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大月氏国与倭国

  王安石不紧不慢的说道:“古往今来,封禅泰山的皇帝,只有三个。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和汉光武帝。”
  “为何?”
  “因为能到泰山封禅的条件,异常苛刻。”
  “微臣总结了一下,要封禅泰山,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其一,必须是大一统国朝的皇帝。”
  “其二,必须天降祥瑞。”
  “其三,必须是太平盛世。”
  “……”
  秦牧不得不承认,王安石说的没错。
  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皇帝,要想在泰山封禅,条件还不是一般的苛刻。
  历史上,在嬴政、刘彻、刘秀之后,还有三个皇帝,在泰山封禅,他们是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
  皇帝虽然是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存在,但是想去泰山封禅的话,也不是随便都能去的。
  就像王安石说的一样,有三个硬性指标。
  天降祥瑞还好说,随便都能捣鼓出来。
  大魏现在是大一统的国朝,秦牧也有资格前往泰山封禅。
  就是这“太平盛世”的标准,太难了。
  值得一提的是,宋真宗赵恒封禅泰山,那是最为人所不齿的。
  他有什么脸跟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这些皇帝相提并论?
  打了胜仗还赔款的那一种吗?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宋并不算是大一统的王朝。
  不管怎么说,宋真宗是没有到泰山封禅的资格的。
  但,宋真宗为了满足他自己的虚荣心,硬是去了。
  结果就拉低了泰山封禅的逼格,后世之君都不愿意去泰山封禅了。
  秦牧笑了笑道:“王爱卿,以朕看,要想封禅泰山,还有第四个条件。”
  “哦?陛下请讲。”
  “身体要好啊。”
  秦牧以一种调侃的口吻说道:“泰山险峻巍峨,如若没有健壮的身子骨,如何攀登?”
  “陛下所言极是。”
  王安石很是赞同。
  历史上的宋真宗,去泰山封禅的时候,那是被人一路抬着上去的。
  要知道前几代的皇帝去封禅,为了向上天显示自己的诚意,他们都是亲自攀登上山的!
  “陛下。”
  这个时候,华歆手持牙笏站起身道:“如果按照王令君所说的三个条件,陛下也达到了封禅泰山的条件。”
  “大魏已经一统天下,以陛下的文治武功,功盖千古,想必祥瑞不日就会出现。”
  “如今天下太平,家殷人足,可谓是盛世了。至少不会有人被饿死。”
  “比起汉朝的文景之治,都不遑多让。”
  “想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才有资格到泰山封禅。汉武帝靠着他自己的‘武功’,才能到泰山封禅。”
  “汉光武帝,也是使天下重归于一家,消除战乱,中兴汉室,才能前往泰山封禅。”
  “陛下如今三个条件都齐备了,何故不能到泰山封禅?”
  对于华歆的这一种说法,群臣都深表赞同。
  秦牧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他要具备封禅泰山的所有条件,才会去。
  不然,打死秦牧都不想去的。
  只有好大喜功,又迷信鬼神的皇帝,才会想着去泰山封禅。
  毫无疑问,泰山封禅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而且铺张浪费,会极大的消耗国库里的钱粮,劳民伤财。
  秦牧语重心长的道:“诸卿,朕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朕好。”
  “但,朕何德何能,敢现在就去泰山封禅?”
  “朕花了十年,整整十年,方能扫平群雄,一统天下。”
  “但是,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国库里的钱粮固然充足,也非是能积蓄太久的。”
  “朕宁愿藏富于民,而不愿把钱粮都屯放在国库里,烂了、发霉。”
  “朕要打造一个远超文景之治的盛世,还任重而道远。”
  “天下初定,不宜铺张浪费,朕要去泰山封禅之事,暂且作罢。”
  “陛下圣明!”
  群臣都异口同声的山呼道。
  他们也都知晓,秦牧并非是没有去泰山封禅的心思。
  只是,考虑到天下刚刚平定,百废待兴,秦牧还不愿意去干劳民伤财的事情。
  一个皇帝,去泰山封禅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如宋真宗一般。
  他的确拉低了泰山封禅的含金量,却也留下了“名声”……
  现在的大魏,是怎么一个情况?
  秦牧心知肚明。
  得益于番薯、玉米、马铃薯的广泛种植,凡是大魏境内,所有百姓基本上都不会饿肚子,不会出现有人被饿死的情况。
  就跟后世鼓吹的“康乾盛世”一样。
  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人们只是不会被饿死,勉强温饱,却还不算是富足的。
  倘若没有番薯、玉米、马铃薯的广泛种植,清朝说不定早就亡了。
  “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就在这时,作为礼部尚书的杜如晦手持牙笏,占了起身。
  “请讲。”
  “陛下,遵照你的吩咐,近日来诸邦国之使者、部族之酋长,已经齐聚京师,入朝纳贡。”
  杜如晦正色道:“有高句丽、扶余、辰韩、马韩等东方诸国,有乌孙、楼兰、精绝、且末、小宛、戎卢等西域诸国,以及鲜卑、匈奴、乌桓、丁零等部族,共计大小邦国部族一百八十二个,遣使纳贡。”
  “在这其中,有两个国家分外独特。”
  秦牧颇为疑惑的询问道:“是哪两个国家?”
  “其一是大月氏国,其二是倭国。”
  杜如晦回答道:“有汉一代,大月氏国偶尔遣使奉献,自汉桓帝、汉灵帝以来,汉室倾颓,故而大月氏人也跟前汉断绝了往来,甚至于羁縻康居、乌孙、大宛等西域诸国。”
  “如今月氏王波调向我大魏遣使纳贡,殊为不易。”
  “波调所为者,只是想跟朝廷求取一个封号,以示臣服之意。”
  “再者,是倭国。倭人有国甚多,其中的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是三十余个倭人国家的共主。”
  “此番卑弥呼遣使而来,也是请求我大魏封一个王号,以定立宗藩关系。同时,为表臣服之诚意,倭国女王卑弥呼愿拜陛下为义父,求赐‘魏王义女’之名,封中郎将,给予印绶。”
  “……”
  闻听此言,朝堂之上的公卿百官们,都不由得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