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二十岁的三品京官

  自从,和珅将国库变得有钱之后,和珅就已是成为了乾隆皇帝身边的近臣。
  就这样,短短不到五年的时间,年仅二十岁的他,就已是成为了当朝三品大臣!!
  简单地说,如今乾隆皇帝不仅喜欢和珅,而且,还离不开和珅。
  “…………”
  乾隆皇帝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自比十全老人,今天翻新宫殿,明天就要南巡,后天指不定就会打仗…
  而这一切的基础,都需要银子。
  还是那句话,皇帝也是缺钱的。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乾隆皇帝,如今清朝的财政周转,绝不会如此困难。
  在和珅出现之前,乾隆皇帝想要做什么的时候,常常会为户部与国库没钱而十分困扰。
  他的野心很大,想法很多,能实现的却很少…
  而自和珅出现之后,总会想方设法的,从它处敲出银子,满足乾隆皇帝的种种欲望…
  再加上,和珅来对于乾隆皇帝的了解颇深,极是懂得他的喜恶。
  此时此刻的和珅,圣誊之重,丝毫不比原著般的和珅要差。
  其实,和珅就算是放在现实的社会之中,也可以混的很好…
  他忠于集体,对老板忠心耿耿…
  具备做驴子的精神,能力大于工资,提供超出工资的服务与努力,重视老板交给的每一份工作。
  勇于承担责任,会主动为了老板背锅。
  那个老板不喜欢,工资要求不高,多干活,能力强,不要命,一心为了公司的员工。
  这种人,在现在被称之为卷王,在古代被叫做牛马…
  “………”
  历史上的和珅,除了理财之术天下无双外,还最善于揣摩乾隆皇帝的心思。
  往往乾隆皇帝刚想要做些什么,和珅已经是提前将一切,都准备妥当。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莫不是让乾隆皇帝感到既满足又开心。
  所以说,从某种方面上而言,世人皆说,和珅这人,不仅是一个贪官,还是一个弄臣,其实是一点都没说错的。
  历史上的和珅,确实如此。
  而早就更换了灵魂的新生版本的和珅,现在,正在义无反顾的,依旧按照原有的道路走下去。
  甚至…走的更远,走的更好。
  因为,以推翻腐朽满清为目标的和珅,分析来分析去,发现他今后能快速扩张权力的依仗,在短时间内,也仅仅只剩下乾隆皇帝的宠信了。
  “…………”
  乾隆皇帝的喜恶习惯,通过几年情报的收集,已经被如今的和珅,全部都知道了。
  和珅虽然不敢保证自己有能力,可以让乾隆皇帝随时随地的十分开心,但是轻易地挠到乾坤皇帝的痒处,这一点,还是可以保证的…
  是的,现在的和珅,己经有把握做到比原本的和珅做的更好,让乾隆皇帝离不开自己,这是从内部推翻腐朽满清,最为有效的方法。
  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想要推翻满清,内部的推力,也必须要有,然而,外面的力量,也很重要。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今,相比较对和珅有利的方面,对于和珅不利的方面更多,也更加的致命!
  事实上,经过和珅的仔细分析,他发现,如今他要面对的敌人,真的很多。
  多的,甚至能让和珅想想,就感到头大无比…
  和珅如今,虽说表面上风光无限,但是,因为敲打众多官员,为国库敛财的原因,政敌太多,名声太差。
  就连,如今的几个王爷,对他也颇为的不满。
  而这些困难当中,有的是可以轻易解决,有的可以尝试着解决,有的,却根本不可能解决。
  …………
  可以轻易解决的困难,是朝堂之中,政敌太多,盟友太少的问题。
  和珅年纪轻轻,属于有才无德的那一类,凭借着圣眷,却能在短时间内青云直上,年仅二十岁,如今已是朝廷正三品大员…
  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天之骄子,横空降世,光芒万丈,如何不让人感到眼红和嫉妒?
