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世纪对话
这是在为难人,但尺度是可以接受的,拿海滨的美食去为难内陆人士,顶多算是恶作剧而已,而且是个温柔的恶作剧。
卢世荣和桑哥能做到宰相的位置,必定是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心的精英,二人不约而同地作出判断,刘骁是个宽厚的仁君,迎合他,让他觉得开心,求和就有转机。
再难吃的食物,也是食物,以两位宰相的意志力,不至于吞咽不下去,可他俩偏偏作出各种姿态,眼泪汪汪的求饶服软。
那木罕一直没说话,他冷眼看着两个宰相的丑态,忽然说道:“都交给我吧。”
说着端着锅就开始猛吃,不但把鲅鱼饺子全吃了,连汤都喝的一滴不剩,喝完之后一抹嘴:“痛快,没饱。”
刘骁觉得有点意思,笑问:“这么硬的一锅鲅鱼饺子,尚不能满足北安王的胃口么?”
那木罕说:“还不够硬,我们姓孛儿只斤的汉子,喜欢吃最硬的菜。”
说罢将手上的盘子和醋碟砸碎,拿起一块碎瓷片放进嘴里大嚼,直吃的满嘴流血也不动声色,就这样静静看着刘骁。
这是表态,也是示威,大元朝并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成吉思汗的子孙也不是任人欺凌的软柿子。
刘骁道:“且住。”
那木罕停止咀嚼,嘴角滴血。
刘骁感慨道:“人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我要有那木罕这样的儿子该多好啊。”
凡事见好就收,那木罕吐掉满嘴血渣,问道:“太师,条件可否放宽一些。”
刘骁说:“可以,忽必烈退位,你那木罕登基为元帝,两国为父子之邦,以黄河为界,岁币嘛,可以慢慢谈。”
那木罕色变,这比上一条还狠,离间父子,这是想让我死啊,还有父子之邦,岁币,哪一条都不是忽必烈能答应的。
那木罕还想争取一下,但刘骁已经让人把桌子上的餐具都收走了。
堂上一个人实在忍不住了,刘骁的长子刘蜀向来以嫡系继承人自居,又战功赫赫,傲视弟弟们,现在父亲夸赞别人家的儿子,还当众表达羡慕,他没法冲父亲发飙,却不会惯着那木罕。
“北安王,想吃硬菜的话,本将军这里有。”刘蜀亮出配枪,“蜀造轮手枪,精钢打造,铜壳铅头,无烟火药,一颗五钱三分,你要吃多少,管够!”
刘骁横他一眼:“大胆。”
人家来和谈,吃瓷器是行为艺术,是一种表达,你让人家吃家伙,就落了下乘。
这边桑哥也轻声劝道:“适可而止吧。”
那木罕想起来时父皇的叮嘱,随机应变,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胜利,和谈本来就是缓兵之计,即便一时认怂又如何,宋人怂了三百年,,什么叔侄伯侄的国与国关系都坦然接受,硬是熬死了辽和金,忍耐也是一种本事啊。
这个条件并非不可接受,大不了等有了实力再打回去便是。
当然那木罕也不会松口,决定权还是在忽必烈,他请刘骁宽限几日,有了准信儿再来报告。
刘骁挥挥手:“你回去吧,给你阿布带个好。”
那木罕等三人再次行跪拜礼,口称大皇帝万岁,官家欣然接受,虽然他一直充当的是牌位,但能坐在燕京城下做牌位也是赵家天子独一号了。
使者倒退着离开,出了门才昂首阔步离去,那架势不像是来求和的,倒像是来受降的。
“虎死不倒架,蒙古人还没尝到过失败的滋味。”刘骁说,“他们确实有资格骄傲,但是这骄傲耗尽了这个民族上下千年的造化,再过几十年,蒙古人会从全世界退却,回到贫瘠的漠北,再过几百年,他们会被辽东的女真人降服,会被北方更加野蛮的罗刹人灭国,最终变成一个夜郎小国。”
世人皆知刘太师会奇门遁甲推背图,上知五千年,下知五千年,他说的指定没错,语言间的奥义更是让大家深思,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国家民族亦是如此,你这一代豪横的太过分,子孙后代就得低头弯腰。
最后刘骁叹了一句:“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做人如此,做事如此,国家民族亦如是。”
……
大都,太液池西侧的隆福宫,真金太子薨后,忽必烈就搬到这里,战争期间,为了稳定军心,秘不发丧,大都军民并不知道真相。
出城和谈的使者回来了,三个人灰头土脸,想必没得到什么好结果,这也在预料之,忽必烈很想听听对方的条件。
那木罕紧咬牙关,还是将条件说了出来,黄河为界,父子之邦,还要忽必烈退位,自己登基。
“可有书信?”忽必烈问道。
那木罕心一凛,大意了,没找刘骁要一封对方出具的书面件,此刻全凭自己一张嘴说,父皇怎知哪一句是宋人提的,哪一句是自己加的私货!
