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锅捞饭

  买完衣服,赵秋娘回去的路上又连着找了几家商店日用品店,最后居然是在一个路边摊才找到没有塑料把手的剪刀。
  这可比买其他东西困难多了。
  纯黑铁的大剪刀看着就锋利,虽然没有那种带塑料柄的不锈钢剪刀那么亮眼,但那种熟悉的造型,让赵秋娘握在手里都觉得安心。
  一路骑行,相安无事的到了家。
  一到楼下,赵秋娘就看到了一辆印有燃气公司标识的车停在楼下。
  上去的时候正巧看到隔壁和她家都开着门,两边都有燃气公司的人员进出。
  孟江江站在门口,看到赵秋娘上来连忙将人拉了过来
  赵秋娘正纳闷儿孟江江为何站在门口不进去,就听孟江江小声和她嘀咕:
  “我说打电话的时候燃气公司怎么说今天正好这栋楼有其他主户也要安燃气灶呢!感情是咱家对门那户。
  刚刚师傅说想安燃气灶最起码得要有一个抽油烟机,否则容易中毒。我和隔壁的都没备着,师傅让我们买个最便宜的那种风扇的也成,燃气公司不提供,所以对门的让我在这儿看着,他去买了。”
  “那不正好?人家燃气公司省了跑两趟腿,咱俩家相互还能有个照应。”赵秋娘觉得这事挺好的。
  毕竟古代人互相邻里帮衬着借点东西或者跑跑腿儿很正常。
  所以她并不懂现代人都怕麻烦别人的心态。
  孟江江并没有被宽慰到,总觉得自己又欠人家人情,正在发愁以后怎么还。
  赵秋娘给她出了个主意:“等煤气灶安好之后,请人家吃顿饭不就成了!”
  赵秋娘没当回事儿的,把手里装着衣服的袋子先放回了卧室。
  等到再出来的时候,对面那邻居小伙已经回来了。
  孟江江正在给人家转账。
  赵秋娘出来的时候看了一眼孟江江的手机。
  俩人应该是已经加了微信,孟江江给发了条200块钱的转账过去。
  小伙看到了,皱眉说了句:
  “你转多了,这东西就175元。”
  “多的就当是给你的油费吧!你开车跑一趟也费油不是?”孟江江红着个脸低着头闷声说。
  赵秋娘饶有趣味的看了一会儿,见对门小伙还要推辞,她连忙帮着开口说:
  “对,以前不知道,这回咱邻里两家认识了,以后还得多多麻烦,这点小钱就不要推来推去了。”
  小伙儿皱着眉想了想,没再说话。
  这点钱确实不值得推来推去的,以后邻居之间还得处呢!大不了两个姑娘遇见点儿什么事儿,他这边多帮衬一下吧。
  见他收下,孟江江松了口气。
  抬头两人再交谈的时候也自然了许多。
  赵秋娘见两人虽然只是偶尔聊上一两句,大部分的时间还是沉默比较多。
  但相处起来却比刚才自然多了。
  她看着已经安装了大半的燃气灶和抽油烟机,突然想起自己居然忘了买以后做饭的锅具,这才一拍脑袋,跟孟江江说了一声,连忙跑下楼。
  这次赵秋娘目标明确的骑车直奔刚刚买到剪刀的那个小地摊。
  这地摊上卖的东西,大多都是现代农村爱用那种老物件。
  售卖的价格还不贵,至少相比于古代而言,那铁锅的价格几乎便宜的赵秋娘想把摊子包了。
  玻璃这种东西,赵秋娘知道它的珍贵,但毕竟不是身边常用常见的物件儿,感叹一声也就没那么大的感触了。
  你要说农村人身边能接触到的,最贵重的物件,除了牲畜,就是铁器了。
  一般情况下,古代国家限制铁器的购买,赵秋娘那个时代也一样。
  家里想多添这几件儿譬如锄头铁锅之类的大件,基本上都要报备,超过斤数还要去开张条子。
  简直要麻烦死。
  现代对于铁器的管制虽然也存在,但只要不是管制器具,像菜刀锅铲铁锅之类的,你有多少钱买多少钱都没问题!
  赵秋娘抑制住自己包摊的冲动,挑了几个厚实的锅具菜刀铲子之类的。
  像铲子这种东西,只要不拿回古代去,把手上面带点塑料也无所谓。
  赵秋娘这边挑选着,摊主那边还和她说着:
  “姑娘,我跟你说你赶的可真是寸,你要再晚点,我可能就收摊儿了。
  你别看咱家锅不是那种不锈钢的不粘锅,但自古以来炒菜就属我们这种大铁锅最好!炒的那菜喷香不说,还能补铁!”
  虽然赵秋娘不知道摊主口中的补铁是个啥,或者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但这铁锅可是真的合她心意啊。
  这几个锅连带炒菜器具加起来可不轻,那摊主见赵秋娘一个小女孩儿便准备帮她把东西搬到车上。
  万万没想到,赵秋娘两手一端,摞着的两个锅连带里头不少的器具就被赵秋娘轻轻松松的给端起来了。
  摊主“huo~”了一声,坐回了原位,还给赵秋娘比了个大拇指。
  赵秋娘笑笑没说话,结了账,骑着三轮车又回家了。
  这次到家的时候,对面邻居那屋已经关上门了。
  赵秋娘开门进来,就看到孟江江正在打扫地上工人安装之后才残下来的废料和尘土。
  赵秋娘把锅接些水按照孟江江教的先把热水烧上。
  正好昨日在超市买了不少碗勺瓢盆,不锈钢餐具。
  赵秋娘从袋子里拿出一部分来用热水烫了,准备放在现代这边用。
  家那边的留了几个必须的出来,其他的回头再买也来得及。
  两人快速的将厨房和客厅收拾了一遍,赵秋娘还用新买的铁锅和家里存留的大米,给孟江江捞了些米饭出来。
  说实话,现在人大部分时间都吃电饭锅蒸出来的米饭,所以对于捞饭这种繁琐费事的事情都是懒得做的。
  可捞出来的饭却不知为何就是比蒸出来的饭要香。
  找秋娘把饭捞出来放到盆里,又从冰箱把饭盒里的肉丸子和菜蒸上,等热透就可以吃饭了。
  几年前很多农村家里办酒席还可以看到用大锅捞饭的做法。
  后来图省事儿,再加上各家各户都有电饭锅了,所以干脆就没几家这么做的了。
  孟江江吃上这一碗捞饭,莫名就想起了小时候村里其他人家办酒席的时候。
  也想起了自己阿姐。
  当时阿姐带自己去吃酒席的时候曾羡慕的看着那户办酒的人家的男娃,说自己要是也能上学该多好!
  阿姐出生那会扶贫政策还没有到他们县,所以爹娘干脆连户口都懒得给她上。
  后来能用户口领补贴了,阿姐也过了能上义务教育的年龄。就是户口补上了也无济于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