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顺从得以苟活

  南掌一灭,整个中南半岛上就剩下了实力最为孱弱的高棉和占婆国。
  哦对了,还有一个占据着马来半岛尾端的满剌加。
  当消息传到应天之后,所有人都为之沉默,唯有朱棣第一时间给乌斯藏都司的护教王发去了诏书。
  南掌的被灭以及南掌王室的一扫而空被归咎到了乌斯藏都司军的统帅者昆扎西身上。
  朱棣立刻要求护教王严惩昆扎西擅自动兵的行为,但至于是怎么个严惩法,那就只有护教王自己知道了。
  应天城再一次的沸腾了起来,自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立国以来,大明的国土还是第一次如此的辽阔……
  不,已经不能从大明立国开始算起了,应该是整个中原历史上都没有如此辽阔的疆域。
  在百姓们热烈的谈论此事时,文官们却显得很是沉默。
  现如今他们已经清楚,朱瞻壑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之势了,因为朱棣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帝王,他做梦都想做到太祖高皇帝做不到的事情,因为这样他才能在百年之后有脸下去见祖宗,就靖难一事取得谅解。
  从草原筑京观到火烧交趾,再到屠灭倭国,朱棣每一次都在充当瞎子和聋子,这已经让文官们看到了朱棣的态度。
  他们也曾努力过,但结果就是失去了解缙、黄淮等一众中坚力量,就连胡广也被迫归乡养老。
  在素可泰被屠的时候,文官们也想过要不要做最后的挣扎,但想来想去,还是放弃了。
  不是他们不想挣扎,实在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朱瞻壑的每次动兵都有着足够合理的理由,这让文官们很难找到切入点。
  说朱瞻壑滥杀无度,极大地败坏了大明天朝上国的美名?
  这个之前已经用过了,代价就是文官阵营失去了好几个文渊阁大学士,以及各个部门的支柱若干。
  说朱瞻壑违背祖训,进攻太祖高皇帝定下的不征之国?
  也不好使。
  当初朱元璋的确是定下了所谓的不征之国没错,但随着洪武朝的结束,有很多的国家都被更替或者是灭亡了,至于剩下的……
  朱瞻壑所灭掉的安南、倭国、暹罗、南掌等都是当初朱元璋定下的不征之国,但有用吗?
  安南当初是屡次侵扰云南,是朱棣亲自下令征讨的。
  倭国当初也是因为倭患的缘故,朱棣召朱瞻壑进京,让他在草原和倭国之中选的。
  至于暹罗和南掌……
  当初朱瞻壑对暹罗动兵的时候,暹罗的象兵部队越过澜沧江,遥指老窝司,不仅让大明失去了八百大甸司的控制权,就连老窝司也岌岌可危。
  朱瞻壑这是恣意妄为,出兵进攻太祖高皇帝定下的不征之国吗?
  不是,那是被迫应战,征讨违反了规矩的不臣之国。
  最后的南掌就更好说了,那和朱瞻壑没关系啊!是昆扎西做的!
  所以,在几次商议之后,文官面对朱瞻壑的时候只感觉是面对着一个团成团到处乱滚的刺猬。
  他会时不时地伤害到你,但偏偏你手无寸铁,拿他没有办法。
  只不过,文官们没有想到,这还不是让他们束手无策,甚至是瞠目结舌的终点。
  永乐十四年六月初三,高棉和占婆国共同上书大明,请求内附。
  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文官阵营更是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一直以来,儒家士子们都在宣扬以仁治国,以仁义感化那些番邦蛮夷,这种情况从大明立国开始就一直在持续,直到朱棣靖难的时候达到了一个巅峰。
  因为得位不正,朱棣只能选择这种方法。
  但现在,人们发现,并不是以仁治国才能让番邦蛮夷臣服,用武力也可以。
  而且,用武力似乎更高效一些。
  想想之前的兀良哈三卫,他们当初就屡次越境放牧,甚至都敢到大明的军事重镇大宁城下,胆子何其之大?
  后来,永乐皇帝御驾亲征,采用朱瞻壑所提出的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将兀良哈三卫的贵族一扫而空,兀良哈三卫从此被朝廷派去的官员统治,彻彻底底的安分了。
  倭国就更不用说了,大明不仅再也没有出现过倭患,石见银山还给大明每年都提供百万两白银的收入。
  现在,又轮到占婆国和高棉了。
  就在朝野上下都一片欢庆,朝廷也准备下达诏书,同意占婆国和占婆国的内附时,事情却突然僵住了。
  应天府,皇宫,乾清宫。
  “诸位都有什么看法?”