“宋人只说传个口信,具体还要父皇来谈。”那木罕赶紧把锅甩了。
忽必烈哈哈大笑:“你就算要,宋人也不会给你,他们就是想离间我父子,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那木罕长出一口气,得亏父皇英明,换了小心眼的皇帝,自己的政治前途直接完蛋。
“不谈,让他们来攻城。”忽必烈一锤定音。
到底是一代雄主,任何事情都打不垮他,忽必烈用最短的时间恢复了意志力,他不是懦弱的宋人,不到最后时刻决不言败。
皇帝手上还有牌,他已经将玉昔帖木儿再度派出去,这回不是硬碰硬,而是打游击,不和白龙军打,只打河北忠义救国军。
大都城内的百姓都被动员起来,上城协防,违抗者杀无赦。
对此忽必烈有自己的想法,就算真的要投降,也得打到山穷水尽再说,否则会被敌人瞧不起,再者说,以他的分析,宋军维持如此犀利的火力输出,对于后勤供应的压力极大,即便自己不去袭扰后路,光是复杂的海运陆运就让人崩溃。
自己压力大,宋人的压力或许更大。
他猜得没错,此时的白龙军已经陷入缺粮少弹的尴尬境地。
农业社会向前工业社会过度的时期,一切都在磨合之,协作没那么的丝滑流畅,虽然前二十年有着一定的积累,但在战争面前,再雄厚的积累也会迅速耗尽。
刘骁突发奇想的大手笔,调动了几十万人为之服务,远征军所用的一切都是后方江浙农村提供原材料,工厂加工,运输到码头装船,万里遥远运到大沽口的码头,水陆并进,运到大都城下,各个单位之间的协调,各类人和事引发的矛盾,流程引发的阻梗,偶然出现的事故,都会放大十倍百倍,甚至一个地方的阻塞回引起整个大流程的停滞。
前线已经没了甲乙等口粮,弹药也只剩下一个基数,基洛夫飞艇老是出故障,机器上的润滑油不适应北方气候凝固了,方向舵卡死,只能直来直去,炸弹也没与几颗。
此时刘骁最担心的是一场暴雪加降温,那他就成了莫斯科城下的拿破仑了,麾下川军虽然耐苦战,但在暴虐的大自然面前还是不够看,数九寒天还没到,在此之前如果打不进大都,兵败的概率激增。
打仗不是儿戏,刘骁也不敢托大,这些事情他不敢泄露,只有最核心的几个人知道,大部分士兵还是信心满满,等着进大都过年呢,为了表示弹药充足,刘骁甚至派出几个打猎小队,每天出去猎兔子野鸡之类,枪声不绝于耳,这是演给元军细作看的,也是演给河北忠义救国军看的。
这帮孙子最鸡贼,只要看到白龙军不行,扭头就能抱忽必烈大腿,说什么曲线救国,等待时机反戈一击。
当然情况也没那么危急,河北今年粮食丰收,刘骁打了几个豪强,没收了巨量的粮食牲口,光蒙古马就缴获了一万多匹,自行车兵的相当一部分已经换装为真正的骑兵。
很快忽必烈的回信来了,意思很明确,不接受苛刻条件。
那就打呗,刘骁下令把重武器全用上,全力攻打丽正门一个点,恰好一批军火历经千辛万苦送到,包括从则天号上拆下来的重炮和海战用的炮弹,冰天雪地,大炮怒吼,溜溜的响了一夜。
丽正门是大都的南门,炸塌这座城门并不是结束,只是开始,宋金时期城防建设登峰造极,各种瓮城闸门藏兵洞一应俱全,大都是首都,也是军事堡垒,城门一座连着一座,攻下一重还有一重,这是极其艰苦的巷战。
苦活累活,先紧着仆从军上,这是他们的宿命。
