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捉虎郎庙(1/2)

  水泥路往深林中延伸了一二公里的距离,即戛然而止。
  道路尽头,
  仍是郁郁葱葱的林木。
  一条石子铺就的道路从此往林中蜿蜒而去。
  云霓裳向江莺莺问明了前路,就驾驶着黑色越野车爬上土路,摇摇晃晃地行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又走了十多分钟后,前方终于豁然开朗。
  苍松翠柏簇拥着一座面积不大的寺庙。
  庙前用水泥打了地坪。
  小庙的左右中三座门都打开着,门额上写着‘捉虎郎庙’四个字。
  看门楼脊檐的形制,与当下诸多新修的庙观道院建筑皆有不同,可知这座庙宇已有一段历史。
  越野车在地坪边沿停稳。
  苏午、云霓裳、江莺莺三人先后下了车。
  那庙宇的右侧门里,支着一张桌子。
  一个衣着朴素的老人就坐在桌后,他看到苏午一行人走近庙门,连忙站起了身,从门内探头探脑地观察着走来的三人,眼神迟疑,似乎想要招呼什么,又不敢贸然说话的样子。
  江莺莺跟在苏午身后,看到那位老人,招手就想说话。
  云霓裳已经先她一步走到近前去,向那老人温和地说道:“您好,我们是与‘宗事单位’打过招呼,过来咱们捉虎郎庙探访考察的民俗学者,您应该受到消息了吧?”
  “诶,对对对!”老人连连点头,打量过云霓裳,又转而看向苏午,伸手与苏午握手,“我是接到了电话哩,说是有民俗学者来考察,宗事单位还特意嘱咐我,
  不论二位有什么要求,我都得全力满足!
  刚才看到你们,我还不敢认呢,
  真是年轻有为啊,年轻有为!”
  老人拉着苏午的手便没有放开,眼睛都好似粘在苏午脸上了一样,一个劲地盯着苏午打量。
  苏午有些难以消受老人家的热情,把手从对方手中抽回,笑着道:“我们全国各地到处跑,到处考察研究,风餐露宿的,哪里算什么年少有为?
  大爷不要开玩笑了,
  还是先带我们看看这座庙吧!”
  这位老人家,应该就是捉虎郎庙的管理者、看顾者。
  毕竟这座庙有些年头,
  庙宇内的建筑亦都是古建筑,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自然需要有人时刻看管保护。
  “行行,那我就领着你们先到处转转,看看!”
  老人表情热络,走在苏午身侧,为苏午引路‘导游’。
  江莺莺跟在身后,
  见老人浑然都未发觉自己在场,
  好似看不到自己一般。
  她有些茫然地看了看前面的苏午,终于忍不住出声唤道:“李爷爷!”
  听到她的呼唤声,老人一转身,这才注意到江莺莺的存在,他咧嘴笑着:“莺莺也来了啊,你爷爷呢?怎么没和你一块儿来?
  今天菜园子里收了好些萝卜,待会儿你带点回去煮汤喝!”
  说完话,
  老人又转过去与苏午攀谈起来。
  他好似与苏午特别投契,见到苏午就打开了话匣子。
  江莺莺一直以为这位看顾‘捉虎郎庙’的老人家,是个温和却寡言少语、喜欢下象棋的老人,未想到对方也有这么健谈的一面。
  “大爷看守这座庙多长时间了?
  对这座庙有什么了解吗?”
  走在前头的苏午,开口向老人询问道。
  老人连连点头,一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模样,回道:“这座捉虎郎庙,可以明确是明清交替时期的一座庙宇哩,当时当地百姓立这座庙,原因是为了纪念一位替这里的百姓解决了祸患的仙人。
  那位仙人驾驭老虎,为当地百姓解决了一些很可怕、很难解决的事情。
  因此得名‘捉虎郎’。
  解决了祸患以后,‘捉虎郎’也不知所踪。
  此后这座庙宇里常常有游方道士、化缘的和尚借宿、盘桓停留,也有道士法师借用这庙里‘捉虎仙人’的名号,四处降妖除魔。
  所以也在庙里留下了一些降妖除魔的法器。
  ——那些东西都是外来的道士和尚遗留的,都不是捉虎郎本身所有。”
  “解决了一些很可怕的事情?
  大爷知道是什么事情吗?”苏午转头看向老者。
  老者摇了摇头:“我也不是那时候的人,哪里能知道捉虎郎解决了啥事情?
  我们当地的县志上倒记载了这件事,
  但对于事情具体,也是语焉不详。”
  “县志?
  在哪里能查阅到当地的县志?”苏午接着问道。
  “去县立图书馆应该能查到吧?”老者对此亦有些拿捏不定。
  他陪着苏午走近了庙宇的正殿里。
  正对门的墙壁前,
  竖立着一座神像。
  那神像穿着一身像是水鸟羽毛制成的蓑衣,圆脸大眼,斜坐在一头斑斓猛虎背上。
  神像背着褡裢袋,猛虎驮着箩筐。
  箩筐里似堆积着雪白的米粒。
  看到那些被塑造出来的米粒,苏午瞳孔微缩。
  他的目光接着就落在青年神像手中结出的手印上——‘心灯印’!
