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批地建房
总之,他不喜欢这样的环境,之前晚上睡觉的时候,只秦江一个人打呼,他就已经够难受了,现在知青点男生宿舍晚上有四个打呼的,如果不是昨天走太久,太累了,他昨天晚上肯定是要失眠的。
而且,秦溪既然已经决定要在这陈惠村申请一块地,起间自己的房子,那就说明她已经打好主意了。
虽然秦溪是他们兄妹三人中最小的,可很显然,大哥听她的,他没钱没本事,自然也是要听她的。
他只需要乖乖听话干活就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想,看他大哥被秦溪养的气色那么好,就知道,跟着秦溪混,待遇差不了。
“婶子,在喂鸡啊!”秦溪直接走到了妇人身边,问道:“大队长在家吗?我们找他有点事。”
秀娟看着面前这三个陌生的男女,年纪大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可很快就知道了,这三个,应该就是昨天晚上老头子跟她说的,新来的知青。
这是三个人,说明是那三兄妹,另外两个,她听老头子说,好像是一对。
没想到他们还挺懂事的,昨天晚上十点才到的陈惠村,现在就拎着东西上门来拜访了,她就喜欢这样懂事的知青。
“你们是新来的知青吧!”
“婶子年纪大了,现在才反应过来,你们是来找我家老头子的吧?”
秦溪一看到对方的反应,就知道面前这个婶子是陈爱国的媳妇无疑了,连忙把手中的红糖递给了对方:“婶子,我们刚来,有什么不懂的,还得你们多多照顾。”
“这是干什么?使不得,快收回去。”秀娟假意推辞了好一会儿,才“勉为其难”的拎着东西,高高兴兴的把人带进了屋。
住她家隔壁的堂妹秀玉躲在破了洞的窗户后面,看到堂姐秀娟轻轻松松就得到了别人巴结他们的礼物,眼睛都羡慕红了。
别的她不想,只是怪家里男人不争气,如果她男人也是大队长,这礼肯定是送到她家来了。
“爱国啊!新来的知青来看你了。”李秀娟走到陈爱国身边的时候,还特意晃了晃手上拿着的东西。
陈爱国一看这个,顾不得什么知青不知青的了,拉着媳妇就往屋里走:“你干什么?我是大队长,为人民服务,这都是应该的,不该收人东西。”
“我不想要的,可是小同志们非要给,我有什么办法,总不能把人东西扔地上去吧!这也太不给人面子了。”秀娟隔着袋子一摸,就知道里面装的是红糖砖,这可是好东西,要她还回去,她可舍不得。
“你想想,翠玉还在坐月子,正是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候,这红糖能让她养身子,翠玉身体好了,你小孙子的身体才能好啊!”
她和陈爱国生了三女一子,在这个讲究香火传承的年代,那儿子就是他们的宝贝疙瘩,不过现在她家的宝贝疙瘩成了儿媳妇翠玉,谁让她争气,一口气给她家生了四个大胖孙子。
想到乖巧可人,但是身体瘦小的小孙子,陈爱国软了软心肠,他终究只是个俗人:“我先去问问他们为什么而来,如果是小事,不犯错误的事,你就收下吧!”
听到这话,秀娟迫不及待的应了一声“哎”。
“但是.我还没说完呢,你急什么?”
“行了行了,快点说,我还等着给我儿媳妇冲红糖水喝呢!”她知道,一般陈爱国这么说,这是就是十拿九稳,妥了。
“但是这事要是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这事办不成,也不能办成的,你给我把东西还给人家,免得招惹是非。”
“行,这事我还能不知道吗!你去吧,我进去看看翠玉。”说完,李秀娟扭头就走了。
这新来的知青,能有什么大事找他们,不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吗?
她盲猜,这三人是为了之后大队给他们分工定工分的事来的。
分工关系着他们之后干什么工作,定工分关系着他们之后干活能拿几个工分,他们村是人三劳七,多劳多得。
这点小事情,对于一个实权大队长来说,只是洒洒水的事情罢了,简单的很。
当然,这拿几个工分就要干几个工分的活,村民们的眼睛可是雪亮的,谁也徇私不得。
陈惠村在这点上做的还是不错的,相较于隔壁的左岭村,他们陈惠村的大队长,已经能算得上是铁面无私了。
陈爱国一出去,就招呼几人:“坐,老婆子,上茶。”
他家是有热水壶的,而且还是两个,其中一个是自家买的,另一个,是他获得了先进大队长称号,镇上的领导发给他的奖励,上面还印着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来了,你就不能顺手倒了吗?非要把我叫过来。”
李秀娟放下手中的东西,出来给他们倒了一杯茶水,寒暄了两句,就又回屋了,因为她听到了小孙子的哭声,肯定是饿了或者拉了,她得赶紧过去看看,不然不放心。
“有什么事就直说吧,我也不是个喜欢拐弯抹角的人,但是,丑话说在前面,有的事我能管,有的事我不能管。”
秦溪才不管他这话有没有什么隐藏含义呢!
总之,她的要求,对村里来说,完全是有益无害,不怕他不答应。
“大队长,是这样的,我看知青点太窄了,小小的两间屋,住了十个人,实在是有些挤。”
“我们是三兄妹一起下乡的,家里面给了一些钱,所以,我们想让村里给我们批块地,用来起房子。”
“放心,我们会出钱买那块地的使用权,等我们什么时候走了,地和房子依旧是村里的,这东西,我们也带不走。”
“虽然现在还没这政策,但我们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回去。”
一听这话,陈爱国眼睛亮了,村里有钱挣,等人走了,还能接收他们的房子,同时,还解决了知青点太小的事。
毕竟那知青点就三间屋,已经住了十个人了,下次再来知青,肯定是住不下的,到时候,说不定还要村里出钱,给知青修两间房子,但只要他们兄妹三人搬出去,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就是村里再接受五个知青也没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