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 钱包

  罗克在教育第二代华裔的时候,也没有放弃第一代华裔。
  第二代华裔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他们接受的教育和英国本土的孩子别无二致,甚至因为罗克的严格要求,还比英国本土的孩子更严格,至少英国本土的孩子不需要接受汉语教学。
  第一代华裔就只能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提高自己,南部非洲的华人聚集区,比如德兰士瓦和尼亚萨兰都有夜校。官方原则上不要求成年人上夜校,不过官方对于公职人员的文化水平有要求,就算是部队的军官,也要去尼亚萨兰陆军学院上个短期培训班,要不然就连在军队服役的资格都没有。
  唐恩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才拿到尼亚萨兰陆军学院的结业证。
  李德更厉害,他现在是尼亚萨兰大学的博士在读生,师从于尼亚萨兰大学法律系院长亚瑟·尼科尔斯。
  亚瑟·尼科尔斯同时也是南部非洲独立检察官,在南部非洲地位崇高。
  相对来说,保护伞公司在教育这方面没有太多资源,所以伊丽莎白港现在虽然有很多适龄儿童,但是并没有相匹配的教育体系,这个问题还需要李德解决,保护伞公司没有这个能力。
  “伊丽莎白港这边华人很多?”李德还不清楚伊丽莎白港的具体情况。
  “不少,保护伞公司的雇员都有上千人,不过大部分华裔家属都在尼亚萨兰,并没有一起来到伊丽莎白港,这边还是廓尔喀裔多一些,我之前做过统计,保护伞公司在伊丽莎白港3600多名雇佣兵,你知道有多少未成年儿童吗?足足一万四千多,平均每个家庭有将近四个儿童,或者是少年,这还不包括那些已经接近成年,但是还没有正式工作的半大孩子——”唐恩也是很无奈,这个时代的家庭,一旦有了稳定的生活环境,人口简直就是爆炸性增长。
  南部非洲在这方面也有统计,在去年的统计中,刚刚移民南部非洲的家庭,在移民南部非洲的前三年,每年平均增加一个孩子,这样的人口增长率让所有人欢欣鼓舞的同时,也给各州政府带来了巨大压力。
  相对来说,巴苏陀兰、斯威士兰、纳塔尔这几个州还好说,因为这些州的主体民族是非洲人,联邦政府根本不会对这些非洲人进行教育。
  在德兰士瓦、罗得西亚、尼亚萨兰,以及最近的贝专纳,教育的压力则是越来越大,如果单纯的资金还好说,关键是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所以去年德兰士瓦、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几乎同时成立了师范学院,专门培养中小学教师,以应对越来越汹涌的学生潮。
  在伊丽莎白港,这个问题也同样突出。
  之前尼泊尔的廓尔喀雇佣兵,为英国政府效力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南部非洲开始在郭尔喀招募雇佣兵之后,为廓尔喀人打开了一个新的窗户。
  和英国政府不同,南部非洲在招募雇佣兵的同时,为了保证雇佣兵的忠诚,以及增加南部非洲的人口基数,还允许廓尔喀人移民,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廓尔喀人选择移民南部非洲,而且他们在移民的时候往往还会拖家带口,一名廓尔喀雇佣兵的家庭拥有十几个孩子的情况并不罕见。
  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才不会管这些未成年人,到底和那些郭尔喀雇佣兵是什么关系,只要有人愿意移民南部非洲,都会增强南部非洲的实力。
  具体到保护伞公司,保护伞公司对于廓尔喀雇佣兵的家属同样是持开放态度,在马约特,保护伞公司就为廓尔喀雇佣兵家属专门设置的学校。
  和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相比,保护送公司开办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不同。
  联邦政府更强调的是文化教育,保护伞公司的学校则是更强调军事相关的课程,最直观的例子,保护伞公司的小学里就有武器维护方面的课程,而在南部非洲,武器是严禁带入学校的,即便是学校的保安,工作时间也不能佩戴武器,武器就只能放在值班室内。
  伊丽莎白港以前是保护伞公司的财产,现在归阿丹公司管理,本质上还是罗克的产业,唐恩不要求伊丽莎白港的廓尔喀人长大以后有多么高深的学识,但是长大以后,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雇佣兵。
  或者是战士!