  自他立灶君庙,重立‘阴喜脉灶庄’以前,世间本没有‘心灯印’此一种手印印势,也是他为了纪念师父,在偶然间发现以此手印能为心脉轮廓上的诸多神位燃灯续明,
  因而自发结出了此印,
  师弟师妹们都跟着他一同结成此种印势。
  所以,
  当下这位供奉在大殿中的‘捉虎郎’,极可能与‘阴喜脉灶班子’有极深关联。
  神像的面容是个青年模样,从神像塑造出的相貌上,苏午已难获得任何线索——毕竟太亚古今不论谁人塑造神像,都不可能把神的脸塑造得和人一样,
  此中有大忌讳!
  在这一点上,太亚一脉相承的习惯与密藏域多有不同。
  密藏域诸多呼图克图死亡以后,皆会在人间留下金铜塑像,塑像面容与其生前几乎一模一样。
  苏午只能从这座塑像的种种细节,去判断青年是否是‘阴喜脉灶班传人’?
  甚至于是自己的师弟?
  ——狗剩?!
  在离开灶神模拟以前,自己传授了狗剩完整的‘虎衣明王依止脉轮修行法’,他若真正掌握虎衣明王的力量,慑服豢养一头猛虎,其实并非难事!
  那这个雕像,
  会是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狗剩而立的吗?
  苏午仰视着高大的塑像,心念翻腾不熄。
  “这座泥塑,中间修补了十多次,重新上金漆得有五六回哩。”捉虎郎庙的守庙老人和苏午一同凝望着塑像,感慨似地说道。
  低下头,
  苏午看到神像前供奉的一道道法器,
  更前面立着一座圆形的香炉。
  炉中线香燃烧,香气袅袅。
  ——他未看到灶班子开庙必须要有的‘石造火盆’,说明这座庙确实是个正常的泥胎庙,而非‘诡泥胎庙’。
  “老人家怎么知道这座泥胎中间修补了多少次的?”苏午一边向老者询问着,一边从香炉旁拿起一炷香,在烛火头上点燃了,插入香炉中。
  他看着那徐徐燃烧的线香,
  耳畔响起老人的声音:“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守这座庙啊,当然对这个清楚!
  我记事的时候,这庙是我爷爷在守。
  我爷爷过世了,
  爹老了的时候,他便来守庙。
  等他不再啦,
  我从外面打工回来,也老了,就由我来守庙。”
  “从这座寺庙建成以后,你家就一直在守这座庙?”苏午豁然转头注视着老者。
  老人坦然点头道:“对啊。”
  “那你家守了这座庙这么多年,
  难道就未留下甚么文字记载、记录一类的东西吗?”
  “嗨!
  以前识字的人哪有这么多?
  莫说留下文字记载了,以前就是能写自己名字的也没几个。
  今年来我倒是开始记载这庙里东西的损坏、修补记录了,但你应该不是想看这个吧?”老人摇摇手,笑着说道。
  苏午一时默然。
  老人观察着他的神色,这时候从怀里摸出一包烟,抽出一根来递给苏午,苏午摆了摆手,道:“我很少抽。”
  他现在已经基本没抽过烟了。
  老人把烟点上,
  吧嗒吧嗒地抽了半截,
  烟气遮掩住了他的脸,
  令他的眼神显得有些虚无缥缈。
  他一边喷云吐雾,一边道:“说起写名字,我倒记得我爷爷跟我说过一件事——我们家这个李,和汤城本地的‘汤州李’,以及后来逃难过来的‘大枣李’都不是一股的。
  我们家这个‘李’,是‘捉虎李’。
  那位捉虎的仙人请了我的先人帮忙,送了他的姓氏给我的先人哩!”
  李!
  苏午闭上眼睛。
  想到师父递给自己一根树枝,让自己把‘李午’、‘李岳山’两个名字一笔一划地写给他看。
  ……
  “这白萝卜,脆甜,炖个羊肉炖个汤,好喝得很!”
  “够啦,已经够多了,吃不完的,李爷爷。”
  “再拿点,再拿点!”
  硬是拿大白萝卜把塑料袋塞得满满当当以后,李老头才挥手与苏午一行人告别,他倚着庙门,看着苏午一行人上了越野车,黑色的车子驶入来时的路,渐渐消失在深林中。
  老人又掏出一根烟来,
  夹在手指间,并没有点燃,
  他眼神中有些困惑。
  困惑于自身为什么会毫无来由地,对那个陌生的男青年民俗学者那么亲切?
  难道是因为我们两家祖上沾着亲?
  李老头被自己脑海里突然浮现的想法逗笑了,
  他点燃香烟,吧嗒吧嗒地抽着,转去庙宇后院看看饭煮熟了没有,准备吃晚饭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