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木槿之意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正思量着如何是好,皇上转身背对着我,目光落在眼前的鲜花上,也就不再为难于我,其实也并没有真的打算为难我。
我抚着一下额头,紧张的心也就慢慢安心了些。
前一日夜里刮了大风,下了一场雨,以为被雨水洗礼后,花瓣自然也掉落了不少,没想到花开的更艳了,给御花园增添了一抹新意,闻着扑鼻的花香,瞬时,心旷神怡。
“这些花开的可真好!”我忍不住赞叹道。
对美的事物,总是让人不由得心生喜欢的。
皇上悠然间眉目凝眸,“奥?冰汐,你倒说说看这些花如何个好法?”
皇帝似乎对这话研究起来,一时兴趣正浓。
话是我说出口的,怎么的,我也不能扫了兴。
我伸手轻轻抚摸了一下离自己最近的百合,解释道:“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百合花自古寓意着吉祥,百事合意,再看这牡丹花,象征着富贵之意”又指着开的灿烂的兰花,“兰花则是贤德,美好的象征,父皇,你看,这些花不仅开的好,寓意也暗含甚好。”
皇上静静地听着我这番言语,没有置评,而是指着一旁不起眼的木槿花说:“冰汐,你再看看这,与她们相比如何?”
木槿花,乃是一种常见的庭院灌木花种,别名白槿花、榈树花、大碗花、篱障花、清明篱,一般朝开暮落。我不知道他特意提到这种花有什么深刻含义,不过说实话,比不得百合、牡丹、兰花好看。
不禁蹙眉道:“木槿花,开的虽好,却不及百合的洁白无暇,牡丹的艳丽动人,兰花的清新脱俗。”
我也是实话实说。
皇上微点了头,道:“如果在木槿花和这些花中选择其一,世人皆会弃木槿选后者,可人啊往往忽视了事物的内在,你再来看她们之间有何不同?”
我顺了他的话,仔细瞧了瞧,百合,牡丹,兰花这三中花经过一场雨大,地面上掉落了不少花瓣,再看向木槿花,诧异十分,地上的花瓣明显少了很多。同样是经历了一场风暴,为何最后的结果是不同的。
“可瞧出什么来了?”他淡淡说道。
我轻轻嗯了一声,不得不承认皇帝观察的很细致入微,而我却只看到这百合,牡丹和兰花的美艳。
他眉眸一沉,“花开的再好,也抵不过终究要凋零的惨败,人亦是如此。逆境之中,如果没有木槿花般的隐忍和顽强,在风雨交加中,不过是繁华一现,得不长久。人往往只看到了其中一点,若是不放在一块相比较,哪里能看的更清?更远?”
皇上这句话给我深深的触动。我想,他说的是花,也是在说人,他只是委婉的说出了几位爷所处的形势。
几位爷如果从单方面看,出类拔萃,与众不同,也是难得的佼佼者。可是,要是把他们几个放到一起比较,选个最出色的,一时之间也是难以抉择。
立太子之事,就好比如此。皇上再怎么顾念大皇子,他终究明白大皇子早已离开人世,再如何不舍得,放不下,皇位终将要另选他人,从他剩下的几个儿子里选一个适合人选继承皇位。皇上迟迟不立太子,意味着几个儿子都有希望继承皇位,谁能在逆境中隐忍,最后运筹帷幄,那才是真正的难能可贵。容妃这步棋虽然抓住了良机,却也是走的太急了点,从而让皇帝看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对皇位的渴望之心。
我忽然开始有点欣赏起这不起眼的木槿花,每一次的凋谢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绽放,因为他们明白起伏总是难免,人生有低潮,也有纷扰,如果可以初心不改,隐忍坚持,即便历经磨难,春去秋来,四季轮换,也终会生生不息。
换言之,一个能堪大任的人,必定是需要这种精神的。
从这件事上,我有些钦佩这位北漠皇帝,那个位置,光有才有德,是远远不够的。
皇上屏息静气,凝视前方的木槿花,我浅浅一笑似有感慨道:“父皇说的虽是木槿花,其实真正所指是几位王爷。”
忽然,皇帝的目光不再看向那木槿花,而是停留在我身上,静默了会,淡淡道:“冰汐,你与朕宫里面那些女子相比,多了几分聪明,这也许归咎于你皇祖母把你教的好,可往往也成了你的缺点,真是因为你的聪明,也许有一天反而会害了你,因为她们一旦看透会隐藏于心,而恰恰这一点是你做不到的。”
他的话让我心头一惊,我仔细斟酌着他说的每字每句,可并没有觉得自己哪里错了。
于是,我不解道:“冰汐愚钝,还望父皇指教一二。”
他凝视着我,嘴角多出了几分笑意,却含着无奈,他说:“你看,这便是。”
我一脸疑惑,默然不语。
他也不卖着关子,随即解释说:“你几次冲撞了朕,朕若是杀了你也不为过,也许别人会觉得朕是碍于你楚国公主的身份,碍于楚国,如果真是因为忌惮这个原因,那朕还如何统治北漠几十年,你可知朕为何迟迟没有处罚你吗?”
