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先掃門前雪
時間在日月更替中持續推進,師弟的出關并未讓藺重陽的生活提速多少,即將一千五百歲他,已經提前開始過上了老年生活。
但他這個年齡,放在苦境平均年齡上看,也不過是身為小輩該有的年齡。
對于藺重陽想法,身為師弟的非常君一笑了之,他在出關后不久,便用修行一魂雙體所塑的分體,與厭火天獠一同,前往了閻羅鬼獄。
閉關前就說好的事情,他一向守信,而且鬼獄那個地方,應當還能再深入開發一下。
所謂的一魂雙體,因為分體的功力需要本體灌注,并不能單獨修煉,所以這個法門并不適合用來戰斗。
同樣,因為是同一個元神操作,所以在根基不足之時,還要考慮分體會不會因為離得太遠,直接當場失聯。
缺點雖然明顯,但也不是沒有優點,一魂雙體在練出分體之時,不需要分裂自己的元神,不會影響到今后的武道。
非常君彼時閉關,便是在解決這個問題,對一魂雙體進行了簡單的修改,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其本身的弊端,與藺重陽不同,非常君并不介意套馬甲開小號。
關于馬甲的問題,在藺重陽看來,自己就是自己,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只有實力不夠,或者情勢所需,才需要整個小號出來幫忙。
非常君便是因為根基尚差一些,再加上本身功體特殊,所以能開個馬甲去鬼獄,就算如此,他也沒有掩蓋身份,分體也不會影響到本體。
而以藺重陽的根基,若是愿意,直接能以己身劍意寄氣留影,但是沒必要。
粹心殿上,藺重陽看完師弟送來的信息,感嘆道:“這難得的平靜,終究還是被打破了。”
自三陽同天之后,這天下還是安寧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日,再加上彼時由陣法收尾,在針對第六天之主的同時,也針對了一波八岐邪神,導致藺重陽對將來的血河戰役,也寬心了不少。
在削弱八岐邪力鼓動人心之惡的影響后,單憑一個鬼麒主一個眾天邪王,在他們目標明確的前提下,威脅并不大。
而此回送來的信息,則是精靈天下與幽界正式開始產生摩擦,這背后少不了某位三界第一鬼智的推動。
“自昔日鋒魔劍上缺屠戮西土魔城開始,便有了這方面的跡象,而精靈方面,應當是因為資源的缺乏。
但目前尚是局部摩擦,真要打起來,最少也是在數百年之后了。”
情報也就交流一下,關于精靈一族與幽界魔族的事情,不管是藺重陽還是非常君,都沒準備橫插一手、
除非戰火波及到苦境人族,但就算波及到,那也不在儒門轄區,橫插一手不僅名不正言不順,還壞了江湖規矩。
尤其是后一點,沒人愿意其他勢力越權處理自己家門口的事情,除非本方勢力已經隱世或者被滅門,這是江湖上所有勢力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一個不慎,便是千夫所指,得不償失。
至于說什么示流島戰友·
不是非常君說,師兄和師叔這些當事人都沒發表意見,他肯定是當沒看到咯。
再加上劍上缺那個情況,大概率是情報中的邪魂策王,事關八岐邪神,還是先看他云海仙門的九天玄尊會不會出手。
起碼目前來說,儒門還沒這方面義務,所以當做不知道才是最好的。
“正式開戰用不數百年,該通知的通知到,其他不用管。”
事情也確實如非常君所料,藺重陽并沒有撈一手劍上缺的想法,戰友歸戰友,但是真的沒什么交集,更沒什么交情。
反而是精靈與幽界開始摩擦,證明捍野獸脈與屠蘇一族的戰爭應當已經結束,這么算的話,小師弟應當也入門了。
而這也代表著,血河戰役即將開始,血河戰役在發起之時,是幽界的戰略,而內核則是伏字羲欲造亂象,讓身亡的同志借機策王轉生。
再深入的話,是爲眾天邪王積蓄力量,去做掉云海仙門。
可惜中間出現了一些變數,比如說伏字羲把原始魔君給綠了,鬼麒麟被封入釋魔錄,以及劍上缺被邪魂影響,造下劍界七大血案,魔魂亦被鬼麒主封入釋魔錄等。
在種種原因之下,血河戰役雖然被靖平,但也算一場成功的戰役,精靈與幽界正式戰爭的序幕亦是從此揭開。
“該通知的已經通知過了,其余方案也已做了布置。”
都是相對常規的安排,非常君表示自己看完消息之后就搞定了,至于說備用方案,只能說懂得都懂。
如果某個沒后臺的勢力突然無了,那為了天下蒼生,臨近的三教勢力接手該轄區,也是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當仁不讓。
“那接下來就繼續內部建設吧,左右也沒有其他事情能做。”
劍界七大血案,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但能杜絕嗎?那顯然是不能的。
歸根結底,被滅的七個不是什么大派,也沒后臺,不是說藺重陽冷血不去管,而是沒辦法處理。
不會真以為原始魔君愛好和平吧?而且這背后很難說有沒有某位玄黃之尊的推手,畢竟血闇計劃都能整出來的人,多少年腦血栓都在情理之中。
這種事情,只能等將來秋后算賬,給亡者一個交代。
“也只能如此了。”
非常君雖然沒藺重陽知道的信息多,但整體局勢還是看得明白的,不是說非要自掃門前雪,而是有些事情真的不能插手,也不好插手。
正事聊完,藺重陽出言感慨:“師尊出去游歷還未歸來,這是把我按在德風古道了。”
有高手守家是必須的,畢竟,萬一眾天邪王不去掀云海仙門,轉而來德風古道,那就好玩了。
雖然說這個概率微乎其微,畢竟德風古道與他又沒仇,和他有仇的是九天玄尊。
非常君聞言,調侃道:“師兄回來才多久,就又待不住了?”
閉關也是分人的,有人閉關幾百年,進境還不如別人頓悟幾天。“我這是擔心他老人家,一大把年紀了,還是少走動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