里桥一战,宋军缴获大量武器,这些武器自己不稀罕用,回炉炼铁可惜,就拿来装备忠义救国军,也不是谁都能拿,谁愿意打头阵就赏给谁。
最积极的竟然是史家,史构被诛之后,其他史天泽的后代弃暗投明,忠勇可嘉,忠义救国军本来就是各家族私兵武装组成的乌合之众,彼此之间各种倾轧,武器弹药是他们最渴求的,白龙军自用的那种讨不到,怯薛军留下的战利品也是上乘首选。
装备了燧发枪的史家军蜂拥攻进了倒塌的丽正门,立刻遭到元军痛击,两方围绕着废墟展开惨烈的争夺战,箭矢铅弹漫天飞舞,尸横遍野,打到后来,刘骁都不忍心观战了。
他不禁设想,如果用白龙军往上填,自己又能接受多大的牺牲。
大都城内埋伏着一支军统司的秘密部队,但刘骁不打算使用,杯水车薪,于事无补,白白损失了,再想埋下暗线又得二十年。
他承认低估了忽必烈的意志。
忽必烈在苦撑,蒙古人向来攻城略地,逼迫人家投降,从未有过困守坚城的战例,得亏是他这个皇帝的威信尚在,镇得住,换了二旁人,早就投降了。
他几次亲临战场,不惜杀了两个擅自后退的万户,勉强守住了丽正门,但是破损的城门就像是一个心头的伤疤,无论如何弥合不了。
坚守是因为希望,但忽必烈的希望如同夏日的肥皂泡,一个接一个破灭了,大都城并没被全面封锁,外界的消息还是能传进来的,最先传来的是路军兵败的消息,河南各处起义反元,伯颜想回大都,先得打上几十仗。
最坏的消息是,上都居然被白龙军攻占了!
于锦率领一支精骑化装成怯薛军,千里奔袭,轻取上都。
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忽必烈站在版图前,看似大元的账面上还有很多领土,实际上都是薛定谔的状态,不知道不代表没发生,至少在河北,大都已经确确实实是一座孤城。
他答应亲自和谈,就在丽正门下,与宋军的实际控制人谈,而不是与宋皇这个傀儡谈。
其实刘骁也快绷不住了,忠义救国军有崩盘的危险,没了仆从军,他很难再打攻坚战,忽必烈愿意谈,那再好不过了。
两下约定了时间,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宋军在丽正门外搭了一个帐篷,华丽异常,用的是老虎狮子和豹子的皮做成,帐篷在两军射程之内,但谁也不敢,也不会在这时轻举妄动。
大英雄光明磊落,不搞小动作。
刘骁在帐篷下等候,为了今天的会面,他设想了许多台词,最终都否决了,临场发挥吧,想到啥说啥,行头也很随便,一件普通士卒款式的短打二尺半,绑腿加高腰皮靴,扎着牛皮武装带,配枪佩剑,戴一顶棉军帽。
忽必烈是从废墟上下来的,两个侍从搀扶着一个魁梧雄壮的巨汉缓缓而行,衣着华丽,头戴蒙古人典型的钵笠帽,走上几步是气喘,不像是个皇帝,倒像是个做肚包肉的网红。
“大汗,久仰了。”刘骁上前行拱手礼。
忽必烈看看他,眼光扫过后面那些穿着同样枯草黄色军装的年轻人,判断眼前这个比真金太子还要年轻的家伙就是刘白龙。
“大汗里面请。”刘骁将忽必烈的侍从拨开,亲自搀着他的胳膊进帐篷,一边走一边絮叨:“大汗脸上有黑斑,眼圈也发暗,这是经常熬夜,心绪不宁导致的,肝不好,肾也不好,得注意身体啊。”
忽必烈笑道:“你退兵,朕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