听罢,脊背丝丝发凉,脸上笑意全无,困惑摇了摇头,低声道:“冰汐不知。”
“因为你敢别人所不敢,言别人不敢言。老七的事,朕看的很明白。老四与老七从小情深,冒死求情,朕倒不奇怪,可你,嫁来北漠时间也不长,与老七私下交情甚好,也不至于不顾性命之忧,可足见你也是个重情之人。至于立太子的事,了解了朕的意,便闭口不再提起,而你倒是一脸无惧说起,若非心中坦然,也不会如此。还有刚刚逼药之事,朕若不是体谅你这一片孝心,现在你也不会好好的站在这里和朕说话。”说到这,皇帝叹了叹气,有些伤感,“如今在这宫里,能凭着自个的意思,说真话的不多了。”
皇上这话,不免心生感慨,皇室的身份,固然尊贵,让人羡慕,可是这份尊贵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皇室中人,又有几个能随着自己的意思做事的,连皇帝有时候都身不由己,又何况其他人,七爷如此,四爷如此……………………
而我呢,其实也并不完全像皇帝说的那样,我心中也是有害怕的,可是,自己如果认为那是该做的,就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哪怕最后的结果不如人意,那也是心中无憾了,至少自己尽力了。
我沉静了容色,静道:“这大概是因为冰汐有着自己的一份坚持吧,如果那是对的,是情有可原,便会坚守初心。”
如果连初心都无法守住,那人生还有什么值得留恋和痴迷的东西呢?
皇帝脸色渐渐微沉,他言声说:“好一个坚守初心,今日朕和你说了这么多,也是让你明白一件事,宫里不是个随自己意的地方,一言一行得知道分寸,一旦,越过了那个度,那便是犯了宫中的大忌,是容不得的。”
皇帝的一言,我的手心里早已生出冷汗来,他这是从侧面告诫我不可有下次,他可以容我一次两次,一旦做过了他可容忍的度,那便要能承认住所带来的后果。
因为他是皇帝,是整个北漠的君王,对于越过他的底线的人,是无法容忍的,他对我已经是无上的开恩,不然,我现在可能得结局还不及七爷。
我到底是该感谢他的好心提醒?还是感激于他对我的容忍大度?
又或者是他欣赏我这种坦然无惧,而他自己却不能随心所欲吧。
我恭敬的一字一句说道:“父皇今日的话,冰汐牢记于心,回去以后自当好好反思。”
相比于其他人而言,他对我确实格外宽容多了。
听我说完,他微微点了点头,道:“真要是记在了心上,也就罢了,可莫要好了伤疤忘了痛。”
众人皆愕然,连我也是微微一怔。这话是在说我吗?可觉得又好像不是。再反应过来时,苏姐姐不知何时已到了跟前。
我这才恍然,这话明面上是说给我听的,实则是说给苏姐姐,甚至某些人。
“臣媳给父皇请安。”苏姐姐颔首道。
皇帝微微抬手示意她起来。
“苏姐姐你来了。”我柔声道。
她冲我微微点了一下头。
皇上看了一眼苏姐姐,眉宇间淡淡道:“今日怎么有空到宫里来了?小阿哥最近可闹腾了?”
