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字卷 第二百八十一节 并行
许朝和土文秀二人也下马从后边跟了上来,见二人神色沉郁,都有些惊讶,忍不住交换了一下眼神。
自从事败之后,四人的关系便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了。
刘白川看似获得了最大的利益,提升为协守副总兵,但是都知道他仍然不被现在的甘肃镇总兵萧如薰和前任三边总督陈敬轩所信任。
至于说刘东旸几人,虽然名义上是戍守关外,但实际上仍然是一种变相流放发配,只要断绝军需粮饷,刘东旸三人镇守的哈密、沙州连一个月都撑不下去。
虽然大家都清楚当初刘白川率先归降是明智之举,甚至没有刘白川在柴恪、杨鹤和冯唐等人面前的全力说项,他们几人和所率领的部属只能困死,但对他们来说,这仍然是横亘在心中的一根刺。
不过似乎随着时间推移,许朝和土文秀都发现作为最大的“受害者”刘东旸反倒是对刘白川的态度越发坦然了,就像是想通透了这一切,倒是土文秀和许朝二人反而还有些纠结于这层心结。
“那东旸,你觉得冯大人意欲何为?”刘白川悠悠地道。
“什么冯大人?”性急的土文秀忍不住问道。
“新任总督冯唐冯大人已经在来西北的路上了。”刘白川简单地把情况介绍了一下。
土文秀和许朝都是面面相觑,“这么急就要轮训?总督大人还没上任召集大家伙儿见个面呢,就搞这么大阵仗,难道是要打仗了?打播州杨应龙用得着这么大阵势么?”
土文秀忍不住质疑,许朝也是一脸不解:“这名义上是抽调二三部轮训演武,但有要裁汰作为尚方宝剑悬在颈项上,谁敢不把最精锐的各部抽调去?没准儿总督大人就觉得你这个军镇状态不行,该裁撤更多呢。”
“可这么急急忙忙地把四镇精锐抽调过来集结在庆阳,真的只是为播州几个土兵?”这个问题也都萦绕在刘白川和刘东旸心中。
“这还只是第一轮,据说三个月后第二轮人马就要集结到位继续轮训。”刘白川补充道:“目前所有军粮都在往庆阳运,如果第一轮轮训完毕的各部不离开,第二轮的又到位,那意味着年底之前,庆阳将会集结十万大军,……”
听到刘白川这么一说,刘东旸几个人都忍不住呼吸粗重起来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绝对是要打大仗,问题是要打谁?
绝无可能是播州几个土兵,土默特人,还是察哈尔人?
总不会是要拉到辽东去打建州女真吧?
不管是打谁,对于武人们来说,打仗就是好事,不打仗的军队就毫无价值,只有打仗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武人的意义。
没等几人回过味来,远处传来槖槖的马蹄声,一干人目光望去,只见一骑飞驰而来,马上骑士奔到近前,飞身下马:“大人!”
接过信纸,刘白川略微一浏览,脸上却浮起一抹古怪而苦涩的表情,但随即就展颜开来:“东旸,看看吧。”
刘东旸讶异的挑起眉毛,但是也没有拒绝,接过信来,一看也是全身一震,竟然是刚才正在提及的总督大人来信。
一目十行看完,忍不住咂咂嘴,刘东旸慨叹:“白川,没想到啊,总督大人竟然还记得你我,呵呵,这可真是……”
刘白川鼻腔里哼了一声:“东旸,不是让你得偿所愿么?”
刘东旸脸上异彩浮起,全身上下骨骼似乎都在发出一阵细碎的响声,抖了抖信纸:“难道你不是么?莫非你就愿意在这鸟不生蛋的鬼地方没名没分混吃等死一辈子?”
刘白川叹了一口气,刘东旸的话也没错,说到了自己内心深处,自己何尝愿意如此?
“那就走吧。”
*******
站在关楼上,牛继宗目光一动不动望向东面,任由呼啸而过的劲风带起身上的披风,呼啦作响。
他身后站着几人,都是目光深沉,其中一人更是手按佩刀,欲言又止。
“大人,天色将暗,风太大了,还是先下去吧。”说话的人声音洪亮,身披重甲,国字脸上一双三角眼威棱四射,其他几人都要后他一步。
“承荫,你看从这里下去,向南可直达白羊口,向东可直入昌平。”牛继宗漫声道:“可南口却在蓟镇手中,呵呵,为何如此?”