  事实上,除了那些被和珅敲打的官员之外,眼红的官员也很多,因妒生恨的官员就更多了。
  和珅年少轻狂,又因为,为了国库敛财,得罪了不少人,由此树敌更多。
  敌人太多,总不会是一件好事的。
  哪怕因为圣眷在身的原因,他们不敢有所妄动,但是这些人总在暗中盯着你,等待着你露出破绽的那一刻…
  当你露出破绽的那一刻,他们会如同群狼一般扑上去,撕咬着你,让你瞬间身死,变得万劫不复。
  不过,这个问题,看起来虽然说麻烦,但是,实际上反而很好解决。
  抛开那些所谓的嫉妒小人,和珅现在的政敌之中,绝大多数官员之所以敌视和珅,只是因为和珅侵犯了他们的利益罢了…
  在立场变化很快的官场中,所谓的政敌,本质上就是因为利益的分配不均,所造成的敌对状态,也就是所谓权力的划分…
  只要和珅将自己所得的利益、权力拿出一些,分给他们,那么原本生死相对的敌人,马上就能成为他最铁杆的党羽与盟友。
  这个世界上最稳固的关系,不是世人所知的亲朋好友,而是利益均沾的关系。
  因为,亲朋好友可能会因为利益而背叛,而利益均沾的盟友,是不会轻易的背叛。
  至少,在没有出现更大的利益之前,盟友绝对是你最可靠的后背…
  所以,对于这一点,和珅并不担心,对于官场的这些事情,和珅门清。
  …………
  除此之外,就是因为,和珅因为敛败之举,在朝野之中,名声太差,被打酷吏标签的问题。
  自古以来,官场之中,有三种官员下场最惨,一种是贪官,一种是酷吏,一种是孤臣。
  酷吏是官员们,用于称呼严刑峻法的官吏,指用残酷的方法进行审讯,为皇帝的统治,跑前跑后的官吏。
  酷吏这种官员,是皇帝专门提拨起来,针对、对付官员、世家,换句话说,就是热衷“打击上流社会人员”,即官绅阶层…
  在汉代时,酷吏的名声,还算可以,至少,世人认为,酷吏是清官,是对老百姓好的好官…
  不管是官场,还是民间,都认为像酷吏这种官吏,个人政绩大都相当突出,尤其是善于对付官员,打压地主豪强…
  但是,在明、清两代,酷吏的名声,不知道怎么的,早就已经臭到大街上了。
  在官场,还有民间,都认为像酷吏这种官吏,就是上位者为了排除统治上的障碍,所以才放出的一条咬人的狗。
  酷吏是君主专制.制度影响下的产物,也是牺牲品。
  皇帝需要时可重用,不需要便立马抛弃,就像是丢一块脏抹布一样。
  酷吏有几个特点,第一个是比较廉洁,家里面没什么钱,二是喜用重典,不畏世家、豪强,对不服从法律的人,特别是上流贵族,敢于痛下杀手…
  三是名声不好,名声之差,仅次于与贪官,历史上的
  酷吏几乎都没落得个好下场。
  “…………”
  孤臣和酷吏有些相似,但是,又完全不同。
  孤臣没有自己的势力,不会拉帮结派,敢于做他人不敢做之事,在关键时刻,能为皇帝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还有背黑锅。
  在皇帝心中,孤臣往往是“挡箭牌”和“夜壶”,能替皇帝承担骂名,同时也能在朝廷之中,起到稳定和平衡的作用。
  孤臣的下场,相对而言,比酷吏要好上一些,善终的人不少。
  而贪官是贪官,酷吏,孤臣三者中,名声最差,人数最多的官员。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酷吏,孤臣往往只有一两人,贪官却遍布官场,数都数不过来。
  而与贪官,酷吏,孤臣三者相对应的,官场之中,就当属清流名声最好了。
  历朝历代,官场之中,都会有清流的存在。
  他们没有多少的权力,却拥有着连君主专制的皇帝,也为之头痛不已的民间百姓话语权。
  他们可以引导百姓们民意,也能得到百姓们的信任。
  因为清流之官,大多数都是大儒,他们的弟子遍布天下,可以形成舆论优势。
  而历朝历代的贪官,酷吏,孤臣,在代表民意的话语权方面,或是不重视,或是破罐子破摔,根本就不曾留心过…
  也正是如此,贪官,酷吏,孤臣等官员,历史上被清流们活活骂死,用笔杆子写死的,不知有多少。
  像如今,魔祖分魂版本的和珅,压根就没有贪多少钱,在朝野间的名声,还是声名狼藉,骂声一片…
  追其根本原因,这些清流们,倒是要占上一大半的功劳。
  这其实,也是历朝历代以来,清流们的惯用手段…
  他们先是在民间,把政敌的名声搞臭,温水煮青蛙,让政敌们,在不知不觉间已是恶名满天下。
  这样做,不仅可以.以民怨为刀,做到灭掉政敌之用,也能慢慢增加他们本身的名气与声望,可谓是一举双得。
  历史上的和珅,就是死于这招之下。
  “……………”
  近些年,由于陕西大旱,特别是太原府一地,又闹起了蝗灾。
  乾隆皇帝便派和珅为赈灾大臣,前往太原府赈灾。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