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冷娃子

  “嗒嗒嗒……”
  “嗒嗒嗒……”
  马蹄声如雷。席卷出门。
  张庸用力一夹马腹,想要高速疾驰。
  放眼前面,一马平川,太适合驰骋。
  “驾!”
  “驾!”
  大声吆喝。
  将速度迅速的拉升。
  刮过脸上的风越来越大,隐约刺痛。
  爽!
  刺激!
  难怪在西北,骑兵是绝对的王者!
  骑兵配合ak-47,是王者中的王者。如果真的有ak-47,嘿嘿……
  下意识的查看,发现研究进度1%……
  根本就没有进展。
  得,死了这条心。
  估计系统是不可能提供超时代武器的。
  作罢。
  继续疾驰。
  你是疯儿我是傻……
  突然!
  地图边缘出现很多白点。都有武器标志。急忙拉缰绳。硬生生的将战马勒停下来。
  擦!
  那么多带枪的。是要做什么?
  队伍密集。似乎很整齐的样子。一看就是部队。不可能是土匪。
  疑惑。好像北门外没有部队驻守啊!
  “怎么啦?”
  阎广坤从后面上来。发现情况不对。
  张庸没有回答。而是朝孙德喜招手。
  孙德喜策马靠过来。
  “专员。”
  “前面有人拦路。都有枪。有一百多人。”
  “谁?”
  “不清楚。派人去看看。小心。”
  “好。”
  孙德胜不敢怠慢。立刻带人上去查看。
  张庸跳下战马。示意阎广坤也下来。在马背上,太容易成为狙杀的目标了。
  虽然说,几百米开外,被打中的几率很低。
  但是,万一流弹呢?
  他现在的小命很宝贵,可以做很多事,得珍惜。
  历史上,有多少的大人物,都是死在不知名的小兵的手里。他可不想成为这样的反面例子。
  幸好,地图极大的扩展了监控范围,半径增加到了1000米。
  只要对方不是用巴雷特,或者用炮轰,小命还是挺安全的。
  “是土匪吗?”阎广坤问道。
  “应该不是。”张庸回答。随即觉得不对,“你为什么这么问?”
  “最近局势乱糟糟的。很多土匪趁机打劫。”
  “那也不可能跑这边来吧。”
  “有可能。”
  “真的?”
  “上个月,有陕军的运粮队都被抢了。死了十几个士兵。距离城门不到二十里。”
  “什么土匪这么嚣张?”
  “不知道。以前倒是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就是双十二以后……”
  “原来如此。”
  张庸明白了。土匪的机会来了。
  以前,陕军和东北军联手,自然是将土匪压得死死的。
  无论多么厉害的土匪,也不可能是正规军的对手。所以,他们抢掠,也不可能冲着正规军去。否则就是找死。
  一般来说,这种没脑子的土匪,都活不过三集。
  但是现在,东北军和陕军自顾不暇,自然没有心思去消灭土匪,于是,他们就活跃了。
  或许,现在有些土匪,真的是胆大包天,敢袭击军政要员?
  甚至,跑到红党边区门口发动袭击?
  真是猖獗啊!
  “嗒嗒嗒……”
  “嗒嗒嗒……”
  马蹄声急促。
  是孙德喜策马回来了。
  脸色怪怪的。
  “报告专员!是十七路军的人!”
  “陕军?”
  “是的。带头的叫做晁立春。是陕军独立旅骑兵连连长。”
  “他们的驻地在这里吗?”
  “不在。”
  “来这边训练?”
  “也不是。”
  “那他们在这里做什么?”
  “他们要找张冲讨说法。”
  “张冲?”
  张庸有些意外。
  这帮家伙,是要绑架张冲吗?
  得,又是一群头铁的。
  那边红党派来的谈判代表被袭击,这边又有人想要挟持果党的谈判代表。
  话说,两位代表都非常危险啊!不稳定因素太多了。
  不行。必须将这些家伙安抚下来。
  “孙德喜!”
  “到!”
