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蜕变
日子在琐碎中滑过,一切似乎又归于平静。
六月十七,是皇帝的生辰。以往的年华,皇帝一直是被遗忘的。而今的这个生辰,在某种意义上讲,更像是重生。
在有心人的提示下,皇后特意张罗得格外隆重。
皇宫内外张灯结彩,无不洋溢着喜庆。连守门侍卫布满沧桑的脸上都是满溢着浓郁的笑。
“做卫兵近十载,今天还是破天荒的遇到这样的欢喜,一朝領赏胜过半年俸禄。”
“皇后娘娘仁慈,体恤皇上,连带我们也跟着受用。”
……
殿内舞姬翩翩起舞,帝后频频举杯相邀,衣着鲜亮的贵宾时时奉迎,处处显现着盛世的繁华。
酒热耳酣,皇帝面色温暖,转眸望着皇后,举杯道,“皇后贤良淑德,今日实在是意外之喜。朕谢过皇后的细心。”
四目相对,皇后微微一怔,皇上是在说真心的话吗?她不确定。牢记在心的始终是她的本分,只见她眼波流转,语气无限谦卑,举起手里的杯中酒,“是皇上过赞了,其实真正的有心人另有他人,是她见皇上日夜忙碌国事,有心想让皇上疏松心情,才提议臣妾一起置办的宴会。”
“是吗?”皇帝的眉目挑得高了,眉宇间装满了疑惑,“说说看。”
皇后望定皇帝那对亮晶晶的眼眸,笑意盈然,那样的婉转柔情,任谁看了也不忍别目。
“其实,即使臣妾不说,想必皇上也早已了然于心。”皇后唇畔的笑意又深了些,“宫里除了皇上的红颜知己,还会有谁会如此贴心?”皇后只这样半掩半露的说着,便瞅着皇帝笑着,那身姿宛若就是小女儿一般娇媚。
皇帝的神情恍若一池碧水被清风拂过,微微荡开涟漪,心里的那份喜悦不言而喻。他几乎忘却了今天的日子,每年的这日与往常并无不同,甚至连一碗平常人家的长寿面都不曾有过,而今年今朝的热闹,显然是他人生年华的华丽彰显,有这么多人与他共分享,他岂能无惊不喜?他更惊喜的是她是心思,她总是不显山不露水,默默在背后支持着他,维护着他,她——真的是他的红颜知己。
皇帝心头滚过喜悦,也并没有放松他时时刻刻的警惕。皇后变了,她俨然已经从一个事事较真的小女人蜕变成一个风华绝代的成**人,为何?是真的大方?还是刻意讨好?还是步步为营的局?
皇帝的目光掠过皇后美得不可挑剔的脸庞,那神色虽是不起波澜,心里却不能不思讨,毕竟,皇后是大唐人,大计在前,他必须瞻前顾后,半点不能松懈。
有人借着酒劲怂恿道,“皇上少年天子,俊逸倜傥,皇后贤惠,又有红颜知己,皇上何不册封嫔妃,皇后娘娘也好有个说话的伴儿。”
皇帝抿唇未语,眉目间笼着淡淡的笑意,却是透露了他的内心。
皇后看了一眼皇帝,她焉能不知皇帝的心,眼下,失去大唐庇佑的她,也只能委曲求全,不然,让她怎样?她与皇帝之间并无夫妻实质情分,她不能从中索取到什么。虽然,皇帝看似对她极为尊重的样子,实质,她却总是从皇帝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看到的是若隐若现的杀机。皇帝布的什么局,她不知道,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她还是懂得,皇上是在对大唐虎视眈眈吗?那也不是不可能的,少年天子,熊心威志,有谁不想一统天下?可是,如果,皇帝真的在某一天做到了,那她这个皇后又会是何去何从?皇后在转念间,身子忽冷忽热,像是得了疟疾一样,她能极力控制着身体的颤栗,可心底汹涌滚来的惊惧又如何能驱赶得去?皇后在人群济济中,徒觉悲凉,第一次感觉到周边的繁华与她的格格不入……世间万物总有他的归处,她是不是也改为自己做打算了?
而张雨霞,这个她从前恨之入骨的女人,正可以当作她赖以过度的一枚有力棋子,她很需要张雨霞这样善良的女人。
有了皇后的赞许,这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修得圆满。
在这样的局里,各取所需,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呢?
不远处,张雨霞看到皇帝神色前所未有的明朗,她的心里也跟着亮堂起来,皇帝高兴,她就感到莫大的心满意足,仿若她就是为了皇上而活。
宴会上,鼓乐声声振人心,丝竹之音透锦绣。人们尽情畅饮美酒,享受这美好时光。
这时,如织穿梭的宫女间多了一道神采飞扬的身影,更有眼尖者小声嘀咕,“看,大唐太子来了,他好像没事了……”
我本来就没事,难道说大树只经历了一场暴风雨的侵袭,就挺不过了吗?大唐太子听着那些颇显人情味的话,心底掀起阵阵冷笑,暴风雨固然可怕,可是,当仇恨的須蔓攀满了整个心间时,那样的力量不亚于洪水猛兽,足够唤起翻了天覆了地的腥风血雨。
而他们能说出这样一知半解的话,只能说他们对人生理解的还不够透彻,没经历过风雨,焉能真正懂得彩虹的绚烂之美。
太子觉得自己正在经历惊心动魄的蜕变,他忽然有些同情那些悠闲围坐,煞有介事品尝佳肴的人们。祸起萧墙,又有谁会认识到与繁荣相伴的危险,当那一天来临时,是不是也会有旁人指指点点,以同情的口吻说着他们说过的话,他好像没事了?他们又能否挺得住?
这人啊,总是说来容易做来难。
太子的脊背挺得更直了,宛若山顶上耸立不倒、日益壮大的杨树,他唇畔绽露的笑容堪比那明晃晃的日头,那样的傲气是从骨子里迸发出来的,让人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