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秦明的第二智囊团
贞观六年二月初十,巳时,蓝田县秦家庄。
秦明吃完早饭后,先是坐着马车,视察了一遍庄子上的水泥作坊和车辆制造坊,然后便来到了秦家庄外的水泥路临时指挥所。
指挥所正是秦府建成的,第一座红砖绿瓦的样板四合院。
这是水泥路开工的第三天,秦明此时已经深刻的意识到,想要在大唐建设一条水泥路,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除了原材料、工具和人手之外,更另加繁琐的是每日的人员调度和物资安排。
比如每天需要多少人,多少辆运输车往长安运送水泥和各种物资。
这些物资和平时的修路的铁器、工具、粮食等物,该存放在哪里?又需要多少人看守?
再比如,修筑水泥路,又需要多少人手,修整路面。
除此之外,还要计算每日,维持府上作坊的运转,秦府每天需要购买多少原材料,需不要要扩建作坊,什么时候扩建才合理?
这些都需要秦明一一决断。
好在秦明府里别的不多,就是“账房先生”多,这才省去了他许多的时间。
秦府现在的“账房先生”,除了萧嫦曦、萧清婉和杨梓君外,还有和曦梦楼的账房小青、皇宫里管理内帑的小桃、小熙,同一批出师的几个秦府侍女。
她们分别是府上负责侍候茶水、糕点的梅馨,负责酒坊账目的兰意,负责炒茶工坊的竹幽和负责煤炭作坊的菊洁。
因为萧嫦曦母女。
一个要统筹管理府上所有的收支。
另一个要负责算学院的教学和水稻、山药的成长记录。
而萧清婉的任务更重,除了白天要负责府上的三餐,和庄子上所有作坊的账目的梳理工作外。
晚上还要照顾秦明的起居,并且让秦明保持身心健康。
任务不可谓不重!
因为秦府现在不仅家大业大,而且又要修官道,又要开设新的作坊,所以这三人现在已经忙的是不可开交了!
于是秦明只得将梅兰竹菊这几名侍女,带到了临时指挥所,让她们负责水泥路各项目工作人员和各种物资的数据统计工作。
算是秦明现在的第二智囊团。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与路桥司的各个小吏形成有效的联系,秦明还特意从护卫队里,抽调了子鼠的小队,让他们专门负责整个工程项目上的信息的收集与指挥所命令的传递。
正当秦明和智囊团队讨论今天的工作安排时,一名护卫队的成员,形色匆匆的走进了四合院的正厅。
护卫朝秦明躬身行礼,恭敬道:
“金一拜见公子。”
秦明放下手里的册子,朝金一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是李院长派你回来的?他可是有什么事?”
金一起身伸出了一个大拇指道:
“公子,真是神机妙算!”
秦明指着金一笑骂道:
“你小子不会拍马屁就别拍,快说李管事叫你回来作甚?”
金一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双手递到秦明的面前。
“公子,这是李院长给您的信。”
秦明接过信件展开,快速的浏览了一遍。
李春在信里交待,昨天下午长安城那边平整路面的进度,远超预期。
短短半天之内,便平整出了三里路,按照这个进度下去,也许用不了一个月,长蓝路就能修筑完成。
秦明看到这里,心情大好,他比谁都希望这条路早点修完,毕竟只有等路修好,他接下来的计划才能进行。
李春在信里,除了告知秦明这个好消息之外,还提出了想要秦明往长安加派,两辆运输车和两辆压路车的想法。
因为他今早发现,由于平整路面进行的过于顺利,而压路车的数量又太少,导致夯实路面的速度,完全跟不上,平整路面的速度。
除此之外,
如今和水泥、铺水泥都需要大量的清水,如果只靠人力一桶桶的往工地上抬,实在太耗时间。
所以他便想用运输车运送清水。这样一来,铺设水泥路的速度,也能再快一些。
秦明放下书信,想了想朝屋内负责统计工程车使用频率的梅馨问道:
“梅馨,如果庄子这边抽调两辆运输车和压路车到长安,对咱们这边工程进度的影响大不大?”
身着一身绿色襦裙的梅馨起身,朝秦明行了一礼道:
“回禀公子,除去昨天送进宫里的那辆运输车,府上现在还有十二辆运输车和十辆压路车。”
“运输车有八辆车是负责在往长安运送水泥,四辆车负责庄子这边的水泥的运输。”
“另外第一车辆制造坊预计今日午时和申时会各有一辆运输车和压路车制造完成,所以抽调两辆运输车对工程进度影响不大。”
“至于压路车现在庄子上和长安城各有五辆,抽调压路车会不会影响进度,得问问兰意和竹幽,她们比较清楚庄子上各施工小队的具体安排。”
说完梅馨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兰意两人一眼。
兰意在秦明发问的时候,就已经再和竹幽商量了,此时见秦明的目光望向自己这里。
她和竹幽赶忙起身朝秦明行了一礼,恭敬道:
“回禀公子,奴婢和竹幽刚刚算过了,抽调两辆压路车对庄子上的进度影响不大。”
秦明闻言微微颔首,示意三人坐下。
接着他从桌上抽出一张信笺,写下了抽调工程车的命令,然后又从怀里拿出了自己的印章盖了上去。
这才起身将写好的信笺递给了金一。
“金一,你拿着这道命令,去找庄子上负责工程车管理的小吏,他会按上边的指使,给你调配两辆运输车和两辆压路车。”
“诺。”
说完金一朝秦明行了一礼,便退出了大厅。
秦明坐下想了想朝屋内的几女说道:
“刚刚李院长在信里提出,用运输车运送清水,来节省人力,我认为此事可行。你们将运输清水的小队重新安排下,多余出来的人员可以安排到别处去。”
四女闻言躬身应诺,然后几女便低声讨论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