  “你去跟他们说,我是张庸。他们有什么诉求,可以来找我。”
  “专员,我……”
  “你怎么啦?有话直说。”
  “报告专员,我和晁立春有些过节……”
  “过节?”
  “对。以前我们骑兵连和他们骑兵连,闹过一些不愉快。”
  “原来如此。”
  张庸恍然大悟。就说孙德喜回来,脸色怪怪的。
  原来是遇到对手了。估计是两个骑兵连之间有竞争,谁也不服谁。现在见了面,双方还是不服气。
  其实这样挺好。
  有竞争才有进步嘛!否则就是一潭死水。
  咦?
  两个骑兵连?
  好像可以带着一起去剿匪哦!
  据说,老大和老二打架,遭殃的往往是老三。土匪就是老三。
  晁立春和孙德喜互相比拼,遭殃的是土匪。
  好。就这样。都带出去!
  “秦岭。”
  “到!”
  “你去和他们沟通吧!”
  “好。”
  阎广坤于是策马前去。
  张庸默默的监控地图。发现黄点被白点完全包围。
  暗暗皱眉。
  这些陕军,可不要冲动啊!
  别一会儿土匪没有清剿,反而是和陕军厮杀上了。
  自己带的部队,是东北军67军的骑兵连。如果和陕军骑兵连展开厮杀,偷笑的只有日寇。
  但愿……
  幸好没事。
  黄点带着一個白点移动过来。
  举起望远镜,发现阎广坤的后面,跟着一个魁梧汉子。
  穿着陕军的军装。但是没有军衔。
  传言是事变以后,十七路军的官兵,都将军衔领章撕掉,以示决心。包括那位杨总指挥。
  现在看来,传言是真的。他们的领章还没戴回去。
  西北事变……
  大局当然是好的。改变了历史进程。
  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士兵来说,似乎就不是太友好。他们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想起一句话。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的头上,就是生命无法承受之轻。
  在这样的历史大事面前,普通人唯有一声叹息。
  默默等着陕军军官到来。
  对方倒是没有狂躁。规规矩矩勒停战马。举手敬礼。
  张庸举手还礼。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独立第四旅,旅属骑兵连,连长,晁立春,前来报到。请长官指示!”
  陕军军官中气很足。声音洪亮。但是隐隐间蕴含怒气。
  虽然表情控制的很好。
  “你好。”
  张庸点点头。语调平静。
  他完全能理解对方的怒气。没有发作,已经很好。
  眼下的西北,很多人都有怒气。
  事变以后,一连串的反应,确实让普通人很难接受。
  对方一个骑兵连连长,当然也是普通人。
  普通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
  因为你没能力改变。
  军政部对东北军的处置,其实是非常混乱的。
  故意的。
  一会儿要这样,一会儿要那样。
  但是对陕军的处置,就更加混乱。直接要求陕军从27个团缩编成7个团。
  那是大头都不要,只要零头。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粮饷什么的,当然也停发了。
  其实,就是故意逼十七路军起来造反,然后消灭。
  胡宗南带领的嫡系部队磨刀霍霍。
  同时,军政部胁迫十七路军的杨总指挥“出国考察”,将陕军的主心骨扔到国外去。
  没有主心骨的陕军,自然混乱。
  “我是张庸。军政委员会督察专员。你们有什么事?”
  “我们要到前线抗日。”
  “想去抗日?”
  “对。我们要到前线去打倭寇!”
  晁立春大声回答。
  张庸沉默。
  对方的话,他持保留态度。
  怎么说呢?七分真,三分假吧。抗日是真。想要借此保存也是真。
  有些事,也不能说的太透。否则,大家都没意思。
  陕军现在想要生存下来,只有打出抗日救国的口号,争取大义名分上的支持。
  但是,这个口号,其实也是双刃剑。
  既然要抗日,那就要离开西北,前往东面。向东才能抗日。
  就好像东北军这样,军政部命令伱东调,你是不可能拒绝的。因为你的口号就是抗日救国。
  你一直躲在大西北,怎么抗日救国?和日寇根本都不接触!