  朱棣看着自己的大儿子,以及所剩无几的内阁大学士,开口发问。
  而这个问题的来源就在他的手上,那是一封奏疏,是朱瞻壑自素可泰发来的奏疏。
  内阁三杨和金幼孜等人都不约而同地低着头,一言不发,朱高炽也站在一旁捻着下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他们沉默的原因是朱瞻壑在奏疏上所写的内容,让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在满朝上下都在等着大明同意占婆国和南掌的内附,让大明的疆域范围达到汉人王朝史无前例的地步,但朱瞻壑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朱瞻壑的看法很简单,所谓的内附,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最终的结果还是让他们自治,这和以前没什么区别。
  只是低了个头,就换来了苟活的机会,等待大明衰弱之后再次图谋更大的,这太便宜他们了。
  所以,朱瞻壑建议,内附可以,但所有官员全部撤掉,由大明派人治理,军队也全部解散,交给大明,此后无论是从朝廷派兵还是由朝廷在当地招募组建都和高棉和占婆国王室无关。
  最后,高棉和占婆国的王室举家搬迁到应天府,或者是朝廷所制定的地方,不再享有王室的封号和特权,由朝廷册封其勋爵,并且世代沿袭。
  总结一下,两个字,过分。
  在文官看来,人家都举手投降并且举国内附了,你不知足不说,还想让人家从君变成臣,还是那种屁权利都没有的臣,这不是过分吗?
  但在朱瞻壑看来,这才叫做举国内附。
  像以前的兀良哈三卫、现在的瓦剌,那叫什么内附?就是求了个绕,大明就认了这个好儿了。
  军队人家自己组建,官员人家自己选拔,治理也是人家自己治理,每年还要用一堆破烂来换取伱大明真金白银的赏赐,同时还享受着互市的优惠和好处。
  那算个狗屁的内附?那就是在你身上一口咬住了,不停地吸你的血!
  吸血还不算,等你虚得没力气了,他们还想着吃你的肉!甚至连骨头都不留!
  认知和决定的不容,再加上朱瞻壑的强势以及之前吃过的亏,这让文官们怎么发表意见?
  他们是有看法,但一说出来就直接和朱瞻壑杠上了,就现在来说,谁特么敢?
  解缙等人是没有办法了,不过你倒是可以去问问辞官归乡的胡广,让他告诉告诉你和朱瞻壑杠上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没有人有意见?”
  朱棣很是“诧异”地扫视了一圈,似乎完全没有料到的样子。
  “那既然这样……”朱棣挺直了身体,取过了一旁的玉玺。
  “吴王世子提出了建议,没有人反对,那就按照吴王世子说的做吧。”
  说完,手中的大印缓缓地盖在了诏书上,留下了一个鲜红的印记。
  ——
  香洲府。
  看着已经修复了个七七八八,只剩下原来暹罗王宫的素可泰,心下很是满意。
  对于高棉和占婆国的事情,他其实并不关心。
  因为就算是朝廷同意了,他也有办法去解决这件事,只不过区别在于要花上很长的时间。
  再说了,朱瞻壑还是有信心的。
  他知道自己那个爷爷是个野心勃勃的皇帝,尤其是在尝过了兀良哈三卫的甜头之后,老爷子怕是迫不及待给大明周边的各国都来上这么一下。
  此前,老爷子只是受制于名声,不好自己开口罢了,现在有人开口,而且还能镇得住官员,老爷子又怎么会不趁着机会借坡下驴?
  “世子殿下!”
  朱平被留在了万象城,现在朱瞻壑的身边就只剩下了朱凌,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经过朱凌的手再送到朱瞻壑的面前来。
  “简笑传来消息,说是帖木儿帝国送来的人已经过了满剌加,正在朝着我们这里过来。”
  “哦?”朱瞻壑挑了挑眉,脸上的表情变得玩味了起来。
  “派人给春武里和碧武理传信,让他们做好准备,我会亲自派人过去接。”
  “是!”
  遥望着南方,朱瞻壑的脸上露出了满怀深意的笑容,同时也带着几分由衷的高兴。
  此前,他就已经说过帖木儿帝国的一千人要交给祝三凤处理,现在终于来了。
  在回云南的路上,他曾经问过祝三凤想要怎么处理,虽然朱瞻壑也知道这会给祝三凤已经结痂的伤口再次撕开,但这是必须要做的。
  因为,当时他其实不是在问祝三凤想要怎么做,而是在向祝三凤传达一个信息。
  想想看,朱瞻壑才是主家,祝三凤无官无爵,只能说是朱瞻壑的属下,朱瞻壑想怎么做,直接通知祝三凤就好了,又何须特意去问?
  既然问了,那就不是问了,而是在告诉祝三凤,你想怎么处理都可以。
  旧的血痂总是不脱落,还时不时地流血,那就只能将其揭掉,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却能够上一些好药,让伤口好的更快,也更彻底。
  更新晚了,抱歉。
  昨天去做了腱鞘炎的手术,虽然是微创,但还是有影响。
  回家之后码了三千多,我对象下班看到了,把我电脑显示器的转接线拔了,还骂我说不想要手了……
  今天麻药劲儿过了,只能用左手码字,效率有点慢,大家见谅。
  一万字奉上。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