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百零七章 刘昊钦点状元郎!

  第两千二百零七章 刘昊钦点状元郎!
  将方仲永的考卷粗略一看,果然是文采斐然。
  此子还有过目不忘之能,遍览群书,别人四五岁还在吃奶玩泥巴,他就能读书明道成举人,可谓是天纵之才。
  能走到这一步的,可以说都是几个世界里面的智力最顶尖的天才了。
  不过再怎么样天才,荀彧、郭嘉等七绝大军师,辅佐王朝腾飞的智谋之士,还是有资格评价的。
  送到殿试来的名单并不多,寥寥数十人而已。
  刘昊一目十行的扫掠,其中不乏眼熟的名字,都是历史长河当中,留下过煊赫足迹的。
  最终,他手里只剩下了三个人。
  李鸿章:综合评分94!
  【此人多学博闻,精通国政,可为一州之牧!】——93诸葛亮。
  【此人言辞犀利,口绽莲花,有上古纵横家遗风,阴阳开阖,风采凛然!】——95荀彧。
  ......
  王阳明:综合评分97!
  【通彻经略,知晓道理,有经天纬地之才,文道宗师之资!】——97,庞统。
  【诗笔清婉,书法尤通神,足为临池之模范,一心不动,文气浩然,下笔如有神!】——98贾诩。
  【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历经圣文之道,必宗师也!】——96,郭嘉。
  ......
  李鸿章不用多提,刘昊前几年攻伐大清世界的时候,就曾经见过他,经过了几年的沉淀,他的属性能力,果然有了不小的进步,可堪大用。
  至于王阳明这个名字,更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了。
  后世刘昊经常听人说“做人王阳明,做事曾国藩”,王阳明与曾国藩这两人相提并论,后世万万人崇拜,连国外的学者都对其钦慕不已,其资质自然不用多说。
  刘昊忍不住在系统里面,查询了一下王阳明的属性能力:
  王阳明——武力67,智力95,政治93,统率75,才气97!
  特技1,一心不动:王阳明养气功夫,已然臻至极致,一心不动,万妄不侵!
  王阳明武力+1,智力+1,政治+1,统率+1!
  特技2,知行:王阳明知行合一,万物一体,乃是宗师之资。
  当其突破文道境界之时,智力与政治属性,将会获得相应的提升!
  “这等属性能力,比起七绝大军师出道之时,也不逊色多少了,日后好好栽培,必然是王朝重臣,名震千古的文道传奇......”
  刘昊将王阳明考卷收了起来,目光落在了最后一处上面。
  王猛:综合评分99!
  【其人谋略不世出也!】——评分99,郭嘉!
  【王猛此人,博学广闻,精通兵事,谨重严毅,胸有江山之阔,气度雄远,见所未见!】——评分99贾诩。
  【此人之才,吾远不如也!】——评分100,徐庶。
  ......
  对于王猛的评价,也是出奇的一致。
  七绝大军师一致将他列为了第一流的人物,徐庶甚至还隐隐的有些自叹不如的意思。
  “不愧是功盖诸葛第一人啊,王猛这出场可谓是拉轰至极了......”
  刘昊按卷微叹,收起了众人的考卷,吩咐道:“传文试考生入文华殿。”
  “喏!”
  老总管李莲英心领神会,疾步走出殿外,传信去了。
  “宣王猛、李鸿章、王阳明、方仲永......等文华殿觐见!”
  那些举人士子们都在王朝学宫里面候着,翘首以盼,只听到宫中来了圣旨的宣见,俱都心神摇曳,为之而震动。
  被叫到名字的固然是兴奋激动,没有被叫道名字的,也是捶胸顿足,心里暗自悔恨懊恼自己没有发挥好,以致于错失良机。
  因为谁都知道,此时被点中名字的,几乎毫无悬念就此平步青云,将来可能出将入相,宰执国政......
  王阳明、李鸿章等人,迎着众人羡慕嫉妒皆而有之的目光,与七绝大军师一起,随李莲英入宫,直赴文华殿:
  “陛下,殿试摘录众人,皆已经在门外恭候。”
  “带他们进来。”
  “喏!”
  王朝举人,整理衣冠,肃然入文华殿。
  进入到文华殿,这些举人们,才明白什么叫做帝威深沉。
  刘昊高坐赤金龙座之上,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睥睨一切的霸道。
  面对如此帝皇威仪,王猛、李鸿章等人心里凛然,轰然拜倒,以额抵地,恭声说道:“圣皇万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皇万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十人齐齐拜倒,心无杂念,虔敬无比的高呼万岁。
  “都平身吧。”
  刘昊摆了摆手,开始一一点评众人交上来的考卷:
  “王阳明知行合一,有古圣人之象!”
  “李鸿章主张出使罗马,要为王朝,博取利益,切合实际,堪称国之上策!”
  “王猛则是提倡劝课农桑,开放山泽,兴修水利,改进耕作,可使田畴开辟,仓库充实,整顿军备,以待时机,军事政治,面面俱到,此王霸之才也!”
  ......
  众人交上来的文章当中的思想与道理,不用翻看,已然全部都刻印在了刘昊的脑海当中。
  此时一一评论,无一差错,殿内众人心里更是凛然,心里暗暗的敬服不已:没想到,圣皇陛下,非但是神武无敌,威震八荒,就连圣文之道的造诣,都如此厉害!
  将众人文章道理点评完毕,刘昊心里不疾不徐地开口说道:“探花李鸿章,榜眼王阳明,状元王猛,此三人为中书侍郎,协助尚书台处理朝政,同时入王朝学宫,习圣文之道,若有突破,必有重赏......”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