  “过一段时间吧,现在还不具备条件,最关键的问题,我们的领地内,现在还有多少土著?”李德不着急建设学校,稳定伊丽莎白港的局面才是主要任务。
  “不到五千,他们都在工地上工作,我们要建设码头,要建设居民区,还要修筑伊丽莎白港和新好望角之间的公路,如果从南部非洲雇人过来,一名建筑工人每个月至少需要五个兰特的薪水,雇佣这些本地人,每个月只需要不到一个兰特,我们没有选择。”唐恩也是没办法,廉价劳动力的诱惑无法拒绝,一个兰特是一名成年男性的薪水,如果是女人,那么就近乎免费,只要管饭,干什么都行。
  真的是干什么都行,连唐恩和李德他们这些人都没有道德底线,就不要要求伊丽莎白港的本地人有多高的道德标准,人饿极了连人都吃,沙漠民族和华人相比更没有底线,这里的女人根本不算人,哪怕到二十一世纪都没有个人权利,进球场看个球,可以上路开车都被认为是人权的重大胜利,现在这个时间节点还是算了吧。
  “雇佣他们可以,但是绝对不能允许他们在我们的土地上定居,一旦工程完工,这些人都要全部送走,我不管你把他们送到哪里,反正我要看到一个全部由华人组成的伊丽莎白港。”李德和唐恩相比,态度更坚决。
  唐恩就忍不住对李德翻白眼,这是标准的卸磨杀驴,不过在南部非洲很正常,跟罗克在一起时间长了,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大国沙文主义,华人的利益优先,白人的利益,在和华人利益不冲突的时候可以兼顾,非洲人,以及伊丽莎白港的波斯人就算了,罗克和唐恩也经常通电报,罗克从来没有提起过波斯人。
  这其实已经充分表明罗克对于波斯人的态度。
  如果这样还不能理解,那么也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
  抵达伊丽莎白港之后的第二天,阿丹公司就全面接管伊丽莎白港。
  李德并不是一个人来到伊丽莎白港,他的团队中有从兰德银行抽调的职业会计师,这些职业会计师才是李德掌控伊丽莎白港的本钱。
  当然除了职业会计师之外,李德团队中还有刚刚从尼亚萨兰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这些年轻人更有朝气,更有干劲,伊丽莎白港在他们手中一定会大放异彩。
  按照尼亚萨兰的习惯,没到一个新地区,对于环境的要求是最严格的。
  所以绿化就成了阿丹公司的重要任务。
  实在是伊丽莎白港太热了,虽然二十世纪初的地球还没有变暖,但是十二月份的伊丽莎白港,日均最高温度依然可以到二十度左右,南部非洲都是以温度高著称,但是和伊丽莎白港相比还是相形见拙。
  阿丹公司的第一个行政命令就是从植树开始。
  按照阿丹公司的要求,伊丽莎白港的每个人,每年至少要种植十二颗树木,并且要保证树木存活,港务区和生活区的绿化则是由阿丹公司负责,李德要在五年内,把伊丽莎白港变成半岛最大的绿洲。
  绿洲对于沙漠地区的意义不需要强调,很多时候,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就是围绕着水源和绿洲进行,在波斯湾沿岸,拥有绿洲数量的多少,是部落强大与否的最直接证明,现在的波斯湾只有伊丽莎白港才发现石油,水才是波斯湾沿岸地区的生命线。
  相对来说,伊丽莎白港的条件还算不错,这里原本就有丰富的水资源,要不然也不会形成天然港口,只不过以前的土著对于环境根本没有丝毫的保护意识,所以沙漠中绿洲的数量才会越来越少。
  尼亚萨兰人对于环境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视的,开普敦的华裔警察家属刚刚抵达橡树镇的时候,橡树镇的名字就差点没有改成苹果镇,如果不是罗克三令五申,在橡树镇定居的华人真的会把所有的橡树全部砍掉,然后换成苹果树。
  至于之后的紫葳镇,那是华人在生活有了保证之后,然后才开始追求生活质量,所以紫葳镇才会遍地都是紫葳树。
  就算是这样,紫葳镇还是有很多果树,芒果、香蕉、苹果什么的随处可见,在紫葳镇农贸市场,水果几乎没人卖,价格连土豆都不如。
  在伊丽莎白港,如果要复制紫葳镇的盛况估计有点难,不过李德还是有信心,这个时代要绿化城市别指望市民的自觉性,行政命令加上高额罚款,才是政令畅通的基本保证。
  就算不喜欢种树,也不会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