  必须去淞沪,去鲁南,去安徽,才有和日寇接触的机会。否则,你就是光说不练。
  陕军也是如此,必须东调去前线。
  想留在关中,又高喊抗日,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们找张冲没有用。”
  “为什么?”
  “找我。我能帮你们。”
  “你?”
  “我可以带你们上前线。”
  “口说无凭。”
  “军政部已经有调令,十七路军会全部离开关中,前往抗日前线。你收到这样的命令没有?”
  “没有。”
  “那我现在就告诉你。你想要杀日寇,机会多的是。就看你有没有杀日寇的本事。”
  “你要怎么看?”
  “当然是亲自考核了。拿出你的真本事来吧!”
  张庸毫不掩饰。
  激将法其实很简单。但是很有用。
  有时候,你明知道是激将法,但是你也愿意接受。因为你要证明自己。
  “孙德喜!”
  “到!”
  “放一块拳头大的土块到前面那棵歪脖子树上。”
  “是。”
  孙德喜答应着去安排。
  那棵歪脖子树距离大约100米。只多不少。
  如果能够一枪打中,说明是有真本事的。当然,如果是能够在疾驰中命中……
  那就更好。说明的确是有杀日寇的本事了。
  很快,孙德喜部署完毕。
  拳头大的土块,肉眼只能看到一点点。和黄豆差不多。
  张庸拿出两个弹夹。
  “我给你十发子弹,十发子弹打完……”
  “砰!”
  话没说完,枪响了。
  土块被打碎了。飞溅出一小撮的灰尘。
  张庸:……
  呃,要不要当场打脸。
  你等我说完再打好吗?
  不懂事……
  但是,无所谓了。
  大部分陕军,就是这么粗糙的。
  陕军的前身,其实是西北军。和二十九军是同宗同源的。
  西北军怎么说呢?就是一个字:勇!
  著名的大刀队,就是他们搞出来的。
  没有十二分的勇气,大刀队是不可能战胜日寇的。
  但是西北军基本上不会玩弄阴谋权术。往往容易被敌人收买。或者反间计。
  “专员,你看怎么样?”
  这不,晁立春瓮声瓮气的叫喊。完全不给张庸面子。
  甚至,有可能是故意的。就是故意让张庸下不了台。
  “很好。”
  张庸倒是没什么难受。
  别人是真的有本事嘛!
  既然是有本事的人,怼自己两句也不算什么。
  抗日战场,最终还是要依靠千千万万个晁立春这样的战士,前赴后继,奋勇厮杀,才能取得胜利的。
  否则,个个都是他张庸这样的。都不用打了。直接举手投降。
  说到拼刺刀,他张庸肯定没勇气。
  “那……”
  “奖励你一把手枪。”
  “什么?”
  晁立春皱眉。
  然后看到张庸拿出一把大眼撸子。
  好像是大眼撸子。他只见过。但是没有亲自触摸过。自然是艳羡的。
  张庸拿出来的,的确是大眼撸子。也就是柯尔特m1911大口径手枪。口径11.43毫米。威力很大。弹容量七发。
  因为口径大,威力大,所以获得大眼撸子的美称。是所有撸子里面的天花板。
  由于11.43毫米口径的子弹很难找,所以,大眼撸子在华夏,是相当珍稀的。
  “这是奖励你的。”
  “真的?”
  “怎么?觉得我在骗你?”
  “不是。”
  “那就拿走吧!需要子弹,随时找我。”
  “谢谢。谢谢。”
  晁立春犹豫片刻,终于是接过去了。
  确实喜欢嘛!
  大眼撸子,谁不喜欢?
  你有钱都买不到。旅长都未必能搞到。
  你看孙德喜,两眼发光。毫无疑问,他也想要。那就更加不能客气了。
  “你带来了多少人?”
