要是起了什么坏心思,为了得到家里所有的东西,再对闺女生出坏心,那就不好了。
那么多年,他们也不是没有见过这类的事情。
他们老家就有一例,那家里也是独女,千挑万选给闺女找了个还不错的上门女婿,替他家还了赌债,让他家不至于家破人散。
后来又欠下了不少人情给他找了个工作,对他算是恩重如山了。
结果老两口刚走,没了压制的人,那女婿立马给两个孩子改了姓。
又带着全家人住了进来,仿佛有什么深仇大怨一样,一家人可见折腾那姑娘。
后来更是为了能够迎娶上司守寡归家多年的闺女,放任由家人欺辱妻子,导致女人跳河自尽。
这事儿发生之后,老家附近那一片儿可都像炸了窝一样。
那些招了上门女婿的人,纷纷加强了对男方的压制。
还没有招的,很多也打消了这个念头。
想到当年族老带着人冲进那家后,那两个孩子的惨状,老爷子就有些不寒而栗。
那可是他亲儿子,亲闺女,他居然忍心任由他们被家人当成奴隶使唤。
不过幸好那姑娘在附近也是有族人的,虽然宗族长辈平时不怎么管事儿,但碰上这种事情,还是会出手管一管的。
不然大家还以为他们好欺负,欺负他们族里的姑娘不用付出代价呢。
老爷子也参与了那次活动,最终那个上门儿女婿的工作被族里一位在县城工作的人给搅黄了,全家人也被撵了出去,至于那两个孩子,族里给他们改回了本姓,暂时由族里几位长辈抚养。
虽然那事儿得到完美的解决,但老爷子还是不太放心上门女婿。
毕竟就算是族里为那姑娘报了仇,但人死不能复生,那姑娘再也活不过来了。
所以从那以后,他对于招个上门儿女婿的想法就不如一开始那样坚定了。
在这中间也不是没有人给他介绍过人选,但考察之后都被他一一否决了。
当然,除此之外,那些窥探他们家财的人还使了很多手的。
毕竟在那些人眼中,他们老两口是双职工,又只有一个闺女,那么多年肯定是存了不少钱,要是将孩子抱养给他们,那钱不都是他们儿子了吗。
这些手段被他们一个一个的挡了回去。
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为了闺女着想,他们慢慢也就打消了招上门女婿这个念头。
但是当闺女带着那个还很青涩的男孩子上门,看着他满脸诚意地说自己愿意入赘的时候,两个老人一时间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惊吓了。
反应过来之后便只剩下了惊喜。
惊喜过后,还有些怀疑,觉得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是在打什么歪主意,才会同意当上门女婿。
但是从闺女口中得知那孩子的家庭之后,两位老人对于那个孩子就只有心疼了。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居然会有这种父母,宁愿相信一个所谓的侄女儿,也不愿意相信亲儿子。
任由那个所谓的侄女欺负亲儿子。
老两口心疼他的遭遇,再加上那孩子又是个好的。
那孩子自从知道他们这栋楼经常停水之后,就每天大老远过来给他们提水上楼。
老爷子去年不小心摔到了腿,也是那孩子亲自伺候的,端屎端尿那是毫不嫌弃。
日久见人心,时间久了,老两口被他那些举动弄得暖暖的,欣然接受了这个女婿,恨不得他们能立马结婚,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至于那孩子提出每个月给父母各寄5元钱的条件,老两口非常痛快地答应了。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但是对于老两口来说,那两个人再怎么不对也是这孩子的父母。
他要是真的一点儿不管不顾,他们也害怕有一天会这么对自己。
至于他现在工资不高,这10块钱占据他一半儿的工资的事儿,老两口觉得无所谓。
他们老两口都有工作,到时候也会有退休金,比他们这些孩子的工资高多了,非但用不着小辈儿养,反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贴小辈儿。
再说了,他们闺女也有工作,不指望那孩子一个人养家。
再加上他们也不是没有一点儿算计,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之所以会愿意出这笔钱,也希望能够用这些钱隔断那孩子的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让他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这个小家上来。
因为男孩儿一直没有回来,两个老人很着急,等待的位置由一开始的门口,变成楼梯口,紧接着又下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