“南口关隘窄小,兵卒不过千,可一鼓而下。”被唤作承荫唤作承荫的是宣府总兵张承荫,口音仍然带着西北味道。
张承荫没有回答牛继宗的问题,牛继宗也不在意,都走到现在这个境地了,一条绳上的蚂蚱,谁也跑不掉,更何况张承荫也不是那等畏首畏尾之人,不过是不想在这等时候多言罢了。
“唔,承荫,你的家小……”牛继宗知道张承荫是榆林人,老家应该还有亲眷。
“大人放心,末将家小已经在路上了,估计已经进了山西了。”张承荫心中暗叹,这位总督大人还是疑心颇大,不过想想也是,这等事关身家性命的大事,焉能不谨慎?
“唔,那就好。”牛继宗点点头,“南口这边,有备无患,但镇边城所那边,你怎么考虑?”
提起镇边城所,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西南方向。
张承荫沉默不语。
镇边城所如一把尖刀死死钉在了怀来卫和延庆卫的腰腹上,这里驻扎着蓟镇一个游击部,如果不拿下这里,那么即便是兵出南口,一样可能遭遇来自西南面的拦腰一击。
“大人,可否先夺白羊口?”张承荫沉吟了一阵之后才道。
南口并少,一鼓而下,如果能够兵分两路,一路直扑昌平,一路南下白羊口,只要控制了白羊口,镇边城那边便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两面受敌,再不敢轻举妄动。
牛继宗脸上闪过一抹激赏之色,不夺镇边城,而是更大胆的直扑更后方的白羊口,而且白羊口驻军超过五千,更胜于镇边城所,这一招可以说大大出乎人预料。
一只手按在雉堞墙垛上,牛继宗抹了一把颌下长须,却没有做声。
夺取白羊口的话,那就意味着要大规模的进入蓟镇防区了,就不是三五千轻骑的事儿了,动用兵力将要超过万人,这么大规模的调动是根本瞒不过人,当然到了那个时候,也不需要瞒什么人了。
踏出这一步变再无复有回头之路了,牛继宗心中冷笑,但现在自己就能有回头之路么?
下意识甩了甩头,牛继宗不再纠结,沉声道:“承荫,好生规划一下,镇边城,沿河口,这一路一直到卢沟桥,一旦要动手,那就不要客气。”
张承荫笑了起来,“大人,那等时候,谁还会顾得了谁?不过谁又能阻挡得了我们?”
牛继宗也笑了起来,“承荫,自信是好事,但是也不要小觑了京营嘛,三屯营一败之后,听说他们是知耻而后勇,皇上很是看重呢。”
“是么?”张承荫嘴角掠过一抹讥笑之色,“就怕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中看不中用啊。”
牛继宗摇摇头,却不言语,一路沿着关墙向南走,张承荫陪着对方,其余几人都远远缀在他们身后。
“大人,真的要走这一步?”只剩下二人时,张承荫就再没有任何顾忌,“您不是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走这一步么?”
“嗯,的确还有一个考虑,但那却要看人家走不走那一步,主动权没在我们手里,我们只能想办法引导。”牛继宗轻笑了一声,“走了那一步,我们一样要按照我们的方案来,但是可能就要名正言顺许多,无需太多顾忌担心了,但如果那一步走得不顺,那可能就要霸王硬上弓,各凭本事了。”
牛继宗没有提那一步究竟是谁走,怎么走,走出一个什么结果,张承荫也不问,问了也不会得到答案。
“嗯,我们就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张承荫转开话题,“那孙绍祖那边需要提前过来么?末将这边怎么安排?”
牛继宗迟疑了一下,停住脚步。
孙绍祖那边控制着大同镇东北一线的军队,如果这边事情顺利,当然宁肯让孙绍祖继续留在那边,这样可以牵制甚至弹压大同镇那边可能爆发的反对,但如果这边事情不顺的话,恐怕就要考虑其他对策。
放这支大同军进来是一回事,关键是时间,另外局面最糟糕的情形下,那还要让这支军队迅速南下,真到了那一步,每一部边军都是不可或缺的,日后会成为对抗朝廷的中坚力量。
“先不忙。”牛继宗想了一想,“我在斟酌一下,山西镇那边的可以先过来,往代州、雁门关和繁峙一线移动,我会提前给他们命令。”
“可柴国柱那边?”张承荫问道。
柴国柱是山西镇总兵,虽然名义上是受宣大总督节制,但并不怎么听牛继宗这个宣大总督的。
牛继宗脸上掠过一抹厉色,轻声道:“无须担心,我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