  “报告专员,整个骑兵连都来了。实有一百三十七人。”
  “一百三十七。我去看看。”
  “请。”
  晁立春在前面带路。
  很快,张庸就看到了这群陕军的骑兵连。
  人长的确实不错。彪悍。
  西北地区,民风彪悍,兵员确实非常优秀。
  尤其是关中一带,很多人以当兵作为生计。他们沉默寡言,但是英勇杀敌。
  久而久之,外人就称呼他们冷娃子。
  其实和那个什么廓尔喀雇佣兵差不多。说白了就是五个字:人狠话不多。
  可惜,蒋某人不喜欢他们,浪费了他们的战斗力。
  如果以陕军为主力的第四集团军没有调走,中条山战役也不会溃败的那么惨。
  “专员,其实,刚才的枪法真不算什么。”
  “哦?还有更厉害的?”
  “专员,我给你再表演一个。”
  “好。”
  张庸点点头。
  然后看到晁立春招呼一个人出来。
  隐约间和晁立春有几分相似。但是没有那么魁梧。偏向于铁条型。
  “这是三弟,晁立秋。”
  “好。”
  张庸示意开始。
  晁立秋策马。疾驰。在马背上开枪。
  砰!
  百米外,泥块被打碎。
  张庸:……
  确实不错。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看到晁立春将一块泥块放在马背上,然后用力拍马屁股。
  战马带着泥块疾驰。和晁立秋相对而行。双方距离百米。
  砰!
  枪响了。
  泥块被打飞。
  张庸:……
  好吧。你们赢了。
  已老实,求放过。我承认你们厉害。
  确实是开眼界了。
  如果让这些人落草为寇,可想而知,会有什么危害。
  如果陕军解散了,很多士兵没有了生计着落,真的去落草为寇,估计西北的土匪都要逆天了。
  不行!
  必须将他们都带走。
  如果陕军缩编,就全部编入自己麾下的部队。
  反正,自己正缺人。
  名义上是三个师。但是没限定每个师多少人。
  5000也是一个师。15000也是一个师。50000也是一个师。几十万也是一个师。
  八路那边一个师有多少万人?估计他们自己都无法统计。
  “你们想要去前线的,有多少人?”
  “我们全部都想去。”
  “好。让你们的军长来跟我谈谈。我带你们去。”
  “这……”
  晁立春的神色终于开始有点拘束。
  刚才的神采飞扬,甚至有点骄傲,都荡然无存。
  张庸明白了。
  对方其实是在假传圣旨。
  其实,陕军的高层,并没有对他们做出明确指示。
  都是他们自己鼓捣出来的。
  但是,无所谓了。他喜欢这一波人。
  必须全部带走!
  一个都不能留!
  检查随身弹药库。安排送货。
  不久,工具人就带着两辆板车到来。板车上面堆满弹药箱。
  “晁立春!”
  “到!”
  “这是给你们补充的弹药。”
  “什么?”
  “既然要杀日寇,就要带够弹药。这些弹药,全部配属给你们!”
  “是!”
  晁立春顿时大喜过望。
  急忙下令部队上去将弹药箱卸下来。然后补充子弹。
  顷刻之间,软瘪瘪的子弹带,都变得胀鼓鼓的。每个人的身上,都携带了超过一百发的子弹。
  多余的子弹,还装在了马鞍的两侧。作为备用。
  【好感度70】
  【好感度67】
  张庸默默的扫了几眼。
  还不错。
  至少不会打黑枪了。
  想要赢得更多的信任,还得加深合作。
  怎么合作?
  当然是带他们打胜仗!
  “晁立春!”
  “到!”
  “我现在要去剿匪,你们跟上!”
  “是。”
  果然,晁立春没有拒绝。
  剿匪?
  那有什么难的?
  正好在专员大人面前露几手!
  “走。”
  “是!”
  张庸带着队伍出发。
  两个骑兵连啊!
  刺激!
  真的。
  队伍浩浩荡荡的。
  “驾!”
  “驾!”
  “嗒嗒嗒……”
  “嗒嗒嗒……”
  马蹄声如雷。席卷三秦大地。
  到达一个村落。
  等等!
  张庸忽然放慢速度。
  红点!
  地图展现一个红点!
  吃惊。
  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村落,居然隐藏有日寇?
  好,好!
  求之不得!
  【未完待续】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