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激烈的竞争

  拨开人群,芸娘朝李易走了过去。
  “元史带我来的,说是热闹。”不等芸娘发问,李易温声道。
  拉着芸娘的手,他把人身子拉低到和自己一个水平线。
  “疼吗?”
  凝视芸娘的脸,李易抬眸看她。
  芸娘轻笑,“疼,可你又能如何呢?”
  “放心吧。”
  李易没多说,轻拍了拍芸娘的手。
  “时间快到了。”
  芸娘随李易望向香炉,在最后一抹灰落下,锣鼓响了。
  卷轴被拉开,上面是两个大字:七夕!
  李易目光一凝,倒不是没七夕诗词的储存,而是七夕这个节日,大家基本都会去写上几首诗,这也就意味着,此题极易。
  提笔即可!
  飞快展开纸,李易头也一抬,手挥舞个不停。
  依旧是越简单越省时越好,李易选的是杜牧的七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一写完,李易立马让守兵推他过去。
  他这刚一动,后面接二连三响起动静。
  守兵推的并不慢,但跟人奔跑的速度肯定比不了。
  眼看一个个超过了他,李易眸子紧盯着立板一个位置,身子向后靠,在不断接近时,猛地前扑将手上的诗稿贴了上去。
  与此同时,一窝蜂的人将他淹没。
  芸娘速度不及他们,已经放弃,本打算退到一旁,可见李易被踩踏在下面,她想也不想就冲了过去。
  但她一个女子,纵有几分力气,又哪里推得开男子。
  反而被人一甩,险些摔在地上。
  闻恒将她拉到一旁,“芸儿……”
  他的好意,芸娘根本理都不想理,甩开他的手,芸娘就又扎进了人群里。
  “走开啊!”
  只这么一会,立板周边围满了人,芸娘根本挤不进去,她嘶声喊着。
  坐席上,盛父站了起来。
  他们搁的有些远,只是遥遥看着,场中的情况,并不清楚,但他隐隐听到了芸娘的声音。
  “看盛大人这样子,莫不是也被激起了热血?”他旁边一人出声道。
  见众人都朝自己看过来,盛父摇头失笑,“我这把老骨头,可不敢去同年轻人争。”
  “有些追忆罢了。”
  皇帝手拍了拍扶椅,瞧着场中,脸上有笑意,“数万人中择三人,且又是这么短的时间作诗,反应速度、才智,都得是拔尖,可不比科考简单。”
  “若此次,立板上有人三首诗,都是值得传诵的,朕便给个特例。”
  “只需策论过关,直入翰林院。”
  百官闻言,都是轻抬眸,右相笑道:“好在皇上是这会说的,要是在登科诗会之前,今儿这场面,怕是要疯狂百倍不止。”
  “说的早了,再疯狂,那个人也不会变。”皇帝从众人身上扫过,目光在左相身上顿了顿,似有意味的说道。
  百官隐晦相望,气氛一时微妙起来。
  左相望着场中,似乎并听不出皇帝的言外之意。
  锣鼓响起,第二场宣告结束。
  芸娘拨开人,在地上搜寻李易的身影。
  推椅倒在一边,轮子在踩踏和踢踹下,已经散落,踏脚的踏板,从中间断裂了。
  芸娘瞧着,心里就是一凉,完了,小太监肯定让踩死了。
  叫他在府里待着,非得往外跑!
  白瞎了老娘这半年的辛劳,芸娘越想越觉得悲从中来。
  “娘子。”
  熟悉的声调,让芸娘蓦的抬头看去。
  李易坐在守兵队列里,朝她笑。
  就自己的这个形象,整个楚国,都不定拿得出第二个。
  怎么说,也是盛侍郎的女婿,守兵肯定不会让他被踩死。
  更别说,李易倒下后,手立马飞快抓住了守兵的裤腰带。
  “脸上有伤,哭了可是会很疼的。”
  “一会你出去,让元史想法弄个推椅来。”
  “废人就是比常人要艰难许多。”
  李易坐在地上苦笑,他是听到芸娘的喊声的,但他动不了,守兵那会都忙着,谁有空搭理他。
  就在他准备回应芸娘,锣鼓响了。
  吸了吸鼻子,芸娘在李易身边蹲下,压低声音,“你来登科诗会,到底打了什么主意?”
  “有很多目的,你想听哪一个?”
  李易抚了抚芸娘脸上的血迹,眼里有着怜惜,本来已经凝住的伤口,在她的激动之下,又裂开了。
  “好生处理一下,名声不好听,要再毁了容,就更嫁不出去了。”
  “把嘴闭上!”芸娘恶狠狠吐字。
  每当你以为李易会说出什么暖心话,他画风就偏了,叫人牙痒痒的很。
  闻恒远远瞧着这一幕,整个人如同僵硬的雕塑。
  他偏过头,望向远处,吸了口气。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他选了熊掌,可走的每一步,都痛不欲生。
  于他而言,锦绣前程是敌不过芸娘的。
  只是他放不下,放不下心里的那份怨!
  总要有人,总要有人去为那些亡灵讨个公道。
  随着芸娘他们退出去,场中只剩下30人。
  这一次,倒不需要争抢了。
  皇帝出诗题,他们在规定时间,写完即可。
  推椅没那么快拿来,李易被安置在椅子上。
  当他被抬到皇帝等人跟前,百官目光都看向了盛父。
  盛父也是惊讶,李易跟盛元史合谋,两人保密工作做的不错,盛父完全没想到李易来了登科诗会,更没想到,他居然撑到了决赛!
  皇帝目光在李易身上停了一瞬,像李易这种腿脚走动不了的,历年来,他是头一个过了第二场的。
  往往在第一轮就会被淘汰。
  可见,他是以比常人更快的速度写完的诗。
  “都是少年俊才。”皇帝望着底下的众人笑道。
  守兵已经把桌椅、笔墨纸砚等安置妥当,天子面前,自然不能还跟之前一样。
  朝皇帝行完礼,李易一行人依次落座。
  随后就等着皇帝出诗题。
  这种时候,百官自不会没眼色的去插话,和场外的人一样,他们翘首观看着。
  皇帝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抒怀感伤或言志的诗,极多,但为我楚国戍边男儿所作的,却是拿不出几个。”
  “便就以此为题吧。”
  皇帝话一落,锣鼓就敲响了,接着点燃的香插进了香炉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