苏姐姐低首道:“回父皇的话,因为要打理府中琐事,有些日子没来宫里面,今日得空,雪心做了些母妃平日里爱吃的芙蓉糕,带了过来。至于小阿哥,最近也不闹腾了,反而变得乖巧懂事些,前些日子还吵着要进宫看看他的皇爷爷呢。”说起小阿哥,刚刚还郁郁的苏姐姐一下温和了许多。
在小阿哥身上,苏姐姐可是操心的很,从出生到现在,都是她亲自带的,交给别人,她不放心,毕竟是她心头肉。在这世上,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两个人莫过于三爷和小阿哥了。
皇上目光赞赏道:“平日里照顾小阿哥,还要操心府里上下,也难为你了,老三有幸娶了你这么个贤惠的妻子。”虽然容妃的事让皇上生气,他是个明事理的人,没有因为此事牵连到苏姐姐,从他言语里,对这个儿媳妇的知礼贤惠方面很满意。而后转向我叮嘱道,“冰汐,你可得好好学习才是。”
我默默点头应道。
心想,在如何做一个贤惠的妻子方面,我的的确确应该向苏姐姐好好学习。
苏姐姐谦卑道:“父皇谬赞了,雪心只不过在做一个为人妻,为人母应该做的,往后要学的还多。”
苏姐姐性子温然和善,一向谦虚有礼,她这么说,我一点也不意外。
“你母妃那可去了?”皇帝问道。
“去过了,说了会说,母妃说我有些日子没来宫里了,父皇身子又不好,还时常念叨着小阿哥,让我回去的时候过来看看。”苏姐姐忙回道,末了,不忘看了看皇上,见并未动容,也就不再言语。
我心下会然,苏姐姐说这番话,其实是为了容妃说的,一方面让皇帝知道容妃时刻牵挂着他,另一方面,知道皇上心念着小阿哥,特意说起。其实,苏姐姐也是个聪明的女人,只是比起那些锋芒毕露者,她更喜欢低调些。
皇上虽不为动容,但比之前,脸色稍微缓和了许多,不再一副严肃表情。
今日苏姐姐只带了身边的一个丫鬟来的,皇帝兴许也注意到了,他问起:“老三呢,怎么就你一个进宫,他没陪你一起吗?”
正纳闷着,苏姐姐闻言,微沉着神色,垂声道:“三爷,他……他有些不适。”
额?
不适?
皇上蹙眉道:“病了?”
我心想,莫不是因为立太子之事,三爷不好常在宫里走动,以免见了皇上,又惹了一肚子气。索性干脆称病待在府里,等风头过了。
正思量时,皇帝的脸色已是不悦:“是真病了,还是故意称病?”
看来,皇帝也是和我想的一样,认为三爷并不是真的生病。
此话一出,苏姐姐的脸色极为难看和尴尬,她低声解释起来:“父皇误会了,三爷他确实是病了,近来一直忙着灾情的事,前天夜里下了雨,三爷回来的时候全身已经湿透,偶感了风寒这才病倒了。起初,三爷还让臣妾不要说,不想父皇误会,这才违背三爷的话言明此事。”越说心里越觉得委屈,眼眶已经红了起来。
夏季本就雨水较多,连日来雨水不断,让许多地方闹了水灾,情况刻不容缓,为让百姓不受水灾隐患,这才安排三爷着手此事。
这般言辞恳垦,不像在说假话。
是我误会了,再看苏姐姐时,心里觉得有愧。
不由的也帮着说话:“灾情危害着百姓的,让他们流离失所,这一直是父皇忧心的事情,冰汐虽不常出府,却也听闻三爷尽心尽力处理水患,帮助百姓度过难关,在百姓中无不称赞叫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